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虽然没去过岳阳楼,但我还是能为岳阳楼代言
《岳阳楼记》是几乎每个上学的孩子都知道的古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也流芳千古。
但是,这篇千古名文的作者范仲淹,其实从来没去过岳阳楼,你知道吗?
首先,文章第一段就说明了问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
说得很明白:滕子京让我写的,不是我原本就要写的。
滕子京是谁呢?
他是和范仲淹同年科考的进士,相当于同一拨公务员。虽然此前不相识,但是同一拨的人总会更亲近一些。
而且在政治方面,滕子京和范仲淹一样,都属于比较刚直不阿的人,物以类聚,他们的关系自然也会很好。
当然了,这样的人,虽然品德高尚,但是总是不擅长谋身。所以,他们总会得罪权贵,导致被排挤。
滕子京在镇守陕西边疆防范西夏的时候,被下属举报贪污公款。虽然后人知道他是被诬陷的,但是宋仁宗被蒙蔽,看不清实情。尽管范仲淹一再保举,但宋仁宗还是将滕子京降了一级。
诬陷滕子京的人并不满足,继续穷追猛打,滕子京又被降级,被贬到巴陵郡,这就是《岳阳楼记》开头说的那句。
滕子京并不沮丧,专心治理巴陵郡,当真是井井有条,“治为天下第一”,范仲淹也不算是虚假宣传。
在重修了岳阳楼后,滕子京很高兴,就写信让范仲淹写一篇“记”来庆祝,并且随信送了一幅《洞庭秋晚图》给范仲淹参考。
不知道范仲淹收到信的时候心里有没有MMP飘过,毕竟自己从来没去过岳阳楼。
不过,其实也未必会抱怨,因为这对他来说并不难。且不说范仲淹的文学素养多么高,毕竟他从小生活在太湖边,对这种环境相对有所了解。而滕子京的《洞庭秋晚图》也有所参考,这可能就是《岳阳楼记》第二段的内容来源。
更重要的是,除了第二段之外,范仲淹根本没写岳阳楼实景和特点,而是很笼统的环境。
这么看来,这也给了后世者一个借鉴:写自己不完全了解的内容,可以避实就虚,同样能把文章写得漂亮。毕竟,《岳阳楼记》里的感情是真真切切的。
对《岳阳楼记》比较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全文的基调虽然有喜有悲,但能够感受到作者并不得意。因为,范仲淹在滕子京被贬第二年,自己也被贬了。
他亲身体验到了滕子京当初面临的境遇:被政治对手强行扣罪名。
范仲淹接到滕子京的信之后,并不像滕子京那么高兴,他害怕滕子京修岳阳楼的事再次成为政治对手的把柄。因此,他才在第一段表明:“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其实这是给皇帝和政治对手看的:滕子京做好了本职工作,没有搜刮民脂民膏!
事实上,这篇文章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还是安慰和鼓励滕子京,这也算是1044年两个官场失意的难兄难弟,互相鼓励的慰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