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是罗山名医,如今,却回老家当了农民!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土人情、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微信:37096414   QQ:652371646

1

从罗山经杨店前往龙池或何家冲,会路过一个叫江榜村的地方,沿途可以看到一个红色醒目的路牌——头顶石水库。

▲通往头顶水的山路

沿着路牌的指引,转入向西的一条蜿蜒而平整的山路,一路依山曲折而上,不出1公里,就会豁然出现一座高山,山如同一个双臂环保的巨人,胸前是一座高坝,而环抱怀中的,则是一方翠波流碧的湖水。

环绕水库的四周,山上有苍翠的林木,高耸的奇石,悦耳的鸟鸣;山下湖边,是各色的果树花草、青碧的茶园、自在的鸡鸭。

水库边,有一座朴素的瓦房小院,临湖而居,面朝碧波,背靠青山,一派隐居山林、岁月静好的气息。置身于此,仿佛错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头顶石水库

这座红顶石墙院落的主人,是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他们日日在此,守着这汪山间小湖,每天迎着晨曦,或山上砍柴、山脚种菜,或湖边栽花喂鸡,或山下种田平地,日升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他们和这里的普通农民并无二致。

然而,熟知的人都知道,他们之前都是标准的城里人!

男主人叫张家福,原是罗山人民医院外科主任,拿过几十年的手术刀,得过荣誉无数;女主人何桂珍,娘家在何家冲,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上大学,退休前是罗山人民医院护士长。他们曾都是罗山知名的白衣天使!

▲大哥和嫂子

2

原来,张医师就是本村人,老房子就在水库下面的一个小湾里。

不过他很早就外出求学,跳出农门,在县城当了医生。那个年代能走出大山,由农民子弟成为医生,变成城里人,是一件很难很了不起的事情。

张姓在彭新山店一带是大姓,都是“鸡公大王”的后裔,军哥也是其中一员。然而,虽说同出一脉,但很早就分了不同支脉,很多人之间要追溯几百年前,才能找到共同的祖宗!

但老家有句古话:亲有三代,族有万年!

因此,打我记事起,就知道户族里有个很有才当校长的老爹,他有个儿子是县医院的医生,身边姓张的,不管是近门的还是远门的,谁有个三痛四病,必定会去找这个大哥。

这种事情几乎频繁到我经常听到有人要去找他,应该是他很热心,来者不拒,以至于张姓里出嫁的姑娘婆家人,媳妇的娘家人生了大病也会找他。

我清楚记得,我的姑奶奶,我的姑父生病要住院,都来托我父亲去帮忙找过张医生。

然而,就这样我常常听人在耳边提前这位自家屋大哥,却从没谋面,一直到多年以后,工作后返乡,母亲告诉我,大哥和嫂子回老家承包了水库,当了农民开始种田了!

这让我有些惊诧,我想他们都是罗山知名医生,虽然退休了,但医生这行是越老越吃香,他们想继续挣大钱,太容易啦!不需要任何成本,随便去哪里都会有医院请他们的。何必跑回老家搞又吃力风险又大的农业!

也许他们只是在农村老屋住住而已,我这样想!

3

去年清明返乡,带着好奇,特的去大哥大嫂所在老湾去看看。这一看不要紧,更让我大吃一惊!

他们回乡重做农民,虽说有点惊讶,倒没非常不理解。

我想他们大概是从了几十年的医,太过辛苦,厌倦了城里喧嚣的生活,儿子也在郑州大医院工作,无须他们操心,退休回老家过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乡村日子倒也正常。

然而,到了现场,发现他们所在的头顶石,被他们改造的,让我几乎不认得了!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暑假曾有几次来此玩过,完全不是这个模样!

头顶石水库修于上世纪70年代,我父亲也参与过,当年是完全用人力在山间筑起小土坝,由于规模小,也不在县水利设施名录里,导致后来几十年,完全没有任何维护,年久失修。

我那时看到的,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池塘而已,土坝上长满了各种杂树,通往水库的路就是一条土路,崎岖难行,水库几乎丧失了储水灌溉功能。

现在完全变成了另一个天地:一条平整可走轿车的水泥路一直修到大坝之上。原本杂木丛生的小土坝,被一座现代的水泥石头包砌的40米宽的大坝代替。

原本小池塘一般的水库被盈盈一湖水铺满满的,一直到最远处的山脚。这里面的变化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没有想到原本以为是返乡享福哥嫂,下了这么大功夫!

4

两年来的农事劳作,他们看起来明显黑了不少,但精气神很好!

我一直好奇,是什么促使他们做下这个决定。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或主动或被动,卷入都市,每一个人在滚滚红尘里,钢铁水泥丛林中,偶尔都会有一颗逃离都市、返璞归真的心。

然而,真的离开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舍下繁华,远离尘嚣,自甘寂寞,亦或能习惯常年奔忙劳作于乡村?

“其实,也不是一退休就做了这个决定”哥嫂一边带我漫步在清幽的水库边,一边和我聊起了这几年的生活。

原来,嫂子先退休,就去了郑州儿子那里,帮忙带小孩。这一呆就是五年,大城市生活,什么都能习惯,但郑州糟糕的空气,一直让她痛苦不已。

这期间,大哥也退休了。几年前的一个清明,回家扫墓,专程去了老湾的的头顶石。青山绿水让他们流连忘返。

然而现实情况也让他们揪心:水库30多年没修,堤坝荆棘丛生,严重渗漏,到天旱时节,下游水田难以灌溉,甚至为了争抢一点水,乡邻争吵都时有发生。

原本他们就萌生了回老湾居住的想法,现在看到这个情形,一番思考后,遂决定承包这座水库,把它当做自己退休的后事业来做。

一来不至于单纯住在乡村无事可做,二来修好水库也是造福乡邻的事儿!

他们的想法得到村干部和乡亲的热心支持,就这样,他们那原本拿手术刀或针管的手,重新操起了扔了40年的农具,投身这片山水之间。

5

作一个乡村过客,确实是美好的,而做一个常住农夫,却是劳苦而又繁杂的!

尤其是为了重修山路,修缮大坝,他们通过多年来的人事关系,多次多处跑动,解决了村里多年没能解决的水库维修难题,终于让这个山间水库,再现了高山秀湖的景观。

两年来,他们开荒种地,搭棚养鸡,放水养鱼,造屋守湖……一点点让这片逐渐蛮荒的山水,变得山翠水盈,生机勃勃!

新的山路通了,水库下的农田劳作变易机械化,山上原本抛荒的板栗园,也重新被乡亲拾起;更重要的是,如今充足的水库储水,灌溉了5个生产组一千多亩的稻田,水库下一条冲,再也不怕夏旱无水……

如今,他们已经完全习惯当这个农民了,没有特别的事儿,很少回罗山。每天种菜浇花、养鸡喂鸭,田间地头、山上水边,忙碌而畅快,累并快乐着!

我悄悄问大哥:你们付出这么多,现在应该是大有收获的时候吧?

嫂子说;农业是典型的投入大,收效慢的行业,到现在还只是投入。说实话,从没指望他赚大钱,能维持水库管养,农庄运营就行了,算是没有在乡下纯粹住闲啦!

我们真想赚钱,去私人医院当医生,更简单省心!保持好老湾这片山水,也算是对先人和后人的一个交代吧!

一路看着大哥大嫂两年来劳作的成果:茁壮成长的果树林、天然无农药的菜园、自由自在的鸡鸭、尤其是满眼滴翠的湖水,让我沉浸在这片希望的青山绿水间,乐而忘返!

这里的变化,也开始吸引周边和城市的人前来游玩,尤其是他们以前在城里的同事和朋友,非常喜欢张医生夫妻一手打造的这个山水农庄:呼吸森林氧吧、临湖漫步、爬山看石、生态农餐……成为他们最爱的乐园。

如今,头顶石水库已成为江榜村的一张新名片,这里临近龙池、何家冲,是罗山南部优质乡村旅游所在,哥嫂也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带动老湾发展,和乡亲一起改变家乡的面貌。

我曾经感叹“待不熟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而哥嫂却在花甲之年,在年青人逃离的乡村,开创了人生的第二春,描绘着夕阳红!在这一片山湖之间,找寻了属于自己的家乡、情怀与生活。

我想,应该是“没有回不去的故乡,只有不愿或不能回去的人吧!”

(头顶石水库主人何桂珍微信:a13598556466)

苹果手机赞赏专用

(长按上图)
往期精选

 一年吸金2600万!信阳85后小伙再登全国网络作家十强!!

 豫南看杜鹃,新县黄毛尖!

 假信阳毛尖已成市场上公开秘密!

 阳春三月 | 带你逛一场张大姑庙会......

◆ 豫南风光 | 九里湖边茶乡美!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论坛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