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三国最壮绝的一战

文/乘风蹈海

孙权

01

孙权的野望

这是公元215年夏秋之交的一天,暑气消退,秋高气爽,在中国,秋在五行中属金,主杀伐,因此,对于狩猎爱好者孙权来说正是打猎的好时机。

孙权摘下了挂在墙上的角弓,轻轻的抚摸着,思绪已经来到了猎场之中。

在孙权的回忆中,此刻他正坐在虎车上,屠熊搏虎好不威风。

但此时,有人传来了一个消息:曹操和刘备在汉中杠上了。

这个消息将孙权从猎场中拉回了现实,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今天不去打老虎了,打曹操去。”

于是,猎人孙权趁着曹操和刘备在汉中死磕之时,亲率10万大军,开始狩猎合肥。

狩猎开始的很成功,合肥很快便陷落了孙权的包围中。

望着合肥这只困兽,孙权志得意满的笑了,他也确实应该笑,三十三年来,他一直活在父兄的阴影之下:江东六郡是孙坚和孙策打下的;七年前(建安十三年)面对曹操发来的狩猎邀请:“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去赴约的也是周瑜,之后,赤壁一场大火,成就了周郎的美名。

在狩猎这条路上,孙权除了射杀过一头老虎之外,并无尺寸之功。

他这一生正印证了孙策临终时的那句话“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但孙权内心并不只想做一个守成之君,他一心想超越父兄的成就,现在这个机会来了,只要能拿下合肥,他就可以进逼许昌,完成老孙家一直以来的梦想——定鼎中原。

张辽

02

破敌之计

相比于春风得意的孙权,曹魏这一边就不那么好过了,合肥只有区区7000守军,而大老板曹操正在汉中死磕刘备,根本无力支援,他们现在就像一头待宰的羔羊,只等洗刷干净了,就被端上孙权的餐桌。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这儿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一个人站了出来,他从身上取出了一封信,清了清嗓:诸位别慌,主公此前已经留了破敌之法。

众人一看,原来是副将张辽。

他的这句话顿时成了魏军的救命稻草,在众人的催促声中,张辽打开了曹操的信封,信写的也很简单:张辽李典出战,乐进防守(“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三国志张辽传》)

众人一看又懵了,这算哪门子破敌之法?

东吴有10w大军,我们这点人出去和他们打不是羊入虎口,以卵击石吗?

正当魏军将领大眼瞪小眼时,张辽又出来解释了:主公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我们趁东吴立足未稳时,一鼓作气突击他,破他们士气。

众将一听,确实有道理,于是,齐刷刷的把目光集中到了主帅李典身上,等他拍板决定。

战场上对形势的判断是最重要的,主帅的一个决定往往能影响千万将士的性命,更何况这场仗如果赢了那是人张辽的功劳,但如果输了那对不起,指挥不力这口锅还得您李典来背。

所以这场仗无论结果如何,对李典来说都只有一个下场——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到了这里,张辽的心也悬了起来,因为,据城死守无遗是更稳妥的办法,更关键的是李典张辽向来都看不对眼:李典的叔叔,当年死于征吕布之役,而张辽当时正在吕布手下打工。

更要命的是张辽和李典,性格又冲突,从来都看对方不顺眼。

所以,于情于理李典都应该否决张辽的提议。

但李典思考了一会儿,立马拍板:好!张辽,就听你的!(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三国志李典传》)

这种时刻,李典能果断认同张辽,不给张辽穿小鞋,真是好风度!

03

八百破十万

既然统一了战术思想那就好办了,当夜,张辽亲自在七千人中募选死士,选出了八百人。

正所谓“八百里分麾下炙”,张辽又杀牛,开剥牛肉,将牛肉赏给八百名敢死者,准备明日大战。

第二日,天刚亮,在酒精和牛肉的刺激下,这八百死士如猛虎下山一般直冲吴军阵营。

张辽更是披甲执戟,一马当先,亲自斩杀了数十人。

他一边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号,一边冲向孙权的大营。

吴军此时还在睡梦中,哪见过这阵仗啊,被张辽这么一冲,顿时阵脚大乱。

还没做完“定鼎中原”美梦的孙权一看张辽这么猛,哪还有心思交战啊,跑路吧,于是,一溜烟的逃到了一座山上。

此时的张辽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老虎,哪能么容易就放过猎物,你跑?那我就追。

就这样,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合肥城下,四十六岁的张辽,自早晨杀到中午,血灌瞳仁,指着孙权圆睁虎目,吼道:有本事你下来!咱俩一对一!

三十三岁,身披虎皮,平时敢射虎的孙权,缩在山上不敢动,说:他们人少,快围他妈的!我这次没坐打虎车来,这老虎我不打了!

孙权怂归怂,但他的这句话却让吴军醍醐灌顶,张辽再怎么勇猛,也就800人,吴军是他们的数百倍,把他们围起来不就行了?

于是,东吴军队“围辽数重”。

但此时张辽已经杀了红眼,他左右挥军,竟硬深深的冲开了一条口子,“溃围而出”。

冲出包围圈后,张辽一点人数,发现还有士兵陷落在后,秉承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又杀回去把他们救了回来。

(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三国志张辽传》)

古代打仗,全靠士气。吴军一看张辽像老太太逛清晨的菜场一样在自己家的地盘上来去自如,士气全溃,没办法,只能撤退。

此战过后,张辽威震江东,东吴人也一度患上了恐辽症,连江东小儿闻辽威名都不敢夜啼!

04

亮剑

最后,再来唠几句张辽这个人。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关羽被曹军围在土山,曹操派来劝降关羽的人正是张辽,曹操知道只有张辽才最懂关羽,果然在张辽的劝说下关羽暂时投降了曹操。

虽然这只是小说家言,但张辽在历史上的性格,确实很像关羽:他们都天生一股傲气,和周遭同事关系一般(张辽和李典不对付,关羽和糜芳看不顺眼),但都强到没朋友。

张辽以前是和吕布混的,目睹过吕布当年打黑山贼时,动不动就亲自突击陷阵那不要命的打法。

所以张辽的作战风格也十分彪悍,胆大包天。

他在东海敢敢于单身劝降叛贼昌豨(是不是很像关羽单刀赴会),连曹操都替他担心,还特意指责他不该如此。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三国志张辽传》)

在漠北遭遇异族时,曹操都怂了,但他却敢于主动攻击:

(辽劝太祖战,气甚奋。——《三国志张辽传》)

在平定荆州之乱时,面对天柱山绝险之地,他敢直接突进,一鼓作气,大胜叛军。

(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三国志张辽传》)

所以,在合肥城下,正是靠着800死士和“一与一,勇者得前耳”的亮剑精神,张辽大破十万吴军,完成了八百破十万的壮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