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时,才有可能“知道” | 论语浅说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表达的是一种谦虚的态度。即使我们有某方面的能力,依然愿意请教不太精于此道的人。比如工作时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去请教其他工作岗位的同事,甚至新职员,虽然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内容不太熟悉,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反而可能会提供给我们,新鲜的想法、与众不同的思维,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可是假使我们仗着自己有经验,不肯求教于人,是很难突破和成长的。因为很多时候,经验反而是一种束缚。比如说,很多人祖辈都在做生意,认为自己深谙经商之道,但在面对时代变化,遭遇困境时,仍然固守己见,导致事业每况愈下,这便是不懂灵活变通、不能虚心容纳的结果。
以多问于寡也是一样,我们可能读过很多书,但这就能代表自己很有智慧吗?未必然,很多人读书,只是学来一些知识而己,甚至可能读过即忘,因为它们未能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反而是那些学历不高,社会阅历丰富的人,那些久居山村的农人,会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领悟,而这恰恰是我们要去交流和学习的。
有若无,生活中,但凡我们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便易被身名所缚。身为董事长,怎能住快捷酒店;身为教授,怎可与民工聊天?而唯有撕掉标签的限制,才能不断进取和突破,长养仁德与智慧。身居高位,可以谦卑处下;才高八斗,可以虚心求教;金玉满堂,可以节俭低调。
《中庸》讲,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当我们“不知道”时,才有可能“知道”,否则就会被既有的认知所局限,不能吸纳不同的观念与思想,无法进步与成长。
实若虚。《论语》讲,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需要做事的时候,就去运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平常就归于虚无的状态,用则实,不用则虚,随缘启用,应机行事。
犯而不校,何为犯,他人先无礼冒犯于我,而非我失礼在先,对方只是给予反应。校,计较。告诉我们要有容人之量。
以上的几句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当虚心大度,但如果不能深明义理,只是强制自己去遵遁这些行为守则,便会让我们很辛苦,做起来也会很吃力。
那么如何才能真实、自然地做到这些呢?无我。生活中所有的烦恼与痛苦皆源于有“我”在,我的喜好,我的习惯,我的观念,我的感觉......。我喜欢红色,他喜欢绿色,就是他眼光不好;同样一句话,我这样理解是对的,他那样理解便是错的;我看不惯他的行为举止;我不喜欢他的性格,我不喜欢吃他做的菜......。一切都是“我”在做怪。标准越多,痛苦越多。
而没有我时,自然就可以做到“以能问于不能”,因为没有“我”能,“以多问于寡”,因为没有“我”多;“有若无,实若虚”,因为没有“我”有、“我”实;“犯而不校”,因为没有“犯”的对象,亦谈不上“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做的,这个好友即是颜回。
本浅解记录,取自虚空先生直播的音频,由于直播中穿插有听众问答,稿件冗长,虚空先生未能过目,编排和整理是在确保先生解读原意的基础上,由热心听众完成,舛误难免,恳请读者海涵指正。
整理 | 虚空婷婷
校对 | 虚空流光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