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僚与桂州

峒僚

唐宋时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一作洞僚,亦称峒民、俚僚、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侬峒蛮。以其居地多溪峒而得名。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山区。首领称“峒主”,或“峒首”、“峒官”,居民称“峒民”,或“峒丁”。以击铜鼓、农耕稻作,凿齿、居“干栏”、文身、椎髻、崇信鸡卜、鼻饮等为主要特征。多属※瓯骆人后裔,为今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有时亦包括瑶、畲族先民在内。

梧州府部纪事《府志》:汉武帝元鼎五年,讨南越路。博德为卫尉,佩伏波将军印绶,率越归义。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下漓水抵苍梧。六年,伏波遣使招降。者赐印,复令相招。城中皆降。乃以其地置九郡。今苍梧郁林,博德所开也。元封五年初,置交趾部。刺史察所部郡国治所,在苍梧郡。。。。。建宁中,谷永为郁林太守。广郁古西瓯骆越所居,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馀万,内属开置七县。郡人立祠祀之。婆媪,容县人。汉时炼丹于都峤山。。。。葛洪,晋咸和间散骑常侍。闻交趾产丹砂,求为勾漏令。尝于北流宝圭洞修炼,后仙去。

《通典》云:“汉零陵、桂阳,今始安(今桂林市)之北境及始兴(今韶关市),皆宜属楚”。检《宋书.州郡志》(下文简称《宋志》),今南岭以南的始建(今桂林市)、临庆(今贺州市)、广兴(今韶关市)三郡,长期在荆、湘州间归属不定。荆、湘州则楚地矣,其正合《通典》所云。而在乐史《太平寰宇记》中,“桂州始安郡”、“贺州临贺郡”、“ 韶州始兴郡”三篇下皆无《南越志》条文的引用[4],却有《荆州记》、《湘州记》等。

裴渊《广州记》载当地人“剥古终藤织以为布”。三国时(公元3世纪) 吴·万震已描述“南洲”木本棉 说: “五色斑布似丝布,吉贝木所作。”《太平御览》引南朝宋人沈怀远《南越志》:“桂州丰水县(今荔浦县)有古终藤,俚人以为布。”“桂州出古终藤,结实如鹅毳,核如珠珣, 治出其核,纺如丝棉,染为斑布。”据考证,古终藤即木本棉花。至唐代,中原各省尚不知 棉布的织制时,广西的“桂管布”已负盛名。诗人白居易用桂布和吴棉做棉衣,题诗赞美说: “桂布自如雪,吴棉软如云,布重棉且厚,为裘有余温。”唐文宗(公元827年至840年)时左 拾遗夏候孜着绿色桂管布衣,文宗问他:“衫何粗涩?”夏候孜答:“此布厚,可以欺寒。” 文宗听后亦穿桂布衣,满朝文武竞相仿效,使桂管布誉满中原。到了宋代,广西棉产又有发 展,廉州(今合浦县)植棉相当普遍,还懂得用铁筋除棉籽的方法,织制的布种类繁多。元至 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在广西设有“木棉提举司”,是专门征收棉布的机构,当时广西 棉织品,尚有输出。一直到海禁未开之前。广西棉花栽培较广,农民衣料尚堪自给。鸦片战 争(1840年)以后,洋纱洋布大量输入,广西棉产受到严重冲击,面积锐减。据清《东华续录》 农工商部《棉业图说编制》 载:1910年广西七州县厅年产棉量70000斤至130000斤,系每一 州县产净花额, 多者130000斤,少者70000斤。《陆川县志》、《贵县志》等县志也记述清 光绪末年,洋布洋纱盛兴,不仅人的衣着崇尚洋货,即使线缕布带的微小织品,也多仰给外 人,因而植棉者大大减少,家庭纺织工业渐趋灭绝。

唐代宗大历二年,桂州山獠反。
按《唐书·代宗本纪》云云。 按《南蛮传》:大历二年,桂州山獠叛,州陷。刺史李良遁去。

《桂州訾家洲亭记》唐·柳宗元:“公既施庆于下,乃合僚吏登兹以嬉”

《桂州新城记》王安石:“侬智高反,南方出入十有二州。十有二州之守吏,或死或不死,而无一人能守其州者,岂其材皆不足欤。。。。。寇平之明年,蛮越浃和,乃大城桂州。”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南州风俗,猱杂蛮猺。

《元史》:元统甲戌春三月,猺劫全州。至正戊子冬十一月,湖南盗劫全州。甲辰,平章兰公按本路置总省。

《明外史·土司传》:桂林自秦置郡。明兴,改桂林府为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属内陆,不当列于土司。然广西惟桂林与平乐、浔州、梧州未设土官,而无地无猺、獞。桂林之古田,平乐之府江,浔江之藤峡,梧州之岑溪,皆烦天兵大征而后克,卒不能尽草薙而兽猕之,设防置戍,世世为患,是不得而略焉。

《明外史·土司传》:初,桂林、古田獞种甚繁,最强者曰韦,曰闭,曰白,而皆并于韦。

《平古田大功记》:“张翀隆庆四年,皇帝念广西地方,近为诸峒蛮所蟠据,县日以削”。

明董传策《桂林诸岩洞记》:“自桂以南,迤而接虖阳朔昭平,旁及左右两江,藤峡八寨,大都诸獠深阻,今惟府江为尤甚。府江即漓江也。以迫平乐府,名府江。”

《明外史·土司传》:万历初,岑溪潘积善,与六十三山、六山、七山诸猺、獞据山为寇,居民请剿。

《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郭衍,字彦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父崇,以舍人从魏孝武帝入关,位侍中。 。。。。衍先开仓赈恤,后始闻奏。上大善之,迁授朔州总管。所部有恆安镇,北接蕃境,常劳转运。衍乃选沃饶地,置屯田,岁嬴万余石,人免转输之劳。又筑桑乾镇,皆称旨。十年,从晋王广出镇扬州。遇江表构逆,命衍为总管,先屯京口。于贵洲南与贼战,败之。仍讨东阳、永嘉、宣城、黟、歙诸洞,尽平之。授蒋州刺史。衍临下甚倨,事上甚卑。晋王爱昵之,宴赐隆厚。迁洪州总管。王有夺宗之谋,托衍心腹,遣宇文述以情告之。衍大喜曰:“若所谋事果,自可为皇太子。如其不谐,亦须据淮海,复梁、陈之旧。副君酒客,其如我何!”王因召衍,阴共计议。  又恐人疑无故来往,托以妻患瘿,王妃萧氏有术能疗之。以状奏帝,听共妻向江都,往来无度。衍又诈称广州俚反,王乃奏衍行兵讨之。由是大修甲仗,阴养士卒。及王入为太子,徵授左监门率,转左宗卫率。文帝于仁寿宫将大渐,太子与杨素矫诏令衍、宇文述领东宫兵,帖上台宿卫,门禁并由之。及上崩,汉王起逆,而京师空虚,使衍驰还,总兵居守。

也见《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二十六》

郭衍又谎称桂州?的俚人造反,晋王于是奏请朝廷让郭衍发兵讨“敌”,因此大造武器军帐,偷偷地养了很多士卒。

所谓“獠”是古代封建皇朝对在中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蔑视贬称,僚常和俚并称“俚獠”、“夷獠”等。为此在这里我们把“獠”写作僚。
僚人称谓最开始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的桂云贵地区,后来伴随着秦汉以来绵延唐宋在元末明初达到顶峰的僮人入桂、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僚人入蜀等民族大迁徙而扩展到贵州、四川等地。
后来,有学者认为僚人与先秦时的西瓯、骆越人及汉代的乌浒、南越人等岭南少数民族有关系,所以也将之称为僚人。
僚人在元末明初主要生存在粤西(即今桂西)、桂东、桂南及越南北部等地。后称百越夷蛮,《通考舆地考》说:“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因此,人们通常将古代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称为“百越”。“百越”既不是一个民族,也不是一个族群,而是多个土著部落的统称。
秦汉时期,“百越”归属中央王朝管治。至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引发持续三个多世纪的中原汉人移民潮。与此同时,珠江流域各土著民族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后始称俚僚。
唐后期“俚”续渐消失。而取而代之的是“獠”。史籍常将俚僚并称,有学者据此认为俚僚本为一个族系。
僚是壮语、布依语RAEUZ(我们)的汉语译词,《魏书》称为古南蛮的别种。在岭南地区,僚常和俚并称。在云南、贵州一带,僚常与濮相混。汉武帝开西南夷时,在夜郎境内的民族大部分为“夷僚”。

汉初在夜郎地区设置的牂牁郡17县,都有僚人分布。东晋时,居住在今广西和贵州境内的僚人部分北上进入四川,分布“自汉中以达于邛笮”的广大区域内。
唐初,僚人与乌蛮、白蛮和蛮等交错杂居。南诏(649-902)、大理(937-1253)时期,云南僚人的一部分与濮、鸠僚分化组合为金齿、茫蛮、白衣等族,部分仍保留僚的名称。广西的僚人也产生了分化和聚合,出现了西原蛮、黄峒蛮等称谓。贵州境内出现了葛僚、仡僚等名称。四川东部的南平僚,住干栏,女多男少,妇人任役,男子左衽露发赤脚。此外,还有飞头僚、乌武僚等。广东部份僚人发展演变成黎人,部份僚人渐与瑶人相混结合称为瑶僚、蛮僚、瑶僮。
因土地的争夺,僚人与汉人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粤西僚人他们曾多次举行反抗唐朝封建统治的起义。《旧唐书》武德四年,置南扶州及五县.以 獠反寄泷州.贞观元年废,以所管县并属泷州.二年,獠平,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其故县。贞观五年,盎来朝,太宗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僚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语左右曰:“尽吾此箭,可知胜负。”连发七矢,而中七人,贼退走,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资治通鉴》贞观十四年三月,窦州道行军总管党仁弘击罗窦反獠,破之,俘七千馀口。《新唐书。高宗传》说:永徽二年十一月,窦州、义州蛮寇边,桂州都督刘伯英败之。这次大战,粤西地区的僚人错误地放弃信宜山区险要地带,转战桂林边境,结果损失惨重,大战加上战后大屠杀,罗窦洞僚人逃亡他方,有的逃进深山与瑶人杂居丶有的被迫与南下中州汉人融合,窦州史上,被称罗窦诸洞僚的僚人渐渐消失。
岭南僚人溪洞豪族世代传袭,在高度中央集权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唐王朝为力矫积弊,不得不在选官制度上作釜底抽薪的改革。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南选代替豪族势力相妥协为特征的地方都督府除授制。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岭南豪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政治基础。
开元十一年,陈行范被调离家族传统势力范围泷州,任澄州刺史。陈行范被调往偏远也是粤西西原蛮韦氏家族势力中心的澄州,朝庭这种调任做法,无疑打击了岭南豪族的根本利益。陈行范与各溪洞豪族首领知道唐王朝中央削弱地方势力的意图,联络各溪洞豪族首领积极准备反叛。开元十六年3月陈行范回到泷州,在泷州(今太平镇潭白)称帝。国号:大泷。何游鲁称定国大将军,冯璘称南越王,割据岭南。《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则称“獠首领泷、澄州刺史陈行范、广州首领冯仁智、何游鲁叛反,遣骠骑大将军杨思勖讨之”《新唐书·杨思勖传》云:“思勖悉众穷追,生缚之,阮其党六万。”经过这场大规模的战争,泷州僚人以及大量其他僚人溪洞豪族都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直到五代丶宋丶元丶眀几朝,粤西残存的僚人与南下的瑶人杂居,僚人名字发生了变化,史书上称作瑶僮, 作为俚僚与瑶人融合的瑶僮人,在明朝的粤西历史上,谱写了一曲保家护土的英雄赞歌。
明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以镇压为主,激起各民族的强烈反抗。正统十一年(1446)广西瑶民攻 陷化州,执知州茅自得,杀千户汪义。正统十三年(1448)六月,都指挥佥事陈德、布政使吴扬率兵俘杀信宜瑶人。年末,瑶民赵音旺率众进攻泷水、电白等处,攻陷神电卫城,自称|“天贤将军”。成化二年(1466),起义瑶民十余部屯驻高州境内,屡受官军镇压,信宜西垌瑶民攻至高州、雷州,与官兵激战,双方死伤惨重。高州知府孔镛通过招抚,瓦解部分起义队伍。
天顺四年至成化三年(1460~1467)广西壮族起义军和当地起义农民攻陷信宜县城。孔镛派部将符琼率兵往信宜夜袭起义军侯大六(广西博白人)营寨,符琼战死。
嘉靖末年,罗旁地区(东界新兴、南连阳春、西抵玉林、北连西江,万山联络)瑶民聚众起义。万历四年(1576年),两广总督凌云翼调集官兵20万人分10哨征讨罗旁谣人,是年十一月出师。高州参将陈璘率一哨从信宜进军怀乡,怀乡地区瑶民首领肉翼大王率瑶民抵抗。瑶民利用山地作战之长,攻陈璘所短,取得很大战果;瑶民运用官有万兵,我有万山,兵来我去,兵去我还的战术与陈璘周旋。后陈璘设计四面埋伏,佯作退兵,引诱肉翼大王尾追陈兵。肉翼大王误中陈璘之计血溅虎跳,瑶人大部分被残杀。接着,陈璘连续荡平90多个瑶寨。怀乡地区遂成草木茂畅,兽禽繁殖的丘圩。
<<明史—陈璘传:总督凌云翼将大征罗旁,先下令雕剿。璘所破凡九十巢。已,分十道大征。璘从信宜入,会诸军,覆灭之,以其地置罗定州及东安、西宁二县。>>
罗旁战争:克巢五百六十,俘斩招降四万二千八百余人,邻境瑶僮皆惧.<<;明.凌云翼传>>
罗旁战争后,部分瑶僮逃往广西,改称为僮(即壮族)。僚的族称在文献上消失,融合发展为今天西南的一些民族。部分瑶僮退居粤北连南地区,发展成现在的广东瑶族。部分瑶民与汉人溶合,成了土著汉人。
壮族是百越人的直系后裔,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700多万,2001年),壮侗语族(侗台语族)里的一个典型代表。
现代僚人就是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及越南北方的壮族、布依族和岱-侬族,从历史渊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分布状况来看,是共性大于个性的同一人群,遵循其普遍自称“布僚”Bouxraeuz(我们的人),将之统称为——僚人。

古武陵僚人,并非不同于各地僚人独为一族,而是整个僚族中的一部份。武陵僚人和各地僚人的同族、同源关系是研究民族史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就此探论。一、武陵有“僚”,它地亦有“僚”今湖南西部和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西北边缘、湖北西南边缘,为武陵山脉南北的同一自然区域。这一带在秦及先秦大部分为黔中郡,汉初改称武陵郡,南部的今靖县附近是西汉昭帝时废象郡划属武陵的。本文所论,即以汉晋略同的此二郡域为范畴。对武陵民族,过去多着眼于今苗、瑶、畲和土家诸族先民的(舟木)瓠种人或廪君

罗窦洞僚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朝设南扶州,析怀德地置信义丶谭峨两县。南扶州辖信义丶怀德丶谭峨三县。武德五年又析怀德地置特亮、扶莱(今广西北流市大伦镇、白马镇、扶新镇)两县,也属南扶州,唐贞观八年(634)南扶州改称窦州,管辖范围不变,隶属岭南道容县都督府,唐乾封二年,扶莱县划归了禺州。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四 广东五》志云:县南一里有罗窦洞,唐以此名州。《清一统志》记载:“信宜县南,二川合流处罗窦洞,水中石简耸起,形如水舸。”据说,川长石贯岸,秋冬潦尽,水石下窦出,曰罗窦洞。

《旧唐书》:贞观二年,遣使内附.....五曰岭南诸僚。除钦州宁氏为南平僚分支,还有罗窦洞僚......唐朝起信宜百越土著居民,被冠上“罗窦洞僚”称呼。“罗窦洞僚”多次从史书上出现。唐朝时期,信宜百越土著居民为什么称呼有别于三国时期《南州异物志》里所说的:“广州之南,苍梧 (广西梧州)、郁林(广西贵县)、合浦(广西合浦)、宁浦(广西横县)、高凉(广东阳江)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的俚人,和代表僚人文化的泷州豪门陈氏僚人,而称之为“罗窦洞僚”呢?这主要是王化不及:高州俚人鼎盛时期,罗窦诸洞僚屯据险要,历史上俚人文化在信宜境内只影响到平坦的西川(西江)丶东川(鉴江)流域的少数地方,泷州僚人陈氏豪门势力也只控制在(罗定盆地)泷水的平原地区,信宜境在云开山脉的高山山区,境内俚僚交杂难于羁糜。而信宜东北部山区山僚依然未被王化,各洞僚各自为政,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蛮之荒忽无常者也。地域来说信宜境内七成多是山地,称为“八山—水一分田”之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山地地貌为主,境内崇山峻岭,河溪纵横,云开山脉北列沿粤桂边境作北东—南西走向,山势自然分隔高凉、泷州、与广西钦州的三地。 俚僚势力范围来说,(公元六至七世纪,即陈、隋、唐三朝)冯、陈、宁三大家族的俚僚地方豪族均以窦州为界分割势力范围,代表僚人文化的泷州豪门陈龙树仕唐,任南扶(今信宜市)刺史,《元和姓纂》卷一“高州冯氏”条云:“窦州刺史合浦公冯士翙代为酋领,兄(冯)煜进士。”信宜这三地界为陈、冯两家家族先后统治,是俚僚豪族势力重叠之地。汉僚战争:《旧唐书》武德四年,置南扶州及五县.以 獠反寄泷州.贞观元年废,以所管县并属泷州.二年,獠平, 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其故县.《资治通鉴》贞观五年(631年),冯盎身自入朝;未几,敕盎帅部落二万为诸军前锋讨平罗窦诸洞僚。贞观十四年三月,窦州道行军总管党仁弘击罗窦反獠,破之,俘七千馀口。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四《志》云:县南一里有罗窦洞,唐以此名州。......又显庆三年,播罗哀獠酋长多扶桑等率众内附,即此地也。盖生獠所居后,日就倾圮,无复故险。民族走向编辑以上种种原因,说明信宜当时以高州冯氏为代表的俚僚与泷州陈氏为代表的俚僚在唐朝开始分化成黎僚和瑶僚。1 信宜部分俚僚跟随高州冯氏的民族迁移,分化成黎僚,移居海南及雷州半岛地区,成为黎人(黎族熟黎即是这部分组成)2 而信宜部分地区的僚人仍盘据在云开山脉与泷州僚呼应,这些僚人后来部分与湖南南迁僚人溶合,成了广东广西瑶山主人,史称为瑶僚丶瑶僮,是广东广西壮族瑶族的先民,广东连南瑶族也源于这时期僚人与湖南南迁瑶人的溶合。3 信宜部分俚僚主要是西川(西江)丶东川(鉴江)流域与汉族逐步融合者,由于部分俚人被汉化得很彻底成了当地土著汉族。4 因土地的争夺,僚人与汉人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新唐书高宗传说:永徽二年十一月,窦州、义州蛮寇边,桂州都督刘伯英败之。这次大战,信宜地区的僚人错误地放弃信宜山区险要地带,转战桂林边境,结果损失惨重,大战加上战后大屠杀,罗窦洞僚人逃亡他方,有的逃进深山与瑶人杂居丶有的被迫与南下中州汉人融合,窦州史上,被称罗窦洞僚的僚人渐渐消失。罗窦文化编辑因此信宜俚僚文化是古百越俚人文化与僚人文化及汉文化的结合部。信宜的古风俗吸收了高州的俚人文化特点,也接受了泷州僚人文化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俚潦汉融合的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有年例、飘色、木偶、铜鼓舞、春牛舞、采茶歌舞、八面大王歌、连滩山歌等。铜鼓《隋书·地理志》说:“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又说“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铜鼓是我们的国宝,在古代,铜鼓象征权力和富贵,鸣击铜鼓更是吉祥之兆。广东信宜(古窦州)地处古高凉州北地带,俚洞众多,远古就是俚瑶生活的地方,俚人崇拜雷神。其铸造的铜鼓乃雷的象征,铜鼓上的文饰、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关。青蛙是俚人的图腾。俚人认为雷王是上天的主宰,而蛙神则是雷王的使者,能呼风唤雨,格杀妖物,保卫人间和平、安宁与五谷丰登。信宜是我国的铜鼓之乡,是广东省出土铜鼓最多的县(市)。该市出土铜鼓始于800多年前的宋代宋嘉泰元年(1201年),此后陆续有铜鼓出土,至今已先后出土铜鼓55面(解放后出土31面),其中有多面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馆均收藏有信宜出土的铜鼓。该市池垌镇有一个村因出土铜鼓多面而被命名为铜鼓村。趁墟《岭外代答》西南蛮笠,以竹为身,而冒以鱼毡。其顶尖圆,高起一尺余,而四围颇下垂。视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马。盖顶高则定而不倾,四垂则风不能飏,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顶偏,似田螺之臀,谓之螺笠。以细竹缕炽成;虽曰工巧,特贱夫之所戴尔。现在信宜农村的大岗帽形制,与西南蛮笠依然一样。 窦州“三日一市”,容州(今广西容县)“呼市为墟,五日一集”(12)。这一习俗沿袭千年不变。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所作《柳州峒氓》一诗描述:“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也表现了僚人“趁虚”(赶集)的热闹景象。粤西地区依然流传墟日习惯,一然农民依然以戴大岗帽趁墟为乐。种蓝《岭外代答》僚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猺人若也。茂名县志五代,窦州瑶僚种蓝制靛染布,且有多余于集。明清以来,广东佛山形成了布匹集市,染布作坊与工场众多,其主要染料大部分来自粤西山区,罗镜水摆墟是蓝靛的最主要集散地,佛山很多商贾都专门派人在水摆长期采办。罗定泗纶,连州,分界以及信宜等山区都普遍种蓝。竖棺《酉阳杂俎》载:“僚人在 ,死则竖棺葬之”。《魏书·僚传》曰:"死者竖棺而埋之。"在信宜水囗镇马岭岗等遗址,考古队员发现了7座船形竖穴土坑墓,这些船形墓显得原始但神秘:它们保留了“越人墓”狭长的特点,长宽比超过了4:1,3米半长的墓形又比“越人墓”改进不少,两头呈圆角,形似一叶扁舟;此外,与当时汉人墓极大的不同是,墓坑底部中央挖有腰坑(商周文化因素),内放圜底钵、双耳盆等随葬品。拜雷崇拜雷一直在其后裔民族中留存。海南黎族妇女文身的文饰,其主调是雷电纹。壮族巫师跳神时唱的《九天赞》云:“我是上天雷王子,显圣生化在云头....家住雷州雷王庙,年年行鱼教田畴”。粤西和海南的汉人也继承了俚人崇雷的习俗。岭南的雷公庙以西江以南,高、雷、钦、廉等地为多,远达海南岛,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州雷王庙。雷州人十分崇敬雷神,家家户户都挂有雷神像,“六月二十四日,雷州人必供雷鼓以酬雷”,崇拜雷神,其铸造的铜鼓乃雷的象征,铜鼓上的文饰、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关。“雷公响”是对长辈不敬老天会用雷劈你的意思!信宜佬有趣的是给客人倒茶时,客人说“雷公响”。信宜敬茶的礼俗,当客人来访时,先让座,后敬茶。客人接过主人送来的茶时要说声“雷公响”,以示道谢,意思是要您敬茶很不应该,要遭雷劈。信宜礼俗继承了“雷公文化”,认为雷公是天下最大的。“天上雷公,地下舅公”信宜习俗,当家中长辈家长不能主事时,家中说话算数的不是叔公伯公,而是阿婆的兄弟舅公。新图地区的乡镇土地庙,至今还有供奉雷神和盘古神。泥砖屋宋朝周去非<<岭外代答>>屋室中说:广西诸郡富家大室覆之以瓦,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仰视其瓦,徒取其不藏鼠,日光穿漏。不以为厌也。小民垒土墼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或以竹仰覆为瓦,或但织竹笆两重,任其漏滴。广中居民,四壁不加涂泥,夜间焚膏,其光四出于外,故有「一家点火十家光」之讥。原其所以然,盖其地暖,利在通风,不利堙窒也。未尝见其茅屋,然则广人,虽于茅亦以为劳事。周去非文中所提到的:垒土墼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正是粤西桂东地区的特有建筑泥砖屋。其实这种屋在我们粤西很普遍的,从唐代起,百越地区告别了干栏式巢居,就是以这种建筑为主。这种房屋建筑优点是冬暖夏凉,吸潮快,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造工艺简单,缺点是洪水过后,泥砖屋被淹过而容易倒塌。泥砖的制作方法:田泥掺沙约三分之一,加稻草碎,加水拌成糊泥,然后用规格的木模压印成块,晾干之后甚为坚固,便可垒砌成屋墙。使用它一百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当住户发现泥砖有松腐现象时,将它拆下,成了十分珍贵的土杂肥。所以农家喜用泥砖屋。泥砖屋的墙脚有的以卵石砌成,有的以青砖砌成,其作用是防水浸淹。这种屋只建一层,高约4米,很少有超过两层的,怕建得太高不稳固。这些房屋用田泥制成的长方形砖垒叠而成,十分简朴大方。有的泥砖屋至今仍保持完好。泥砖屋直接在墙上架梁,梁上直接竖钉椽(格子),用烧制的小青瓦片,阴阳覆盖,上面压几块山石或砖条。泥砖屋平排数间成巷,数巷成村寨。这种较原始的建筑,今在丘陵地带和山区,还有普遍采用。它造价低,山区没水灾的地方多建泥砖屋。舞春牛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上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表演时,演员和观众同声欢呼,互相逗乐,气氛浓烈融洽,充满着农家特殊的欢乐情趣。鞭春牛,也叫舞春牛,是粤西山区农村民间的一种演唱舞蹈。具有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信宜舞春牛,主要流传于安莪丶茶山、洪冠、朱砂、旺沙、贵子、平塘、合水等新图山区地域。,解放前后曾盛极一时,后来一场“文革”,这些节目作为封资修被扫除。八十年代才得以恢复,随着时代进步,这种民间舞蹈现已较少见。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山区农村便盛行这种春牛舞。“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牛头用木头或竹篾扎制,外形比真的牛头大一倍,弯弯的犹角,大大的眼睛,黑的皮毛,牛鼻被穿着,和真的一样。牛身用布做,遮住里边的演员,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表演前,“牛”躺在一边,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由一位老农打扮的角色把牛牵起,绕场走几周,并对“牛”说几句打诨话,引观众发笑,然后边舞边唱:打起锣鼓响悠悠,人家舞狮我舞牛,人家舞狮得快乐,我地舞牛庆丰收。一段锣鼓之后,接着又唱下去。表演时,牛的舞蹈动作很简单,只是随着牵牛人的唱颂,摇头摆尾,作欣喜之状,接受人们的称赞。牵牛人的动作则比较多,一边唱一边抚摸着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每摸一处,都有唱词,如摸摸牛头摸牛耳,农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头摸牛眼,薯粟豆麦粮增产;摸摸牛头摸牛尾,耕夫步步紧相随。摸摸牛头摸牛身,风调雨顺好耕耘,摸摸牛头摸牛脚,晤愁吃来晤愁着。牛儿是个农家宝,农民爱牛乐呵呵;相依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唱词内容朴实,曲调深沉,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在春牛舞了一阵之后,又有几名秧歌队上场,边扭边唱,敲锣打鼓,十分热闹。表演者还一边唱,一边做骑牛、驶牛、犁田,耙地等动作,有的手扶犁耙等农具,有的徒手,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绽,观众就要唱歌来讥讽:手拿金花金黄黄,犁田大伯晤在行,丁丁园园犁紧转,样般中间晤开行。表演者即顺便接过话头,逗趣作答:锣鼓打来闹洋洋,老兄讲得也在行。是你不知我心意,留出中间做鱼塘。使得气氛更加热烈。有的地方还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伞,肩挑花篮,边舞边唱相际 唱一阵,扭一阵,又敲一阵锣鼓。唱到兴高采烈时,有几个人走入场中边拍掌边跳,和演员一齐起舞,大家互逗互乐。春牛舞唱词内容朴实,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曲调深沉缠绵。由于在民间长期传唱的结果,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曲调。俗称“春牛调”。僚歌舞宋代《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中谈到窦州信宜县风俗时载:“谷熟时里閈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魏书·獠传》有简略的记载:“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獠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其中“角”即水牛角造的号角,“鼓”即铜鼓。男男女女,盛装椎髻,光着脚板,聚于打谷场上,且歌且舞,夜以继日,尽欢而散。僚人跳舞,舞蹈者一般是经过化装的,椎髻上插羽翎,敲着铜鼓,吹着号角,手执斧头和葫芦笙,双臂舒张,昂首阔步,有比较规范而又夸张的舞蹈动作。

僚人是中国南方古代古越人的一分支,发源于岭南古仓梧国,湖南商周遗址包括北京大学出版的《泰族壮族粤族考》有记载,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到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等地,诸如四川的沱江就是因僚人而得名,(河或江)僚语称(沱)目前这个读音还可以在中国壮侗语族里找到,秦汉以来绵延唐宋的汉人入桂,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僚人入(蜀)即今天的四川重庆等地,包括更广泛的分布于两广云贵等地区。"僚人群体是汉唐间西南地区极为重要的民族群体之一,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称。

粤西俚人大首领汇总

一、陈文彻      《南史》称,陈文彻是西江俚帅,西江即今广东肇庆一带,陈文彻便是那里俚人的首领。梁大同年间(535~545年),文彻率众出攻高要(今广东肇庆),时左卫将军兰钦正率兵镇压桂阳(治今湖南郴州)、阳山(治今广东阳山)、始兴(治今广东韶关)叛蛮,因往击陈文彻,文彻兄弟二人被擒,遂降于广州刺史萧劢,官至南陵太守。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乱后,陈文彻引兵出援台城(在今江苏南京),(注:《梁书·侯景传》卷56,第844页。)他归顺于梁朝后,并为之出力参与平定侯景。 二、谈殿
    隋唐时期广东的粤西一带俚僚人酋帅,活跃区约为现广东的信宜市南部、高州市西北部、化州东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流容县东南部,是众溪垌中,俚族的土著人酋长。
隋朝初期开皇十年(590年),陈龙树逃往泷州西山(广东信宜思贺一带)。   
    谈殿闻讯,带领本垌垌丁接应陈龙树回怀德县(广东信宜池洞)避祸。后谈殿又护送他到安州(今钦州)投靠宁猛力。谈殿在泷州陈氏溃败后,联盟云雾、云开大山中的垌主酋长,潜代了陈氏的怀德山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并向南拓展至高州、罗州(化州、廉江),西南拓展至合州(北流)一带,成了俚酋的大渠帅。
      唐朝武德六年(623年),钦州总管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李渊以道远劳人为由不受。引至岭南众酋长的不满,认为朝廷拒收礼是将要出兵攻打岭南了,宁长真与谈殿、冯暄等人商议要反唐,南合州刺史宁纯因忠于唐而反对,宁长真与高州首领冯暄、谈殿及越州刺史宁道明联合附近各溪峒首领围攻。   
     后来,宁道明被州人杀死,宁长真相继阵亡。于是,冯暄、谈殿大乱,为抢夺罗州地盘朋友反目,相互攻掠。直到贞观元年十月,唐太宗派遣员外散骑常侍韦淑谐和员外散骑常侍郎李公淹到来招抚,冯暄、谈殿等一齐投降,这场叛乱方能结束。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①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徵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运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②,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③。”太宗从之,岭表悉定。侍臣奏言:“冯盎、谈殿往年恒相征伐,陛下发一单使,今岭外帖然。”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徵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乃赐徵绢五百匹。
三、陈法念
    南北朝梁朝人,是萧衍皇帝的重臣,祖籍鄢陵,徙居开阳乡(今罗太盆地)。交州李贲反叛,陈法念率兵随陈霸先攻打李贲,得到梁武帝萧衍的赏识,封陈法念为新、石二州刺史,封宋平郡公。(新州即今之新兴县,石州今广东省郁南县广西苍梧县一带。宋平郡在今越南北部。)后为地方俚僚土著拥戴,推为大酋长。后陈氏家族成为珠江南江流域最大的望族。
     泷州僚人陈氏豪门势力控制在(罗定盆地)泷水的平原地区,云开云雾两大山山脉的高山山区,永熙县境内俚僚交杂难于羁糜。泷州西山山僚依然未被王化,各洞僚各自为政,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蛮之荒忽无常者也。
     陈法念常常亲自率众入山与当地土著的俚僚酋长议事,争取支持,从永熙县的里五大山东川源设立了梁德县,上奏朝廷,推举当地土著的俚僚酋长担任羁糜县令。羁糜县设立,使各部族分治得以结束,推进了历史进程,使中原先进农耕得以引进,改变了刀耕火种方式,续渐步进了先进的封建农耕社会。 四、李光度
     俚人首领,俚人首领李光仕的胞弟,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七月:桂州俚人首领李光仕聚众反隋。桂州俚人成了一方割据势力,隋仁寿二年(602年)侯莫陈颖任桂州总管二十七州军事,他团结少数民族首领,“民夷悦服”,李光仕、李光度等众多各溪垌首领归附。始后安定了十数年,619年,隋朝灭亡,唐军南下,各溪垌首领劫掠,李光度成为溪垌最大渠帅。武德四年(621年)唐将李靖占领桂州,派人四出招抚岭南各首领。古昭州豪杰周孝谏率先授受招抚,接着高州冯盎、桂州李光度、钦州宁长真先后归附。唐朝初期,泷州、(南)扶州獠作乱,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泷州、南扶州獠进犯桂州,朝廷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出等击平之。
五、宁道明
      唐武德五年,分合浦郡地置越州、南合州、姜州。宁道明为越州刺史,掌管合浦、安昌、大廉、高城、大都5县,境域包括今北海市和浦北、博白2县南部。   
      唐武德六年(623年),钦州总管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昆明、融州、象州等刺史亦进贡筒布,高祖以“道远劳人,皆不受。”当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高祖拒不收受之后,岭表俚僚酋豪族深感时局对他们不利,钦州总管宁长真、越州刺史宁道明、高州首领冯暄、谈殿便一起商议举兵反唐,但因遭到南合州刺史宁纯的极力反对,于是他们便与宁纯反目。   
     后来,越州刺史宁道明、高州首领冯暄、谈殿一起,联络附近各溪峒的少数民族首领,首先举兵反唐,并攻打宁纯从前亲手开拓的姜州。宁纯也不示弱,立即从南合州起兵救援,把冯暄等部赶走。武德八年,宁长真正式参与反唐,并与冯暄等攻陷姜州驻地的封山县城。武德九年五月,宁道明被州人卢南杀死。
六、冯魂
     冼夫人孙。 公元589年,隋灭陈,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并力劝独立,以保境安民。隋大军到了岭南边境,因畏惧冼太夫人,逡巡遥望,不敢进犯,于是遣使者示以陈后主降书和她所赠陈后主信物“扶南犀杖”。冼太夫人在确知陈亡后,召集首领数千人“尽日恸哭”,然后才归顺了隋朝。冯魂帅众迎(韦)光 。光击斩徐磴 ,光入,至广州。说谕岭南诸州皆定冯仆封“平原郡公”属“乡侯”,四品。
七、冯仆(550~584)
     字纯贤,号独统,冯宝、冼夫人的儿子。
冯仆自小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仆幼年是在战乱中长大的,又深受其生母冼夫人言传身教的熏陶,所以仆年纪轻轻便能抚众用兵,智勇双兼。陈永定二年(558),其父冯宝去世。时值陈朝初建,岭南各地酋长互相攻击,掠夺奴隶和地盘,战乱不断。冯仆在协助其母冼夫人怀抚百越各部落,使战乱有所平息后,受其母亲派遣,不顾父孝在身,竟以九岁之幼龄,率各族酋长于此年十二月长途跋涉到丹阳(今南京市)朝贺陈霸先,以示高凉人民归附陈朝的意旨。陈武帝非常高兴,即封冯仆为阳春郡太守,其他酋长也得到羁縻封赏,岭南各州郡遂告宴然。   
     广州刺史欧阳纥是长沙郡(今长沙市)的地方豪族,其父欧阳顾曾在广州任刺史多年,其叔欧阳盛任交州刺史,另一叔欧阳邃任东衡州刺史。欧阳纥倚恃其家族的势力,常有忤逆朝廷之意。太建元年(569),陈宣帝陈顼即位后,为了削弱欧阳纥的势力,降旨将纥调离广州。欧阳纥不服,遂于九月宣布反陈。
      为了借助冼夫人的势力,欧阳纥于次年(570)二月将阳春太守冯仆诱至广州,肋逼仆与他一齐反陈。仆遣使密告其母,冼夫人立即发兵守境,并亲率各州郡百越酋长配合陈朝派来讨纥的车骑将军章昭达,内外合攻,全歼欧阳纥,救出冯仆,平定叛乱。
陈朝除了嘉封冼夫人功勋外,还以冯仆不为欧阳纥所诱逼,不参与叛乱,又机智地将军情报告冼夫人,使欧阳纥的叛乱未能得逞,因而封仆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郡太守。冯仆在治理石龙期间,政通人和,多有政绩。   
     陈后主至德二年(584),冯仆故世,享年35年。冯仆的夫人也姓冼,他们生育3个儿子:冯魂、冯暄、冯盎。隋仁寿元年(601)末,仆以母功赠崖州总管、平原郡公。

八、宁宣
     南朝梁武帝时任定州 (今属广西贵港市) 刺史、陈宣帝安州(今广西钦州)刺史宁逵次子,安州刺史宁猛力胞弟。
南朝陈宣帝祯明年间(587—589年),宁逵长子宁猛力承袭安州刺史。宁猛力为了拓展地盘和扩张势力,利用当时安州附近的山区人民尚未编户入籍的历史空隙,首先派遣胞弟宁宣,领兵进驻今合浦县东北的大廉峒,动员那里的峒民下山编户入籍,创立大廉县。后来,陈后主便任命宁宣为合浦郡太守,掌管今广西的合浦、北海、浦北、玉林、北流、陆川、博白一带的军政大权,把持安州的东北部和沿海地区。  
     隋灭陈后,开皇十七年(597年)宁宣与其兄宁猛力一起附隋朝,隋朝后期,梁武帝的后裔萧铣为梁王。隋义宁二年(618年)四月,萧铣派遣张绣南下掠夺岭南地区,合浦郡太守宁宣与宁越郡太守宁长真叔侄二人被迫以地附萧铣。   
唐武德四年(621年)九月,高祖以赵郡王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为行军长史,统十二总管之兵讨伐萧铣。十月,兵困江陵城,萧铣被迫出城投降。次年五月,李靖度岭至桂州(今桂林市),遣人分头招抚。宁宣、宁长真等立即遣使谒见,并以宁越、郁林、合浦等郡归附唐朝。   
    宁宣遣使谒见李靖之后病逝,高祖任命他的儿子宁纯担任新设置的姜州刺史,掌管封山、蔡龙、东罗3县,境域包括今浦北县大部、灵山县东南部。

九、宁纯:
     钦州钦江(今属广西)人,唐代官吏。世为俚帅。父为宁宣,隋时为合浦太守。唐高祖武德中归唐。父亡后,以纯为越州刺史。善抚众,能以诗书教其宗人,民俗向化,徙刺合州。   
     唐武德六年(623年),钦州总管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昆明、融州、象州等刺史亦进贡筒布,高祖以“道远劳人,皆不受。”高州首领冯暄、谈殿与越州刺史宁道明深感时局对他们不利,便一起商议举兵反唐,但因遭到南合州刺史宁纯的极力反对,于是他们便与宁纯反目。
    后来,高州首领冯暄、谈殿与越州刺史宁道明一起,联络附近各溪峒的少数民族首领,首先举兵反唐,并攻打宁纯从前亲手开拓的姜州。宁纯也不示弱,立即从南合州起兵救援,把冯暄等部赶走。   
     在这次以宁、冯两姻亲为主发起的反唐事件中,宁纯不但极力反对,而且当冯暄等攻打他从前开拓的姜州时,还毅然起兵救援。   
      宁纯在当时的宁氏家族中文化水平最高,当然也受儒家思想熏陶较深,他认为“忠君”便是爱国,反叛朝廷则是“大逆不道”、是绝不可行的可耻行为,因而他断然反对,即使亲人反目也在所不顾。由于宁纯不肯参加谋反,冯暄等便攻打他从前开拓的姜州,他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起兵救援。然而.为了上述种种原因,宁纯与高州冯氏结下了重重仇怨。   
      至唐贞观元年年底,冯暄已死,宁纯亦迁任越州刺史,冯暄胞弟冯盎继续反叛,并屡次骚扰越州边境,使宁纯防不胜防。后来唐太宗派遣中庶子张元素到越州坐镇招抚,才把事态乎息下来。张元素在越州期间,见宁纯“谨厚有礼。教其子弟读书,蛮俗向化,甚为称赞。”宁纯(贞观八年,越州改标廉州)任上死去。

十、王仲宣
      隋朝隋开皇10年(公元590年)肆意掠夺少数民族,迫使俚僚逃亡他乡。
番禺首领王仲宣以反贪官赵纳(广州总管)为名,联合陈佛智起兵讨伐,围攻广州,岭南不少首领响应,赵纳却以“南蛮造反”向朝廷告急,请派兵镇压。南粤大地又一次动荡不安。
     时广州总管而韦光中箭,情况危急.韦光中箭后,虽经极力挽救,但终因箭伤太深伤及肺脏,不久便死去了.王仲宣加紧着对广州城的攻打.高凉冼夫人立即派次孙子冯暄(盛)作先锋,带兵拦截王、陈叛军。但冯暄与陈佛智是好友,就迟迟不出兵。冼夫人闻报大怒,立即派人将冯暄逮捕投入大狱,改派三孙冯盎火速前往救援。冯盎领命,率军急急驰援广州,下令兵分四路包围陈佛智营寨.冯盎便亲领一支大军,朝陈佛智中军大帐杀去.陈佛智军马,毫无准备,被杀得片甲不留,陈佛智也被冯盎斩杀.叛军见陈佛智被杀,很快便停止了抵抗,还投向了冼氏大军.冯盎收编好陈佛智叛军后,便整兵迎接冼太大军的到来,与隋将鹿愿会合,联手攻击王仲宣。王仲宣的各路叛军,闻冼太及朝廷大军杀到,又闻陈佛智兵败身亡,军心动荡不安.冼太指挥本部兵马,直击王仲宣部.一番激战,王仲宣兵败如山倒,只好带着戴志烈等不到百人的残兵弃将望小路逃跑.遇着冯盎兵马.束手就擒。
     《隋书》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五 《列女传》——谯国夫人 :番禺人王仲宣反,首领皆应之,围洸于州城,进兵屯衡岭,夫人遣孙暄帅师救洸,暄与逆党陈佛智素相友善,故迟留不进。夫人知之大怒遣使执暄系于州狱又遣孙盎出讨佛智战克斩之进兵至南海与鹿愿军会共败仲宣。
      《北史》 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二 裴矩:明年,奏诏巡抚岭南,未行而高智慧、汪文进等相聚作乱,吴、越道闭,上难遣矩行。矩请速进,上许之。行至南康,得兵数千人。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与大将军鹿愿赴之,贼立九栅,屯大庾岭,共为声援。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又击破之,遂斩师举,进军自南海援广州。仲宣惧而溃散。矩所绥集者二十余州,又承制署其渠帅为刺史、县令。
十一、陈集原,
     泷州开阳(今广东罗定人)。四世岭表酋长,其父亲陈龙树曾任钦州刺史。陈集原自幼就有孝行,父亲才有病就在身边服侍,唐永徽年间丧父,陈集原呕血数升,枕服苦卢(守孝),悲感行路,将资财,田宅及僮仆三十余人全部让给兄弟后,一度隐居修行。
武则天时官至左豹韬卫将军,后升任冠军大将军,封颖川郡开国公。新旧唐书将他收入孝友传。   
唐圣历二年(699年),陈集原撰写《龙龛道场铭并序》,共1238字,镌刻在道场石壁上。文中使用不少佛教用语以及武则天新造的文字和流行俗字。后被收入《全唐文》及《广东文征》中。1989年被定为广东省保护文物。   
     《旧唐书》孝友传.陈集原,泷州开阳人也。代为岭表酋长。父龙树,钦州刺史。集原幼有孝行,父才有疾,即终日不食。永徽中,丧父,呕血数升,枕服苫庐,悲感行路。资财田宅及僮仆三十余人,并以让兄弟。则天时,官至左豹韬卫将军。

十二、陈佛智
     初为罗州(广东廉江)刺史。陈朝光大初年(567年)任南靖太守。太建年间(569_592)任西衡州刺史、封安靖郡公。   
陈佛智任职期间,以儒家的孝义教育当地土著,使他们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思想,脱离野蛮的陋俗风气,受到当地土著的拥戴。   
      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大军攻入建康,陈后主降隋,陈朝宣告灭亡。然而,控制着西江流域的陈佛智不愿归隋。   
     开皇十年(590年),朝廷在岭南推行一系列新措施,触动了当地豪酋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广州俚帅王仲宣起兵叛隋,陈佛智响应。王仲宣率部包围广州兼扼守衡岭,阻截救援隋军。广州总管韦光出战,被流矢射毙。副将慕容三藏固守广州月余,已到矢尽粮绝地步。   
     冼太夫人立即派孙子冯暄带兵援救广州,讨伐王仲宣。冯暄途经泷州,被陈佛智军队拦阻去路。冯暄囿于冯陈两家交情,自己与陈佛智又是好友,不肯出战。冼夫人闻报大怒,立即阵前易帅,将冯暄囚于州狱,令年方十八岁的孙子冯盎挂帅出征。冯盎初露锋芒,迅速出击,两军对垒,大显神威,陈佛智兵败被杀。

十三、宁逵
      梁武帝时(502—557年),宁逵出任南定州(今广西桂平市西南)刺史,陈宣帝时(569—583年)迁任安州刺史。当时安州下辖宋寿、宋广、安京3郡3县。宋寿郡、县治所在今钦北区平吉镇古城角村,宋广郡、县治所在今灵山县陆屋圩西陆屋村,安京郡、县治所在今钦北区板城镇与小董镇之间的旧名安京山脚下为3郡3县境域,大概包含今灵山县西南部、邕宁县东南部和钦北、钦南2区。安州治所在宋寿县城南3里,即今钦南区久隆镇上东坝村西北(故城址至今保存完好)。自从宁逵担任安州刺史之后,他便在安州城内安家落户,繁衍后代,成为钦州地区宁氏豪族的始祖。
     宁氏连续三代(宁逵、宁猛力、宁长真)分别承袭担任钦州地区各州县的首席父母官和少数民族酋帅,出入车马载道,声威十分显赫。
       那时候的钦州地区,属于边远山区少数民族羁縻州郡,只在名义上臣服中原各个王朝,和进贡一些地方土特产品,至于辖区内的一切事务,则以统治者宁氏所说为准。
     而中原各个王朝因路途遥远和力量有限,想过问也无法过问。所以,在当时的钦州范围之内,宁氏口含宪章,手握生杀予夺大权,成为广西南部沿海一带的小王国。

十四、冯暄
      冼夫人孙冯暄,历任隋罗州刺史、唐高州首领 。  
590年,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岭南很多首领也起兵响应。冼夫人遣其孙冯暄将兵救广州,冯暄因与王仲宣的部将、泷水(今广东省罗定)豪门陈佛智关系亲密,按兵不动,贻误战机。冼夫人发现后,大怒,将冯暄问罪下牢,改派另一孙子冯盎出讨叛军,与隋官军鹿愿会师,共败王仲宣。
     隋文帝为冼夫人的举动赞叹,特降敕书慰劳。其孙冯盎因协助隋军平叛有功,拜为高州刺史,次孙冯暄也被赦,拜为罗州刺史。   
    隋开皇末年,罗州刺史冯暄讨贼帅李大檀,并平之,传首军门。承制署首领为州县官而还,众皆悦服。   
唐武德四年冯盎以南越之众归顺唐高祖,冯暄降唐。   
      唐武德六年(623年),钦州总管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昆明、融州、象州等刺史亦进贡筒布,高祖以“道远劳人,皆不受。”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高祖拒不收受之后,大家深感时局对他们不利,便一起商议举兵反唐,但因遭到南合州刺史宁纯的极力反对,于是他们便与宁纯反目。后来,高州首领冯暄、谈殿与越州刺史宁道明一起,联络附近各溪峒的少数民族首领,首先举兵反唐,并攻打宁纯从前亲手开拓的姜州。宁纯也不示弱,立即从南合州起兵救援,把冯暄等部赶走。   
   武德八年,宁长真正式参与反唐,并与冯暄等攻陷姜州驻地的封山县城,武德九年五月,宁道明被州人卢南杀死。不久,宁长真相继身亡。于是冯喧、谈殿等人大乱起来,互相进行攻掠。   
     贞观元年十月,唐太宗派遣员外散骑常侍韦淑谐与员外散骑侍郎李公淹到来招抚,冯喧、谈殿等一齐投降,一场叛乱至此结束。贞观初,冯暄卒。

十五、宁长真
    宁长真(?——627年),广南西道钦州(今广西钦州)人。宁猛力之子,俚僚帅酋。   
《    新唐书·南蛮传》记载:“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
     隋开皇末年(600年),承袭其父任钦州刺史职。大业元年(605年)奉隋朝廷之命率部众南征林邑,因军功获赐上开府仪同三司、钦江县开国公行军总管。
      大业八年(612年),又奉朝廷之命率数干部众随隋炀帝远征辽东,因军功受封鸿胪卿安抚使。未久升光禄大夫、宁越郡太守。
      唐初,宁长真以宁越郡地归附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升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授宁长真为总管。武德七年(624年),升总管府为都督府,宁长真任都督。武德八年(625年),宁长真与唐朝廷有隙,因而起兵反唐。贞观元年(627年),宁长真逝世,由其子承袭。
十六、冼夫人
      原名冼英(公元512年—公元590年),广东高凉(广东高州)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
十七、宁猛力(553-660年)
      安州(今钦州)人。宁氏为岭南俚僚著姓望族,世代相承为豪酋。南朝陈代时,宁猛力任安州刺史。
隋灭陈后,为迅速绥靖地方,下诏钦准袭职。猛力以为与陈后主同日而生,貌有贵相,陈亡,理当代为天子,故不愿侍隋,凭险自固。
隋文帝遗桂州总管令狐熙前往安抚,以礼相待,特意差人送药为其母医病,以示关怀,致使其心悦诚服,纳土归附。
      开皇四年(584),改安州为钦州,继任刺史。开皇末年(600年),欲随前来桂州平乱的员外散骑侍郎何稠入朝参谒,以表效忠。因病未能 成行,与何稠相约八九月间入朝相见,而同年十月宁猛力病逝,终年47岁。宁猛力临终派其子宁长真代其入朝,以示遵守诺言,隋文帝对宁猛力的诚信大为感慨,并赐其子宁长真承袭钦州刺史。
    史书记:稠以其疾笃,因示无猜贰,遂放还州,与之约曰:“八九月间,可诣京师相见。”其年十月,猛力卒,上谓稠曰:“汝不前将猛力来,今竟死矣。”稠曰:“猛力共臣为约,假令身死,当遣子入侍。越人性直,其子必来。”初,猛力临终,诫其子长真曰:“我与大使为约,不可失信于国士。汝葬我讫,即宜上路。”长真如言入朝,上大悦曰:“何稠著信蛮夷,乃至于此。”以勋授开府。 十八、陈龙树(?—652)年
    历任泷、南扶、建、万、普、南、施等州刺史,为岭南隋唐显赫人物。当时广东的珠江干流西江流域中,陈氏为泷州最大豪族,与高凉冯洗氏、钦州宁氏并称岭表三大酋长。
    陈龙树其祖父陈法念为梁新、石二州刺史,世袭宋平郡公。其父陈佛智为罗州刺史,陈朝光大初年授南靖太守,大建中除西衡州刺史,封安靖郡公。   
     隋朝中期,王仲宣、陈佛智乘冼夫人撤出广州之机,煽动各首领出兵围困广州城,后兵败被冯盎所杀。其父陈佛智被杀后,陈龙树逃往泷州西山,后转安州(今钦州)投靠宁猛力,请求宁猛力发兵回泷州,宁猛力借故多推托。直到宁猛力病逝后,陈龙树跟随宁长真归附唐朝,陈龙树归唐后,继承泷州刺史职。
    唐武德四年(621年),陈龙树上报朝廷,配合朝廷州县制度的实施,把怀德县(广东信宜境内)增设信义、潭峨两县,同时设南扶州管辖怀德、信义、潭峨三县,次年,增设特亮县、扶莱县,属南扶州管辖。陈龙树被唐朝任命为南扶州第一任刺史。
    南扶州的建立,引起了罗窦僚人的不满,涉及了当地土著溪垌首领的利益,诱发了溪垌首领抗争,为了维护自身部族的利益,罗窦各溪垌联盟起来,合兵把陈龙树赶回到泷州,占领了南扶州治(今镇隆镇),南扶州开始了寄治泷州4年的日子。贞观元年(627年),因陈龙树退回泷州,岭南酋帅冯盎、谈殿迭相攻战,企图掠夺特亮、扶莱二县。贞观二年,尹州都督李光度与陈龙树联手平定僚人叛乱, 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治故县(信义镇隆)。
     贞观五年春,以怀德县扶三为首的各溪垌主联盟,再次攻打南扶州,占据州城,陈龙树兵败,陈龙树是僚族酋帅,与地方僚族关系错纵复杂,因此陈龙树并得不到朝廷信任,先后被调任泷、南扶、建、万、普、南、施等州刺史,也是岭南酋帅中,调离最多地方的酋长。尽管如此,陈龙树所到任的地方,他都认真施政,破除僚人陋俗,禁止人囗卖买,缉拿罪犯,盗贼不敢露面,治安稳定。陈龙树也因政绩良好被封鄱阳开国男。陈龙树在唐高宗永徽年中因病终日不食而逝。
十九、冯盎
      字明达,唐高州(今广东省高州、电白一带)人,冼夫人孙。隋开皇九年(589年),受荫封为宋康(今广东省阳西县)令。十年,番禺俚人首领王仲宣反隋,包围广州。受冼夫人派遣,率兵与隋援军会合,于次年击败叛军,受封为高州刺史。仁寿二年(602年),潮(今省广东省汕头、潮州一带)、成(今广东省封开一带)等5州叛乱,冯奉命出兵讨平,被授为金紫光禄大夫,封汉阳(今属湖北省)太守。隋亡唐兴之初,冯盎领有番禺、苍梧、朱崖等地,并曾率领数万军队进驻海南岛。有人劝他乘唐朝国力未达岭南,自立为南越王,冯坚不采纳。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岭南20州地归附唐朝。高祖授予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管领高、罗、春、白、崖、儋、林、振8个州。贞观五年(631年),赴长安朝见太宗。不久罗(今广东省阳江、茂名)、窦(今广东省信宜一带)诸峒叛,奉命率部为先锋前去平叛,一马当先连发七箭伤7人,叛众惊而败走,岭南遂恢复安定。二十年(646年),病逝于高州任上。被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俚族是一个业已消失的民族,与它同系统的后裔是海南岛上的黎族,壮族与它的关系也很密切。汉朝至唐朝,俚族是生存在广东大部和广西东南部的少数民族,是百越民族的一个支系,由骆越、瓯(西瓯)越发展而来。俚族最强盛的时期是隋唐时代以冯、冼氏为首领的时期,但也是令它消失的时期。由于冯、冼氏心向中原,维护了国家统一,自身已是逐渐汉化的俚族官僚,同时使俚族的生存区域间接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在冯冼家族势力衰落后,失去民族地方势力的阻碍,中央政权直接管辖下的俚族迅速汉化,在唐朝后期便已没有俚族的踪迹。而在广西土司地方势力强大者,中央政权难以全面达到的地方,少数民族汉化就没那么严重了。其实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没有“民族”这个名词,虽然汉族对化外之族(汉族认为他们是落后的、野蛮的)有专门的称呼,但并没有形成强烈的“民族”的观念,所以少数民族的汉化,并未视之为汉族异类,这是汉族(华夏族)从一个处在中原的微小民族发展成为今天泱泱的十二亿人口的全世界最大民族的一个原因(汉族是各个民族融合而成)。当然重要原因的是中原的儒家文化所具有的涵容性,和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涵容性,中华民族的融合是文化的融合,或者如有些学者所言为“中国汉字统一了中国”,中国各地方言和风俗千差万别,没有中国文字是不可能在文化统一中国的。“民族”观念的模糊在解放后一段时间仍然存在,在解放后,广西来区分民族,许多人只会区分自己是土著、土人或来人,根本没有自己是什么民族的观念,在自己身上假若少数民族特征(语言、服装、风俗等)不显著的话,就认定自己是汉族了,甚至知道自己是少数民族,为了不受歧视,也自认是汉族,这是造成今天广西汉族多于壮族的状况,当然这也是壮族汉化的结果,但在血统上,广西人的壮族血统多于汉族血统的。这不仅是在广西,在广东、福建等省区,汉族人的族谱多记载祖先来自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属于伟大的华夏正统。但赵桐茂先生对中国人类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m因子的研究,陈雅勇先生对中国ABO血型的白细胞抗原的分布的研究,发现中国南北种群的差异。台湾马偕医院血液研究室研究员林妈俐进行的一项族群血液中某种组织抗原的研究也表明,闽南人和客家人等南方汉人,应是属于中国古代东南沿海越族的后代。另外在黄淑娉主编的《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中,对广东三民系的体质特征(头面部和体部体质特征测量值、头面部指数、头面部指数分型)进行比较,得出广府民系、客家民系与广西壮族有较大的相似性。当然这只是说越族血统占多数,而汉族血统占少数。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是不能忽视的,南方汉族族谱存在很多假造的情况,所以在研究南方俚族的时候,千万别认为俚族都迁移了,其实大部分是汉化了,成为当今汉族的成员。

1

——从始安县、始安郡到桂州琐议之三

 

1、桂州初治在桂平

探究“桂州”地望难免会联想到“八桂”一词,其词源出《山海经》,其《海经·海内南经》有云“桂林八树,在番隅东。”晋人郭璞注曰“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注1)虽“桂林”指桂树成林——“但这里所说的'桂’,是壮语gveiq的谐音,指的是'肉桂’。”(注2)

天监六年分广州置的桂州得名与“肉桂”有关吗?笔者认为,虽然南梁、南陈二朝俱无地志,但在唐、宋地理著述里还是留下了些须信息。唐代武周时人梁载言撰《十道志》里的“桂州”条载:

“梁天监六年,立桂州於苍梧、郁林之境无定理处。大同六年,移桂州於今理。”

此说虽稍嫌笼统,百年后成书的《元和郡县图志》则说桂州“因桂江以为名”,北宋初篡修的《太平寰宇记》云“立桂州于苍梧、郁林之西境无定理处”。按晋人郦道元撰《水经注》今广西尚无“桂江”,《元和郡县图志》桂州名源说可排除,后条说明确了“立桂州”的具体方位在“苍梧、郁林之西境无定理处”。

参看《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南朝梁全图”,郁林郡与南定州並列,南定州与爱州、成州、合州、建州同置于普通四年(523),该图也一一标出。然而,该图所标诸郡未见“苍梧郡”,或因其属县已析置殆尽不复存在。据此可推,天监六年的桂州只能置于郁林郡“之西境无定理处”。

南齐郁林郡领15县但无一县名带“桂”字,唯隋初所置郁林郡领县有“桂平县”,后注“梁置桂平郡”,虽《中国历史地图集》未标出此郡,但桂平郡是否与天监六年的桂州有关联,有地志可供参考。1991年新编《桂平县志》“建置沿革”云: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 置桂平县,属桂平郡(一说有郡无县),郡治、县治设于西山大窝坪。阿林县仍属郁林郡。”

按南齐郁林郡领15县中有布山、阿林二县,以“阿林县仍属郁林郡”可推南梁析出布山县地置桂平郡。所谓“一说有郡无县”其实是郡县合一,这种情况多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南宋《舆地纪要》有“梁置上津郡,治上津。”甚至有州郡县合一情况,如湖北施恩州,北周建德三年(573)“置施州,领一郡(清江郡)一县(沙渠县),州治沙渠县。”(注3)

笔者认为“无定理处”之“理”当作“里”,若后无“处”字或可理解为桂州所管辖域四至八到多少“里”,因“无定里”后有“处”字,或当理解为州、郡、县、乡、都、里之“里”——即最基层行政区划。以南朝时期一县境域之广足以当今多个县考量,彼时一“里”之地至少可抵今一个行政村的范围,虽不明“无定里”在桂平郡桂平县何处,可以明确的是桂平郡、郁林郡都属盛产“肉桂”之地。古代筑州郡之城必临江河以利交通运输,桂平郡、郁林郡为郁江流域重镇,故《旧唐书·地理志》说“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注4)

综上所述,天监六年(507)分广州置“桂州”之地当在桂平郡,33年后(大同六年)因改隶湘州而移治始安郡应当是不争的史实。

2、桂州的“行政级别”及于始安郡置桂州探因

南朝萧齐政权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境內置23州,领395郡、1474县,后汉水以北郡县为北魏侵夺;萧衍禅代后更国号梁,天监中有州23,领350郡、1222县。天监六年(507)分广州置桂州后,次年正月染武帝“诏吏部尚书徐勉定百官九品为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注5)学者研究后阐述说:

“梁武帝所定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当时计为二十三州,各州之别驾从事史俱依州之重要性(同时亦按照任剌史者之地位为皇弟、皇子或嗣王。庶姓),而属于不同的班次。如扬州别驾十班,南徐州别驾八班,以下则荆、江、雍、郢、南袞州别驾为六班,湘、豫、司、益、广、青、衡为五班,北徐、北衮、梁、交、南、梁为四班,最后越、桂、宁、霍为三班。”(注6)

九品十八班即由一品正、从(或上、下)到九品正、从(或上、下),俗称九品十八阶。“班次”或指官员朝会所站(或座)的位置——“朝位的基本运用原则就是以'居前’和'居后’定尊卑。”(注7)桂州的班次排三班,可谓“叼陪末座”,多为大州刺史兼“督”,自督本州郡“军事”的“专职”桂州刺史罕见,唯知皇族宗室泉陵侯萧渊朗曾出任桂州剌史。(注8)

梁政权官分九品,作为行政区划的州也一样等级森严。大同五年(539)十一月二十六日,散骑常侍朱异奏道:

“顷来置州稍广,而小大不伦,请分为五品,其位秩高卑,参僚多少,皆以是为差。诏从之。”

经过一番详查并分类,结果是分出“上品二十州,次品十州,次品八州,次品二十三州,下品二十一州。”这82州显然是天监以来增置。新州的由来明白:

“时上方事征伐,恢拓境宇,北逾淮、汝,东距彭城,西开牂牁,南平俚洞,纷纶甚众,故异请分之。”

梁武帝采纳朱异的建议,将新置的域境大小悬殊、杂乱无章的82州,依其实际情况分为“五品”即五个等次,“下品州”的情况比较特殊:

“其下品皆异国之人,徒有州名而无土地,或因荒徼之民所居村落置州及郡县,刺史守令皆用彼人为之,尚书不能悉领,山川险远,职贡罕通。”

下品州的刺史、郡太守、县令“皆用彼人为之”且“职贡罕通”—— 从文意分析,笔者认为“彼人”即“异国之人”,实指牂牁、俚洞首领,足以定性此下品州郡县为左州、左郡、左县。下文补充说:

“五品之外,又有二十馀州不知处所。凡一百七州。又以边境镇戍,虽领民不多,欲重其将帅,皆建为郡,或一人领二三郡太守,州郡虽多而户口日耗矣。”(注9)

在五等82州之外,居然还有“有二十馀州”竟不知其地望所在,置镇置戍驻兵的弹丸之地“虽领民不多”也冠之以“郡”——此或即一郡仅领一县之地的由来。

镇戍官为武职,左州剌史既“督”州郡军事必带武官职衔,规定见于史载:

“增置镇、卫将军以下为十品,凡二十四班;不登十品,别有八班。又置施外国将军二十四班,凡一百九号。”(注10)

“外国将军”当指上文“异国之人”,即接受萧梁政权招抚和授官的牂牁、俚洞大、小首领,从为他们专置一百零九个将军名号推想,当时左州左郡的数量不会太少。俚洞人集中在岭南地区,主要分布于东部西江流域和西部郁江流域。天监六年(507)分广州置“桂州”于西部桂平郡后,又陆续“分广州”在西部郁林等郡置建了定州(后改南定州)、成州、合州(后改南合州)、建州、石州、静州、东宁州等正州,其中定州地处郁江流域腹地,东宁州西与以牂牁地所置的宁州为邻,合州位于今雷州半岛,梁武帝置建上述诸州的目的不言而喻。

笔者认为,在上述背景下,大同六年“于始安郡置桂州”实为“移桂州治于始安郡”,原因是桂、定二州过于靠近,且始安郡地处北上湘州要冲。桂州原受广州“督”改为“受湘州督”,上述诸州同时改“受湘州督”,其原因显然与广州一同分担俚人地区管理方面的压力。

3、桂州终成“领头羊”——隋唐桂州

桂州“品班”在最低之列的“三班”,虽其地处北上湘州要冲也不能改变其政治地位低下的事实。天监六年桂州第一次露面时是广州刺史萧昌“兼督广、交、越、桂四州”,此后无论被“兼”州有少个,桂州大多名列末位。50年后出现了例外——承圣元年(552),安逺将军淳于量以桂州刺史“都督桂、定、东、西宁四州。”此时萧梁政权行将走到尽头,淳于量归顺陈朝后,桂州的政治地位也复归于旧。进入隋朝后,桂州的政治地位才得到空前提升。

隋朝开皇九年(589)二月。岭南大首领洗氏归附后,隋文帝命永州总管周法尚领三千“黄州兵”经略岭南西部,陈桂州刺史钱季卿等闻风归顺,定州刺史吕子廓拥兵拒降败死,隋文帝改定州为尹州,并于桂州置总管府。开皇十年,命周法尚就地转官为首任桂州总管——此时桂州“总管”的域境不详。开皇十五年十二月朝制规定“文武官以四考受代”,周法尚奉诏入朝“以本官宿卫”宫禁,府事由長史暂摄。(注11)

开皇十七年二月,新任桂州总管尚未到位,桂州发生了“俚帅李光仕作乱”,隋文帝“遣上柱国王世积与前桂州总管周法尚讨之”。李光仕之乱刚刚平息,秋七月又发生了李光仕部属李世贤之乱,并佔据了尹州。事平,新任桂州总管令孤熙赴任。史传载: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给帐内五百人,赐帛五百匹,发传送其家累,改封武康郡公。”(注12)

桂州“总管”的域境为十七个州,州名史传佚载。《隋故(阙八字)桂州总管武康郡开国公令狐使君碑铭并序》有残文:

“……除使持节总管桂、交、尹、藤、简(阙一字)黄(阙一字)越、爱、德、明、利、贺、静、象、东(阙一字)十七州诸军事桂州刺史(略)。”(注13)

碑丈虽残缺过甚,但有15个州名清楚,3个阙字似未见补订。笔者认为其本传涉及其在任期间的政绩涉及州名变更可供参考:

“熙以州县多有同名者,于是奏改安州为钦州,黄州为峰州,利州为智州,德州为驩州,东宁为融州,上皆从之。”

笔者认为安州新见可补“简”后,“东” 阙字当可补“宁”即东宁州,至此可见16个州名。《隋书》地志“合浦郡”沿革“海康县” 条:

“海康。梁大通中,割番州合浦立高州,寻又分立合州。大同末,以合肥为合州,此置南合州。”(注13)

据此,笔者认为“黄”后阙一字当补入“合”即合州;于是可知桂州总管桂、交、尹、藤、简、安、黄、合、越、爱、德、明、利、贺、静、象、东宁十七州。参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岭南诸郡图”,上过17州基本囊括了今广西大部域境及今越南全境。

从此奠定了桂州在岭南西部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地位。

――――――――――――――――――――――――――――――――――

(注1)《山海经》袁珂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1月

(注2)陈小波:桂林、布山地名起源考 广西地方志2007年第2期

(注3)刘清华:湖北恩施西瓜碑碑文考《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

(注4)《旧唐书·地理志四·桂州》卷四十一志第二十一《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096年12月

(注5)《资治通鉴·梁纪三》卷一百四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注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 1985年

(注7)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

(注8)《梁书·列传·何远传》上海书店《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096年12月

(注9)(注10)胡省三注《资治通鉴·梁紀十四》卷第一百五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

(注11)参见《《梁书·列传·周法尚传》、《资治通鉴·隋纪》

(注12)参见《北史》、《隋书》令孤熙本传《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096年12月

(注13)《令狐使君碑铭并序》 周绍良《全唐文新编》 第一部第三册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12年

二、桂州——始安郡升格再升格

——从始安县、始安郡到桂州琐议之二

南齐政权更迭后,。《梁书·武帝纪》记载,天监六年(507)七月“分广州置桂州”,因南齐时广州领23郡,始安郡属湘州,未明“桂州”置于广州何郡。普通四年(523)六月,萧梁政权又于“交州置爱州,分广州置成州、南定州、合州、建州”,大同六年(540)十二月又宣布“置桂州于湘州始安郡,受湘州督,省南桂林等二十四郡悉改属桂州。”于是,始安县升格始安郡后地位再次得以提升。

因《梁书》无地理志,清代洪齮孙撰编的《补梁疆域志》內容未及置桂州一事,《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未附图单列,全梁图所列州郡难于分辩“改属桂州”的24郡。依照历朝修史惯例,地理志州县沿必上溯以往,但《梁书》之后的《陈书》也无地理志。据了解,《隋书》诸志包括梁、陈、齐、周、隋五朝制度,其“地理志序”论南朝萧梁政权州郡概况说:

“梁武帝除暴宁乱,奄有旧吴,天监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千二十二。其后务恢境宇,频事经略,开拓闽、越,克复淮浦,平俚洞,破牂牁,又以旧州遐阔,多有析置。大同年中,州一百七,郡县亦称于此。”(注1)

于是,笔者决定试以《隋书》地理志为主,辅以地方志和古今学人著述去探索“改属桂州”的二十四郡,冀有所获。

《隋书》地理志(下)“始安郡”条载郡“统县十五”,依次是:始安、平乐、荔浦、建陵、阳朔、象、隋化、义熙、龙城、马平、桂林、阳寿、富川、龙平、豪静。其中有6县沿革涉及到郡的置废。下为摘文:

始安,旧置始安、梁化二郡。平陈,郡并废。

义熙,旧曰齐熙,置齐熙、黄水二郡及东宁州。平陈,郡并废。

阳寿,有马平、桂林、象、韶阳等四郡。平陈,并废。

富川,旧置临贺、乐梁二郡。平陈,并废,置贺州。

龙平,梁置静州,梁寿、静慰二郡。平陈,并废,又置归化县。

豪静,梁置开江、武城二郡。陈置逍遥郡。平陈,郡并废。

从以上6县沿革里揀出15郡依次是:始安郡、梁化郡、齐熙郡、黄水郡、临贺郡、马平郡、乐梁郡、桂林郡、象郡、韶阳郡、梁寿郡、静慰郡、开江郡、武城郡、逍遥郡等15郡,除逍遥郡注明“陈置”之外,其余14郡置于萧梁或更早。

关于上述14郡的由来,考之相关地方市、县志及学者著述,今简叙于下。

始安、梁化二郡“旧置”, 始安郡置于吴末帝孙皓甘露二年(265)。关于梁化郡,因《梁书》无地志,梁化郡具体置建时间史无明载,其地望所在目前存在二说(注2),笔者认为,梁化郡的前世今生在广西《鹿寨县志》记载比较清晰:

“吴甘露元年(265年) 析始安地(属零陵郡)南部置常安县,境内分属潭中、始安、常安县地,晋沿袭三国建制。南北朝,宋(420—479年),撤销常安县,其地并入始安县,境内分属潭中、始安二县地。梁大同八年(542年) 于常安旧址改置梁化县,于县置梁化郡,境内分属潭中、始安二县及梁化郡地。”

常安县的由来与梁化郡的关係较清晰,但郡治和领县还另有一说:

“理定废县,县西南六十里。本始安地。梁置兴安县,并置梁化郡治焉。”(注3)

关于“兴安县”,学者最新研究成果认为:

“武德元年,析始安县置兴安县,以隋旧县为名,治兴安城(今鹿寨县黄冕乡),隶桂州。”(注4)

综上所述,梁化郡领梁化、兴安2县,类似一郡领二县的情况并不少见,一郡仅领一县(郡县合一)的情况也有但不多见。梁化郡治设在兴安城的可性较大,域境辖今广西鹿寨、永福二县及荔浦县割出的部分地域,但不包括“建陵左县”——该县当时已脱离始安郡。

齐熙郡、黄水郡、临贺郡、马平郡、乐梁郡、桂林郡、象郡、韶阳郡、梁寿郡、静慰郡、开江郡、武城郡、逍遥郡等15郡,除逍遥郡注明“陈置”之外,其余14郡置于南梁或更早。

除梁化郡从始安郡始安县析置而来,另12郡的由来情况是:

齐熙郡:南齐高帝建元三年(481)设齐熙郡,治齐熙县,属广州。南朝梁在齐熙郡治设东宁州。

黄水郡:梁中大通五年(553)析南齐桂林郡潭中县地置黄水县,与齐熙郡同属东宁州。

临贺郡:三国孙吴政权置。南齐时临贺郡领临贺、冯乘、富川、封阳、谢沐、兴安、宁新、开建、抚宁9县。

梁寿、静慰、开江、武城、乐梁5郡:考之广西县志及相关研究著述,此5郡係析湘州临贺郡属县而置。南齐临贺郡领临贺、冯乘、富川、封阳、谢沐、兴安、宁新、开建、抚宁9县。萧梁政权从普通元年(520)至大同六年(540)之间,先后以临贺县、富川、兴安、开建等县地,分置龙平、豪静、荡山等县,并设梁寿、武城、静慰、开江等4郡,复于龙平地立静州统之;在富川县地置乐梁郡,以荡山县属之,隶于治地在开建县的东静州。

马平、韶阳、象郡3郡:梁武帝天监二年(503),析南齐桂林郡潭中县地置马平郡,析中留县地置韶阳郡。析武熙县地置象郡。

桂林郡:南齐领武熙、腾溪、潭平、龙冈、临浦、中留、武丰、程安、威定、潭中、安远、安化、龙定13县,属广州。梁武帝析其县增置新郡后所余郡县无确数。

上述14郡与桂州领24郡相去甚远,另可考隋书永平郡。志载本郡“统县十一”,依次是永平、武林、隋建、安基、隋安、普宁、戎成、宁人、淳人、大宾、贺川。11中有3县沿革涉及到郡的置废:

永平,旧置永平郡。平陈,郡废。大业置郡。

安基,梁置建陵郡。平陈,郡废。

普宁,旧曰阴石,梁置阴石郡。

 

检阅《读史方舆纪要》有载:

“安沂废县县南百二十里。《志》云:晋升平五年,分苍梧郡立永平郡,治安沂县。宋因之。齐移郡治夫宁,安沂属焉。梁改县曰安基,置建陵郡。隋平陈,郡废,县属藤州。”(注5)

据此,可知永平县为“夫宁县”改名。同书“容县”条载容县在晋初名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名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该条见永平、建陵、阴石3郡。

相对而言,值得关注的是“郁林郡”条。隋初的郁林郡领郁林、郁平、领方、阿林、石南、桂平、马度、安成、宁浦、乐山、岭山、宣化12县,与南齐郁林郡所领15县比对,仅见郁平、领方、阿林3县仍存,另9县为梁或隋从他郡析出重组而成。12县中有10个县涉及郡的置废:

郁林郡。梁置定州,后改为南定州。平陈,改为尹州。

郁林。旧置郁林郡。平陈,郡废。

领方。梁置领方郡。平陈,郡废。

石南。陈置石南郡。平陈,废郡。

桂平。梁置桂平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又废皇化县入。

安成。梁置安成郡。平陈,郡废。

宁浦。旧置宁浦郡,梁分立简阳郡。平陈,郡废,置简州。十八年改为缘州。

乐山。梁置乐阳郡。平陈,改为乐阳县。十八年改名焉。

岭山。梁置岭山郡。平陈,改为岭县。十八年改为岭山。大业初并武缘县入。有武缘山。

宣化。旧置晋兴郡。平陈,废为县。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以上揀出10个郡,依次是郁林郡、领方郡、石南郡、桂平郡、安成郡、宁浦郡、简阳郡、乐阳郡、岭山郡、晋兴郡,除石南郡为后来的陈朝所置,郁林郡、晋兴郡为梁以前置,领方郡、桂平郡、安成郡、乐阳郡、岭山郡及从宁浦郡分立而来的简阳郡等,9郡皆为南梁时期存在的行政区划。

统计始安郡揀出14郡,永平郡3郡,郁林郡9郡,合计为:始安郡、桂林郡、梁化郡、齐熙郡、黄水郡、临贺郡、马平郡、乐梁郡、象郡、韶阳郡、梁寿郡、静慰郡、开江郡、武城郡、永平郡、建陵郡、阴石郡、郁林郡、领方郡、桂平郡、安成郡、宁浦郡、简阳郡、乐阳郡、岭山郡、晋兴郡等26郡——始安郡之“南桂林等二十四郡”当在其中,黄水郡于萧梁中大通五年(553)才从桂林郡潭中县地析置而出,似可不计入。

二十四郡“改属桂州”只是临时处置,后来分解隶属他州,各州领郡数不一,但仍归湘州“都督”;一“都督”或领多州,如大同九年(543)宣惠将军张缵“改湘州刺史都督湘、桂、东宁三州”等等。

为便于了解26郡地望所在,玆将各郡治分列于下:

 

始安郡: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秀峰区。

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市象州县。

梁化郡: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黄冕乡。

齐熙郡:治所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

黄水郡: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一带。

临贺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州市八步区。

马平郡:治所在今广西今柳州市柳北区。

乐梁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南。

象  郡: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境。

韶阳郡: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县城。

梁寿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境。

静慰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境。

开江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南百里。

武城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南百里。

永平郡: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藤县。

建陵郡: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荔浦县修仁镇。

阴石郡: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容县境。

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城区。

领方郡: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南境。

桂平郡: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市西境。

安成郡: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东。

宁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南境。

简阳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南正龙乡江口村古城。

乐阳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郁江南岸。

岭山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部郁江南岸。

晋兴郡: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区。(注6)

大同六年于始安郡置桂州后,始安郡遂与“桂”字发生联系。那么,天监六年“分广州”所置“桂州”地望何在、为何命名“桂州”?笔者拟略事探究。

――――――――――――――――――――――――――――――――――

(注1)《隋书》卷二十九 志二十四地理志上上海书店《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096年12月

(注2)《惠州市志(一)第二节 隶属》“公元503年(南梁天监二年),析南海、东官两郡地置梁化郡,设治所于梁化屯,辖欣乐、博罗、龙川、河源、雷乡等5县。博罗县治从梁化迁至浮碇岗西麓(今罗阳镇东侧葫芦岭)”《惠州市志》,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华书局 2008年3月。

(注3)(注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西》卷106卷112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月

(注4)郭声波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5日

(注6)参见《读史方與纪要》、相关市志、县志及邓敏杰先生在《广西地方志》期刊发表的行政建置研究成果。

――――――――――――――――――――――――――――――――――

   范晔《后汉书·南蛮传》最早记载了长沙武陵蛮和盘瓠的传说。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为此加了按语:“瑶产于湖广溪涧间,其后繁衍,南接二广,右引巴蜀,绵亘数千里”。他并指出:“广东瑶、壮二种,瑶乃荆蛮,壮则旧越人也”。③“莫瑶”一词最早见于唐魏征《隋书·地理志》,称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名。顾炎武解释说:“莫瑶者,自荆南五溪而来居岭海间,号曰:山民。盖盘瓠遗种,本瑶僮之类,而无酋长,随溪谷群处,斫山为业,有采捕而无赋役,自以生理,不属官,亦不属于峒首,故名莫瑶’也”。缅而持越人说的一方认为:瑶族的来源与畲族一样,“把长沙武陵蛮,视作畬瑶两族最早的先民是片面的。把槃瓠崇拜作为古代蛮族的特征之一,而否定畲、瑶民族先民与越族系的

关系,这个论据本身是不能成立的”。学者徐松石研究了瑶族〈评皇券牒》后提出瑶族是从古代东瓯、闽越分化出来,自东向西迁徒而后蔓延于祖国的中南和西南各省区的,而粤板瑶的先祖则来自闽浙江淮一带。⑦容观琼《瑶族与古越族的关系》一文也持此说,“信奉槃瓠的瑶族是东瓯人的早期故乡”。《徐仁瑶《瑶族溯源》也认为,“春秋之际在东南沿海一带的越摇人,是畲瑶两族的共同先民”。

僚俚与瑶的关系则较为疏远,即使象学者所说的,僚俚是西瓯骆的后裔,瑶畲是东瓯人的后裔,他们之间也因为信奉的不同,居住地域的不同,生活环境与民族特征的不同而“井水不犯河水”。尽管僚俚曾被称为“蛮里”、“夷僚”,畲的先民也称“夷僚”,但只不过这是西汉末岭南古越族解体后汉人对土著人的混称。南越人受汉文化的影响最深,西瓯越则次之,东瓯越与骆越族更次之。俚僚族主要居住在西江流域,后逐渐向西北、西南方向流播;瑶族主要居住于岭北,逐渐向南迁入岭南山区;畲族主要居潮州一带山区。僚俚族形成于东汉,最初叫“乌浒”及“蛮里”,到晋初使用了僚俚专用族称,从晋至南朝宋发展迅速,遍布西江流域以及南路(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地区,其势力范围延伸至广州及珠三角

地区,南朝齐至隋成为岭南重要土著民族,也是中后期解体前后八百年左右。

瑶族形成于隋唐,唐魏征的《隋书·地理志》中,瑶族主要分布在武陵、巴陵、零陵、桂阳、灌阳、衡山、熙平,都在五岭之北。元史所记录的蛮瑶分布,瑶人主要居住桂阳,郴、连、贺、韶四州,已开始越过五岭。宋范大成《桂海虞衡志》指瑶人本五溪盘瓠之后,其壤接广右者,静江之兴安、义宁、古县,融州之融水、怀远县界皆有之。唐代贞元末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在连州任内,曾作《连州腊日观莫瑶西山》、《莫瑶歌》、《蛮子歌》等,瑶才正式成为专用的族称。唐贞元末年约在公元800年左右,瑶人仍在曲江、连山、始兴一带生活,唐开元十六年(728)与其相差70多年,显然,称当时西江南岸的泷洲

有以瑶族为主体的农民起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缺乏历史依据的,主要是作者将瑶族与僚族混淆在一起了。

瑶族从隋唐到现在,经历了一千多年历史,逐步南下,其最盛时期甚至遍布两广山区,是如何成为广东最主要少数民族呢?主要是:一、隋唐后,曾经在南朝时依附于地方势力的土著僚俚族人受到汉人的深重打击,被迫迁入西北、西南地区,所有粤中、粤西山区成为政治真空地区。

瑶族是个流动性较强的民族,俗称为“过山瑶”,其祖先便有了翻山越岭向外发展的习惯,其生活特点如耕山、居住干栏式建筑等都方便其迁徒。

二、唐末至宋,汉人在岭南较为弱势,特别是山区,蒙古人南下,将人分为四等,汉人与南人是最低等的,而瑶族居色目人之下,汉人之上。至治二年(1322)广西宣慰使燕牵言:“徭族非一。生于深山穷谷者谓之生徭,野处巢居,刀耕火种,釆山射猎,以资口腹,标枪药弩,动辄杀人,其杂处近民者曰熟徭,稍知生理,亦不出赋。又有撞徭,则号为官兵,守隘通道,于官有用,自宋象州王太守始募熟徭,官供田牛,以供此役,至今因之,为今之计,莫若置熟徭与撞徭,并为撞户,分地遏贼为便。”正因为末元间瑶与当地政府的矛盾未深,瑶(包括僮)都能为官府所用,从宋开始被招募守宋隘官兵。所以瑶人能迅速得以发展。到明代,瑶山遍布于清远、从化、韶州、德庆、新兴、泷洲(罗定)、高州、廉州、化州、茂名、信宜等地,甚至较为平坦的高要、四会、新会等亦有不少瑶山。广西主要集中在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旧属广西)等。

僚、俚解体后,其族演变为壮(僮)族、侗族、水族、黎族、布依族等。其中壮、黎基本上仍在原居住地;或与汉人杂居,亦有少量与瑶人杂居,侗族、水族、布依族等都迁播到云贵、四川各地。侗族的侗歌就通过歌词形式将其祖先迁徒的线路唱出来,说他们的祖先来自神滩,然后经过梧州往西北迁徒的。神滩的传说今仍在罗定一带流传着。

除了居住分布,我们还可以从原始信仰,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比较僚族与瑶族的异同。

瑶族崇信“盘瓠”。《水经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和《搜神记》等所记载的“槃瓠”是头狗,又称盘王、盘皇、盘护王、护王等,相传为瑶人的始祖。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盘古氏本来是另一个神话故事。但千百年来,盘瓠与盘古的传说互相衍化,同出一辙。“僚人信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一株大树,一块石头,雷、电、风、兩都是崇拜对象,盘古庙与田头的盘古石也是崇拜对象。因此在西江一带的盘古庙究竟是僚人还是瑶人建立的庙宇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瑶族的《盘王券牒》(或称《过山榜牒》)里是没有盘古的痕迹的。

僚人从百越人俗,越人无姓,僚人也无姓,但僚人演变为壮(僮)族后,因为与汉人的交往,开始出现了姓氏,开始是取汉姓的一半,如韦(韩姓的一半),覃(谭姓的一半),后来也出现农、岑、艮、植、莫、黎等姓。瑶族最初姓盘(或姓古),后来,以盘、雷、蓝、钟为主姓(视为真瑶),也有以胡、侯、苟为姓,另外还有赵、冯、邓、唐(视为伪瑶)。根据《过山榜》,最初瑶人有十二姓,有盘、古不通婚,蓝、钟同一祖先牌位等现象,但瑶人没有祠堂。

僚人解体后,留在原居住地的僚人演变为壮(僮)族,壮族人与汉人杂处,与汉人的接触十分紧密,农业生产以水稻耕作为主,兼捕捞渔业。瑶人以耕山为主,人口分散,始终未能融入汉人社会。僚人的反压迫斗争主要在隋唐,那时期的僚人分布广,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互相仇杀掠夺和买卖奴隶现象,故被称为“蛮夷”,被驱赶后留下的后裔经过驯服演化,与汉人的交在容易。瑶族居山,不与汉人交往。到明代,矛盾日益加深,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瑶人起义和大规模的征瑶杀戮,瑶人也分化为高山、花肚、平地瑶三种。高山俗称为过山瑶,花肚又称花篮瑶,意思为山民。惟有平地瑶居住浅山,听约束,能与当地土民杂居。三种瑶人的语言互不相通。

僚族是个使用铜鼓的民族,在僚人居住过的地方都留下有僚俚人遗落的铜鼓,在今日壮寨和黎寨中,仍普遍使用铜鼓。而瑶人歌舞最善吹石角,擂石鼓,吹卢笙等。

徐松石认为“吴语、闽语和粤语,乃中国东南沿海的三大汉语方言系,这三大方言系,与古代土著部族的分布密切相关,他们里面含有复杂的部族音素,除了主要成为汉语的音素以外,苗音素,蛋音素,瑶音素和马来音素等都可以从他们里面寻着……古吴语较富苗音,古闽语(包括潮汕)较富瑶蛋音,古粤语较富僚僮音。”

瑶人所居住的干栏,似楼而非楼,盖茅作两层,内架以竹或板,人居其上,则豬圈牛栏皆在卧榻之下矣。

僚人也住干栏,有“楼居”、“栅居”(羊楼)、“巢居”等。

在婚姻制度方面,僚瑶差别较大。僚人基本上是不稳定的一夫一妻制,有不落夫家的风俗,男女成亲后,让新娘仍归娘家,怀孕后才能到夫家常住。瑶族同姓可以婚配,婚姻较为自由,男女间常常在歌墟踏歌时,情投意合则相悦订婚,宿于荒野,或通过度量衣带长短而定婚嫁。因此旧有瑶贞壮淫之说,瑶族妇女不可侵犯,而壮族妇女仍残存较多原始婚姻习俗。

我们可以找出,古代僚族与瑶族有较多的差别,但到了明清以后的史书常常将瑶与壮并提。尽管同称为瑶的许多部族,在语文习惯上可以有很多的差别,有的说和汉族古语相似的语言,有的说与壮语相似的语言。这主要由于瑶族分散,大都居住高山,其生活长期流动,迁移,与四周的其他民族的影响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汉人对于很多住在粤、湘、桂一带山顶上的少数民族,不加辨别统称为瑶,于是被称为瑶族的中间很可能有着原来不同的民族成分了。瑶族中有不少与其他民族相近的特点是可以理解的。

瑶族和古代的僚俚、近代的壮族一直都靠的很近,越族和壮族大体上在南岭山脉之南,南岭山脉很多是瑶族的地区,所以他们常相接触,瑶壮因之常常并提。

《支持黄巢义军的桂州“溪洞蛮”族属小考》

《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金鉷《广西通志》记述桂州战役,支持费义军的民胰为“溪洞查”,而不作瑶人。《读史方舆纪要·广西三》在桂林府之永宁州都狼山条载:“唐末,黄寇岭南,溪洞蛮应之,逼桂州城,守将于向引兵与贼战于都狼山,后兵不继,日且暮,引还,道卒。贼遂陷桂管”。《大清一统志》三九二《桂林府》载:“于向,字仁忠,临桂人。咸通中……授本州练使。黄巢入桂林,溪泂盔响应,向出氏御之,巢遏走。又败蛮于都琅山,弧军深入,蛮遁。向亦被创卒。巢遂陷桂管。”以上诸书不采瑶响应说,而改为“溪洞蛮响应”,当是有其所握的。

岭南的“溪洞蛮”,在唐代,是古越人的后裔壮族先民僚人的异称。

“蛮”的族属,是我国古代史学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辨别古史家所指“蛮”的具体族属,则需从不同的地域、语言和民俗等诸方面”加以考证。如“武陵蛮”的具体族别,则是指聚居于湖南武陵及其附近地域的苗、瑶等族的先民;“南诏蛮”,是唐人称云南南诏国的白族先民。唐代,桂州地域是古越人后裔僚人的聚居地。此地的僚人,唐人亦称“蛮”、“夷”,《旧唐书》卷五九《李袭志传》载,李袭志拥兵据守桂州,郡人劝李袭志割据称王时说:“公累叶冠族,久临鄙郡,蛮夷畏威,士女悦服,虽日隋臣,实我之君长……。”这是桂州官吏称当地壮族先民为“蛮夷”。据《旧唐书》卷一八五载,武则天统治时期,“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唐廷委任裴怀古为桂州都督。他到任后,决定“轻骑”前往招抚,怀古下属以“夷僚难亲”为由劝阻,怀古不纳,“因造其营慰谕”,“诸洞酋长,尽来款附,蛉表悉定。”可见裴怀古慰谕的“始安贼”,实为“夷僚”之众,这是桂州郡吏称当地古越人后裔为“夷僚”之证。《旧唐书·代宗纪》也有:“桂州山僚陷州城”的记载。上述史实都说明唐代桂州官吏,对古越人后商既称僚人,亦谓之“蛮夷。”

在唐代史籍中,岭南的“蛮”是僚人的别称,例如,柳州是僚人的聚居地之一,而《新唐书·高宗纪》载,“龙朔二年五月,柳州蛮叛。”说明聚居此地的僚人,唐人亦称蛮,嘉庆《广西通志·前事略三》载唐兵部尚书杨潭奏《柱州破西原蛮露布》,称西原蛮为“夷僚”。又,《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入载,曾任兵部侍郎的韩愈,在奏文中亦称西原蛮为“夷僚”,并有“蛮夷之性”等语。

由上可知,聚居岭南桂管及其它地域的僚人,唐人亦有称之为“蛮”、“蛮夷”。唐代以后,史家仍有称壮族先民为“蛮”的。《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的作者,对唐代桂管古越人后商,沿袭前代人的习惯,称之为“溪洞蛮”,是顺理成章的。

《旧唐书·装怀古传》载“诸洞酋长”的“洞”,既是古越人后裔壮族先民僚人社会基层组织,也是其聚居特点的名称。唐人也往往以“洞”来称呼僚人的。如柳宗元称柳州地区的僚人为“峒民”。新、旧唐书记线岭南的“俚洞”、“黄洞”等,都是反映僚人亦即“蛮”人聚居社会组织的特点。明嘉靖《广西通志》、清嘉庆《临桂县志》等书作“及黄巢寇岭南,瑶贼响应”,而清雍正《广西通志》卷八一《忠义列传》,《读史方纪要》卷一百七《广西三》、《大清一统志》卷二九等书俱改“瑶贼响应”为“溪峒蛮应之”,而“溪峒蛮”几字正是反映了唐代壮族先民民俗习惯、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特征。三书作者的改动,当是以为将唐代当地居民称之为“瑶”人有不妥之故。

唐代,岭南地区北部的部分地域已由瑶民先民活动,但不在桂州地区,而在连州(今广东连县)。唐宪宗时期,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在其文稿中对其已有记载,刘禹锡曾赋《连州腊月记莫瑶猎西山》诗和《莫瑶歌》,说明连州已有瑶族先民莫瑶散居其间。刘禹锡还作《蛮子歌》,歌曰:“时节是盘瓠”,“盘瓠”是瑶族的图腾崇拜,反映了瑶族的社会习俗。因而,刘禹锡《蛮子歌》中记述的“蛮人”,其族属当是瑶族而不是僚人。其实,在刘禹锡的诗词中,僚、瑶的区别也很明显,他作《俚歌》(详见《刘梦得文集》),记俚人(即僚人)的活动事迹,就是一例。桂州地区何时有瑶族,就笔者目前所见之文献,最早是在南宋时期。范成大所撰《桂海虞衡志》中的《十三志蛮》记云:“瑶本五溪盘瓠之后,其壤接广右者,静江之兴安、义宁、古县、融州之融水、怀远县界,皆有之。”周去非《岭南代答》亦载:“静江府五县兴安、临川、临桂、义宁、古县瑶聚落不一”。此两书中记之古县,唐代属桂管境。故可证宋代始有瑶人生活在其地。

综上所考,笔者初步认为,支持黄巢义军攻下桂州城的“溪洞蛮”,是壮族先民僚人的起义队伍,不是瑶人。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十九·舆地考五

 荆,强也,言其气躁强;亦言荆,惊也。或取名於荆山焉。盖蛮夷之国,?瓠之种(昔高辛氏有畜犬,曰?瓠,帝妻以少女。其子孙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诗人所谓蛮荆也(夏、商以来,最为边患。周宣王中兴,乃命方叔南伐蛮方,故《诗》曰“蛮方来威”,又曰“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春秋至战国时,并为楚地。其在天文,翼、轸则楚之分野(汉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皆其分也。今夷陵、巴东、江陵,竟陵、富水、义阳之东境,安陆、齐安、汉阳、江夏、巴陵、长沙、衡阳、零陵、江华、桂阳、连山、邵阳、武陵、澧阳、黔中、宁夷、卢溪、卢阳、灵溪、潭阳、清江等郡地是也),兼得韩、秦之交(汉之南阳之地,今宜阳之西,要宜属韩。汉??之地,今播川、义泉、涪川、夜郎、溱溪宜属秦)。秦平天下,置郡,此为南郡(今江陵、夷陵、巴东、竟陵、富水、安陆、齐安、汉阳、江夏、清江等郡地是也)、黔中(今武陵、澧阳、黔中、宁夷、卢溪、卢阳、灵溪、潭阳、等郡地皆是也。汉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即今武陵郡是)、长沙(今长沙、巴陵、衡阳、零陵、江华、桂阳、连山、邵阳等郡是)、南阳之东境(今义阳、汉东等郡是)。汉武置十三州,此为荆州(领郡、国八)。其五溪中地,归汉以後,历代开拓(今播川、涪川、夜郎、义泉、龙溪、溱溪等郡地)。後汉并因之(初理武陵郡汉寿县,今武陵郡武陵县也。後理南郡,今江陵郡是)。汉末,曹公赤壁败後,遂与吴、蜀三分其地(北境属魏,西境属蜀,东境属吴)。及刘备殁後,所分之地悉复属吴,而荆州南北双立(魏荆州理宛,今南阳郡。吴荆州理江陵,今郡也)。晋亦置荆州(领郡十九。初理襄阳,平吴,理南郡,今江陵郡。王敦为刺史,理武昌,今江夏郡县也。其後迁徙无常处。自王抗以後,复理江陵,不复移改)。宋分置荆州(领郡十二,理南郡)、司州(领郡四,理义阳,今郡)、郢州(领郡六,理南郡)、雍州(领郡十,理襄阳,今郡地。刺史所理则在古荆河州境,其统领郡县,则古荆州之境)、湘州(领郡十,理长沙,今郡)。齐并因之。州境之内,含带蛮?(音但),土地辽落,称为殷?广。江左大镇,莫过荆、扬,故谓荆州为陕西也(以比周、召分陕之义)。其後割裂,不可详也。唐分置十五部,此为山南东道(江陵、竟陵、富水、夷陵、巴东、武陵、澧阳等郡地是也)、江南西道(长沙、零陵、桂阳、江夏、江华、衡阳、巴陵、邵阳是也)、黔中道(黔中、卢溪、卢阳、宁夷、清江、潭阳、龙溪、义泉、灵溪、涪川、溱溪、播川、夜郎),兼分入淮南道(安陆、义阳)及岭南道(连山)。宋乾德元年,平荆湖(湖南北)。

◎古荆州历代沿革之图▲隋时为郡二十县一百有八,零陵郡五县(零陵湘源永阳营道冯乘);熙平郡九县(桂阳阳山连山宣乐游安熙平武化桂岭开建);

岳州古苍梧之野(苍梧野不止于此,郡界侧近之地皆是),亦三苗国之地(亦古麇子国;春秋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麇,即此地也。凡今长沙、衡阳诸郡,皆古三苗之地),青草、洞庭湖在焉(二湖相连,青草在南,洞庭在北)。春秋、战国时,并属楚,亦古罗国之地,《楚辞》之言汨罗是也(罗县北有汨水。汨音觅)。永州春秋楚国之南境。秦属长沙郡。汉武置零陵郡,後汉及晋皆因之。宋为零陵国。齐为零陵郡,梁、陈皆然。隋平陈废,置永州。炀帝初州废,置零陵郡。唐为永州,或为零陵郡。属江南道。领县四(零陵、祁阳、湘源、灌阳)。辰州古蛮夷之地,春秋楚国之境。秦属黔中郡。汉属长沙、武陵二郡地。沅州古蛮夷之境,楚国黔中之地。秦属黔中郡。 黔州古蛮夷之国,春秋、战国皆楚地。秦惠王欲楚黔中地,以武关地易之,即此是也,通谓之五溪(五溪谓酉、辰、巫、武、陵等五溪也。古老相传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各为一溪之长。一说云,五溪蛮皆?瓠子孙,自为统长,非巴子也)。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後汉因之,晋、宋、齐亦然。

费州古蛮夷之国,汉属?羊?郡。山川险阻,为俚獠所居,多不宾附。至後周,始置为费州(因水为名)。唐贞观四年,析思州之涪川、扶阳,南蛮置。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三·舆地考九

○古南越

  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亦谓之南越(或云南越之君,亦夏禹之後。按瓯越、闽越,禹後少康之庶子所封之地。即南越,非其种也,故《舆地志》云,东南有二越,其义详矣。或曰自交趾至於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故不得尽云少康之後),古谓之雕题(谓雕题刻其额也。《礼记·王制》曰:“南方曰雕题。”),

後遣任嚣攻取陆梁之地,遂平南越,置郡。……後汉建武中,交趾女子徵侧、妹徵贰反,於是九真、日南、合浦蛮俚皆应之,自立为交趾帝。

"陆梁"的意义是"陆地上的强梁",形容土著民族的强悍善战。《正义》云:“岭南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由此可证,秦始皇27年(前220年)已存在的苍梧郡,陆梁地位于五岭以南新设的桂林郡(前214年)以北或东北方向,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两省和湖南、江西两省的南部,“陆梁”的意义是“陆地上的强梁”,形容土著民族的强悍善战。当北方的河套被并入版图后,秦兵团立即排山倒海般南下,投入这个燠热难当,到处崇山峻岭和恶雾毒虫的原始地带。

贺州秦属南海郡。二汉属苍梧郡。吴分置临贺郡,晋因之。宋文帝改为临庆国。齐复为临贺郡,陈因之。隋平陈,置贺州(因贺水为名)。炀帝初,废为县,属始安、熙平二郡。唐复置贺州,或为临贺郡。属岭南道。领县六(临贺、桂岭、荡山、富川、冯乘、封阳)。宋开宝四年,废荡山、封阳、冯乘。属广东路。大观间,改属广西路贡银。领县三,治临贺。临贺(汉县。有荡山、祥山、临水、贺水、锡溪)富川(汉县。有富水)桂岭(隋县。有桂岭山)。

静江府战国时,楚国及越之交。秦为桂林郡地。二汉属零陵、苍梧二郡。

  吴分置始安郡,晋因之。宋改始安为始建国。齐复为始安郡。梁置桂州。隋平陈,置总管府。炀帝初府废,复置始安郡。唐为桂州,或为始安郡(有越城岭,尽谓之临源岭,即五岭之一)。自荔浦以北为楚,以南为越。今静江有中州清淑之气,荔浦相距才百馀里,遂入瘴乡,是天所以限楚、越也。属岭南道。领县十一(临桂、理定、灵川、阳朔、永福、荔浦、义宁、修仁、恭化、古、全义)。後为下都督,静江军节度,桂管都防御、观察使。湖南马氏置义宁县。宋大观时,升为帅府。头广南西路兵马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使。绍兴三年,以高宗初潜,升为静江府。贡银、桂心。领县十二,治临桂。临桂(唐县。有独秀山、维山、桂江)灵川(唐县。有灵岩川、银江、甘水)兴安(唐全义县,宋改。有海阳山、漓江、湘水)阳朔(梁县。有阳朔山、乌许夷人、竹王祠)永福(唐县。有永福山、白石水)修仁(唐县。有崇仁山,骆驼水)理定(唐县。有橄榄山、兰麻山、古东水)慕化(唐恭化县,後唐改,後并入临桂县)荔浦(汉县。有荔江、方山)

昭州秦桂林郡地。二汉属苍梧郡。晋末属始建国。齐属始安郡,隋亦然。

  唐武德四年,置乐州。贞观八年,改为昭州(取昭潭为名。长沙郡本潭州,亦取昭潭为名,则彼此皆有昭潭。郡地有昭冈潭,只在江中,盖因冈为名。)或曰平乐郡。属岭南道。领县三(平乐、永平、恭城)。宋开宝五年,废永平,以废富州之思勤、开江二县,并入龙平来属。熙宁五年,废蒙州,以东区、蒙山二县,并入立山来属。属广西路。贡银。领县四,治平乐。平乐(吴县。有萦山、平乐江、荔浦、昭冈潭)恭城(唐县。有银殿水、乐水)龙平(本富州二县。有富豪山、恩负水)立山(本象州三县。有东区山、象山)。

贵州古西瓯、骆越之地。秦属桂林郡,徙谪人居之。

石湖范氏《桂海虞衡志》曰:余按交趾之名,其来最久。《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盖涅其面额,至今犹然。《太史公书》:

  “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至於龙沙,东至於蟠木,日月所照,莫不砥属。”言极南也。汉武帝始置交趾郡,去洛阳万一千里,历代置守,今独为蛮方。《记》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记与雕题同言,则其人形必小异。

12

(0)

相关推荐

  • 042卷38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王莽时,为县阳泉乡佐.<续汉书>曰:"乡佐,主佐乡收税赋."会莽败,义兵起,宗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以宗为偏将军.宗见更始 ...

  • 《水经·泿水注》考略

    <水经注>里的广州[1] ------<水经·泿水注>考略 摘要:<水经注>卷三十七泿水篇是研究广州番禺故城等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本文在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 ...

  • 广西行政区域变迁史

    广西位于华南地区,东临广东,西邻云南,北靠湖南.贵州,南有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地形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陆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下辖14个地级行政区, ...

  • 卷一百四

    钦定四库全书 潞安府[二] 名宦汉任敖[沛人高祖时为上党守陈豨反敖坚守封为广阿侯]晋温峤[太原祁人为上党潞令刘琨请为参军琨迁大将军峤为上党太守加建威将军讨石勒屡有战功]南北朝魏吕温[幽州人世祖时上党太 ...

  • 广东话(粤语)的发源地是在广东哪里呢?

    揭穿封开是广信治所的伪说 一.广信"文化:关于家乡历史的建构 近几十年来,很多地方都竞相争夺一些地域标签与文化符号,不仅争夺历史名人的祖籍.出生地.活动地.坟墓所在地,典型的例子如曹操.李白 ...

  •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赏析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译文一] 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那里的江河蜿蜒曲折,如青罗带一样柔曼迤逦, ...

  • 古山水诗《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今韵

    古山水诗<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今韵 一君木子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唐  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评 ...

  • 古越族和俚僚

    古代的濮和越.百濮和百越是一个民族,在一些文献中所记载析濮和越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濮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族系之一.最早记载的史书是<竹书纪年>和<大戴礼>.殷商和西周时期,基本地 ...

  • 看图识唐诗(503)王维·送邢桂州

    王维·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铙歌鼓吹喧于京口, 风波下洞庭.乘风破浪前往洞庭. 赭圻将赤岸,经过赭圻到达赤岸, 击汰复扬舲.既是划桨也在扬舲. 日落江湖白,日落之时水面反光江湖尽白, 潮来天地青.潮来 ...

  • 唐诗鉴赏-桂州腊夜(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赏析 戎昱在广德至大历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瓘幕下任职,大历后期宦游到桂州(州治今广西桂 ...

  • 硬笔书法——桂州腊夜

    硬笔书法——桂州腊夜

  •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399期,书写戎昱(唐)《桂州腊夜》

    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 ...

  • 广西人文:粤桂通衢古铜州——《北流县志》话北流

    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解说,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欢迎关注! 北流,地处广西东南部,一个县级市行政区域,现隶属于地级玉林市管辖,县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如果光看这广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