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
今天是3·12,恰逢植树节,在这个日子里,我们说说和漆——树有关的事儿吧。
漆,原本作“桼”字,在《说文》中,解释为:木汁,可以䰍物,象形,桼如水滴而下。我们现在的“漆”字,原指代的是一条河,只是这种替代字很早就完成了,到了清代原“桼”字,已经基本不再使用了。
漆树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泛,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份几乎全有栽培;在印度、朝鲜和日本,以及诸多东南亚国家也有分布。因此漆的利用也都在这一范围内展开。而漆树原产地,也应是最适宜漆树生长的地区,大概是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与川渝交接区域,应该不会有太多问题。
其实漆树从树本身来看,并没有啥特殊之处,如果生于山林,大家经过几乎不会注意到它。
漆树的花、叶与果实
但如果是一颗被人发现并利用的漆树,那你一定会很容易辨认出来,身上的刀口,说明了它们自身的价值。
漆树 (接漆中)
今天我们将漆树分为大木漆与小木漆两种,一般认为野生天然漆树林采的是大木漆,而人工培育林采割出来的小木漆。
漆的采集可以说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体力劳动,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其辛苦程度可与“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这三者中的任意一个相较高下,也许大家会觉得这种说法太过夸张,然鹅……并没有。因为每棵漆树,一年的产漆量一般也就在0.2kg左右,也正因此,人工种植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管理漆园最有名的人物,莫过于以逍遥著称的庄周了。
中国漆工在割漆
在《韩非子·十过》篇中有写道:“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子,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候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书其内,缦帛为茵,将席颇缘,触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让我们知道了因为一个漆碗引发的血案。
中国割漆用的刀
除了漆碗之外,各类餐饮用具,如耳杯,勺,盘等在古代都有过出现。餐具外,兵器,如:漆甲、漆胄、漆盾、漆弓、漆剑鞘以及涂有漆柄的戈也都曾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而在家具中,漆的使用就变得更为司空见惯了。甚至在服饰中,漆纱冠也曾作为夏季凉帽,在汉魏时期成为流行服饰。
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提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当时秦二世皇帝即位,又想用漆涂饰城墙。优旃先是夸了漆的好处,最后没法建一所大房子,把漆过的城墙搁进去,把漆荫干。结果笑了笑,就作罢了。不过有时候想想,如果胡亥真的做了,会不会也成为和兵马俑齐名的人类奇迹呢?不过这也只是想想罢了~
更多漆器尽在观复博物馆北京·工艺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