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数五  地数五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作者主旨:以细致入微的透视,缜密精粹的解析,展示一个全新的《易经》。

帛书《系辞》涉及“数”的内容明显要少于今本,关于“天地之数”,仅仅只有一句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与今本的表述完全相同,但是今本的其它相关的内容,帛书丝毫没有,不仅仅没有“天地之数”的提法,也没有涉及“大衍之数”、“当期之日”、“万物之数”这些东西。
再加上今本《系辞》将这些东西杂乱无序地搅和在一起,晦涩不明、跟脚不清,位置与内容都有一些蹊跷。
因此,这也是历史上存疑和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甚至有不少人直接怀疑“天地之数”以及“大衍之数”、“万物之数”这部分内容的真实性。
我们更倾向于“错简”的说法。因为这些话解释起来非常别扭、难以圆融,才是频频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因此还原这句话的本来面目,才是平息这些疑问的急所。
按照《系辞》的习惯表达方法,新的传授内容出现以后,关于其中一些不好弄懂或者容易搞错的关键之处,往往会在后边的某个地方,偷偷的补上一个解释性的内容。
我们只有准确找到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互补效应,才有可能全面、完整地领会其精神实质。
阐述与解释这二者之间,当然有一个核心与附从的主次关系,这是有效拿捏《系辞》这种表达方法的不二法门。
就拿“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来说,推出了“天地之数”这个新的概念,只能是主角。
而“天地之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系辞》如果一点提点都不给,光靠我们自己瞎子摸象肯定行不通,因为没有任何线索,也就没有任何依据,连判断正误的标准都没有,拿出什么观点都不够说服力,不但说服不了别人,也不一定说服得了自己。
但是接下来后边看到了“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一下子就和前边存疑的“天数五,地数五”串联起来了,二者不单单是文字上和数字上有十分完美的契合,而且后者还实打实的、是前者的具体化或者明细清单。这样一来自然就应该联想到,这是《系辞》专门准备好的注释,也就是自己为自己作解。
其一,“天数五,地数五”每一个都清楚明白,足够仔细。
其二,“各有合”的具体情况也对对分明,毫厘不爽。
由此可见,《系辞》这个注解没毛病,主要的问题都有落实,显然是成功的,不应该再存在无法解读的困难。
但是,哪怕解释到如此地步,差不多字字都有交代,并不等于就已经消弥了误解的可能性,而且实际情况恰恰是,两千多年以来基本上不存在正确的解读。
首先,所有的解读,无一不是翻译成“天”的数量为五个,“地”的数量也为五个,也就是将里面的“数”翻译成数量。
但是,如果真的如此简单,《系辞》根本没有必要采取这种特别的陈述与注释的方式,类似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的组合方式,无须故弄玄虚,凭添曲折。
《系辞》这里说的“天数”、“地数”,是词组,不能分开解读。所谓“天数”,指的是用“天”作为元素来组合形成的数。所谓“地数”,指的是用“地”作为元素来组合形成的数。换句话说,这里所说的十进制数,仅仅指的是这些“数”的值,而非十进制数本身。这是用“天地”作为前缀来标识的“易数”。类似于二进制的数。
正因为如此,作为注释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之所以采取这种例举的方式,而不是说“天一、三、五、七、九,地二、四、六、八、十。”就在于二者完全风马牛不相及,这里的“天地”一个都不能省略,因为它们是符号性的前缀,用于指明这里的数是“天地之数”。
其次,由于前边已经非常详细地解释了“位”的概念,所以这里《系辞》没有对“五位相得”再进行注释。
但是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一打眼就能够看明白的,也不是《系辞》不另行注释就当然浅显易懂,实际上,在字面的背后隐藏着深奥神秘的玄机。
玄机之一,这里的“位”,与《系辞》上篇第一章的“贵贱位矣”和“而成位乎其中矣”的“位”是什么关系?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位”可以简称为“数位”,是最原始、最基础的位,是元素组合之所以发生与存在的基本结构要求。此后所有的“位”,都是这里的“位”的演绎或者变化。
“而成位乎其中矣”的“位”,可以简称作“象位”,本质上是《易经》借助“数位”而建立起的一种“位”,它的后续发展方向是成为“八卦”。因此本质上也可以理解成“爻位”,只不过是雏形阶段的“爻位”。
“五位相得”的“位”,是上述两种“位”的进化。属于更晚期的阶段,是成熟的“八卦”在世界上的位置,《系辞》下篇结尾部分所谓的“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基本上可以算是对这里的“位”的一种描述。
这里的“五位”很自然的就令人与“五行”联系起来。可惜二者没有可比性,真正可比的,是DNA双螺旋结构与之的类似性。
我们简称之为“卦位”。
玄机之二,这里的“位”与“天地之数”是什么关系?
一个“相”字,尽泄天机。所谓的“相得”,揭示的是“位”与“数”的关系的性质。
一个是平等性。互相对待,既不是“位”得到了“数”,也不是“数”得到了“位”,互为需要,互为所得。
另一个是同时性。“位”与“数”孰先孰后,谁等待谁,谁迎合谁?压根就没有这些事。它们同时成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缠不清,无法区分。
附带的一个情况,就是“各有合”的时间问题,也受这个“同时性”的约束,因为它们都是一次性同时产生的。就像假说的宇宙大爆炸一样,“砰”的一声,同时产生,没有先后,无分彼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