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女人的早期影像
对于客家妇女的勤劳美德,早年来华的西牧有如下描述:
“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民系犹如牛奶中的奶酪,这光辉,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应该属于客家妇女的”,1862年到华,在深圳李朗生活4年的欧德礼赞誉道。
“客家妇女废除裹脚的陋习,让脚自然生长,目的是为了从事田间劳作和运送沉重的货物”,1864年抵华,在粤东南传教办学达20年之久的毕安对此极为赞叹。
“客家妇女通常身体强健,精神轩昂,在户外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仅仅是由于他们不缠足”,在梅县传教数十年的肯比尔这样指出。
摄于1904-1920,客家妇女
摄于1905-1925,客家妹早早的就照顾更年幼的弟弟妹妹了
影像未标注年份,五华华城,客家妹早早的就照顾更年幼的弟弟妹妹了
过去,客家农村普遍使用大口灶,配上大锅头,煮饭、炒菜、暖水全靠它。大口灶烧的多是鲁草,用量很大。家家户户都有割鲁女,她们带者镰刀、钩索和竹杠,上山割鲁草,割、抱、叠、绑、挑,是辛苦的累活。
摄于1905-1930,挑着物品去赶集的客家妇女,在路边的茶寮撂肩
摄于1907-1931,On the 'Little River'
推测是河源,新丰江
摄于1904-1920,赶时节插秧的客家妇女
闲不住的年长客家妇女
客家女性的手比男性的手一般更粗糙,当然那是从前。据有关史料记载,从清中期开始,客家地区开始出现“女劳男逸”之习。
居住在山区的客家生活贫苦,当时客家男人大都外出读书、往洋经商谋生,客家妇女忙里忙外,渐渐承担起家庭内外所有繁重的劳作。这样男性在家中就显得“比较清闲”了。与中原内陆“男耕女织”的传统不同,其实客家妇女早就参与农耕劳作,与当地畲瑶少数民族完全一致。
摄于1937-1948,Married couple going on a journey. The man is two steps in front, the wife carrying the loads follows him
应该是一对新婚客家夫妇回娘家的场景,不禁想象其它地方的人,比如上海人是会怎样议论
客家女人是汉族女性中唯一不缠脚的女性,跣足。
冬头帕,大襟衫,跣足,客家女人不缠脚
摄于1905-1930,Village scene from the lowland region
大襟衫,衣襟特别宽大,襟开右边,纽扣是唐装布条纽扣。
大襟衫虽然难以彰显妇女身材的曲线之美,却实用方便。外出劳作时背着小孩的妇女,在哺乳时可用来遮羞。刮风下雨时,可将小孩揽在衣襟内遮挡风雨。劳作归家时,顺带摘些野果包在衣襟内…随着生活和劳作环境的变化,如今在客家农村都难得一见身着大襟衫的客家妇女了。
摄于1897-1902,"Four farmers' wives in China."
入乡随俗,她们也喜欢大襟衫
盘簪,在古代是一种成人的象征,后来逐渐成为已婚妇女装扮的头饰。过去,女性姑娘家时多留长辫,一旦结婚,新娘子要做两样事:开脸,梳髻。通常发髻上的钗是起装饰作用,簪是固定发髻的。
客家妇女盘好发髻后,大多用钗分左中右自上而下插入发髻中,再用一根银簪横穿发髻而过,把髻固定。通常,客家妇女发髻上的钗簪大多用银制作,银钗为刀形、银簪为剑形,上面錾有各种精美的花鸟纹。刀剑型的钗簪还有一个作用,客家妇女在面临危急时刻用于防身自卫的有效武器。
方髻,端庄大方,是客家妇女常用的发髻
新嫁娘梳用的发髻,戴着龙凤冠等头饰
高髻
高髻。《紫金县大事记》记载:1920年7月,县政府通令革除旧俗,禁止妇女穿耳、梳高髻及戴手镯
以下影像有盘簪的客家妇女
摄于1881-1910,Catechist's family
一位盘着长辫,还是个姑娘家
牛屎髻,中老年客家妇女常梳的园型发髻
冬头帕,也叫头巾,是客家妇女坐月子时和步入中年后开始佩戴,过去是客家中老年妇女服饰的最典型特征,如今却很少看到戴头巾的客家妇女了。
当时客家妇女戴冬头帕,一是为了护头发,二是头巾能遮阳挡雨,三是带小孩在外劳作时,小孩尿湿了裤子可用它来包裹小孩,四是摘有野果可以顺带包起来…
以下是介仁勋牧师为我们留下的影像
摄于1905-1930,The grandmother is looking after her grandchild
摄于1905-1930,Woman reeling cotton
摄于1905-1930,A seller, but while she sells her hands are not i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