风湿、类风湿
还有一位王世福先生,治疗风湿、类风湿就用银翘散和乌头汤两个方子,治喘用麻杏石甘汤和射干麻黄汤。他治疗这几类病很出名,门诊病人也是特别多。他就认为现在的药质量没有以前好,所以用量要加倍,甘草用12g,麻黄、附子、乌头、芍药都是用24g,也真是没见过出什么问题,各有各的妙处。
刘宁:关于川乌、草乌的运用,我临床也见过死人的病例,以前见过用川乌、草乌各6g,治疗80多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老人,服药后疼痛大为减轻,但1周以后病人原因不明地猝死了。后来我发现川乌、草乌主要是有中枢麻痹的作用,可能导致猝死。也有吃川乌6g以后就出现肢体发麻的病人。我现在不敢川乌、草乌一块用,不敢超过药典的剂量。
赵进喜:刚才刘宁大夫说得非常好,使用川乌、草乌,在注意用法用量、配伍炮制的同时,煎煮法也很关键。比如酒煎,川乌、雪上一枝蒿等在酒里浸泡后副作用就更大,所以有喝一口药酒就死掉的。使用川乌、草乌这些毒药,一方面不要那么害怕,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它们还是有危险性的。
肖延龄:它引起心律失常是致命性的。再一个,甘草可以解这个毒,所以刚才赵老师也说了,川乌、草乌都是配着甘草使用的。
赵进喜:还有怎么处理超量的问题。伊永禄教授的川草乌同用的思路也很值得思考。有的医者常将制川乌、制草乌、炮附子一起用,药量皆不超药典用量。这样也是遵照法规、规避风险的一种想法。
其实我也同意刘宁刚才讲的,要分清这些毒药的运用是为了治病,还是为了解决症状。如果是为了解决症状,就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因为乌头、附子止痛效果未必强于芬必得、曲马多等止痛药。再比如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病本身就很难治,如果用乌头汤能把它治好,那冒这风险还是值得的。我在读博士期间治疗过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刚开始怎么辨证处方都不满意,最后用了一个经验方,里面也有麻黄、附子、马钱子等,结果他就吃了1粒,一直到现在20年了,腰椎间盘突出再没有发作过,这种时候应用马钱子冒的风险就值了。
还有怎么才能掌握毒药的运用,提高临床疗效?实际上各位老师都提到了,还是要熟读经典、勤临床、多拜名师。你看各位老师讲的这些用药的时候,哪个不是看到别人怎么用,然后自己才又慢慢试着用,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所以还是需要学有所承。实际上我认为现在中医的临床疗效之所以不满意,很大程度上和没有充分发挥毒药的作用有关,好多人不敢用毒药。再比如,中成药的研发,实际上是因为很多方子不适合研制成中成药。平常开汤药300g或400g的方子,改成冲剂后一袋才45g,甚至15g,怎么可能有疗效?古人做成药的那些名方,如果没有毒药,就会有一些好药、贵药,也就是细料药。没有它们,光靠黄芪、当归、陈皮、枳壳做成成药,不可能治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