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穆桂英囤兵金水畔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穆桂英囤兵金水畔

文|周纪合

在范家镇金水沟畔,有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古城寨,传说是当年抗辽女英雄穆桂英囤兵练武的兵站,人们叫它杨家城。

杨家城在今乌牛村东北的金水沟畔,是一座四面环沟的孤岛,杨家城依势建寨,四周筑起高高的城墙,城内南边是前城,传说是杨家操练兵马的地方;北边是后城,传说是兵将驻扎的营房。前后城之间挖有防护沟,东南角建有烽火台,城内有水井等必须的生活设施,城内有近百亩之阔。城南有一城门和土坡与外界相通,坡下不远处是潺潺流动的金水河,便于士兵洗濯和饮食战马,向东不远处是黄河大庆关的水运码头,隐秘性既强,又方便于出击,是古代一所理想的囤兵城堡

穆桂英天门阵一战,打掉了辽国的元气,为宋朝赢得了二十年的边境安宁。但由于操劳过度,一代名将杨延昭就病逝了。其得力干将焦赞和孟良也先后亡故,佘太君便带领全家解甲归田。一晃就是二十年,佘太君已近九十的高龄,杨宗保、穆桂英已年近半百,他们的一双儿女杨文广和杨金华也已接近当年父母大破天门阵的年龄。一家人不求荣华富贵,安享天伦之乐。

一天老家将杨洪忽然跑来说,辽军攻破了瓦桥关,正向中原进犯,佘太君就让杨洪陪着杨文广和杨金华去京城打探消息。文广兄妹在京城御校场枪挑王伦,夺得帅印。八贤王和寇莱公力保穆桂英挂帅,提兵征辽。穆桂英虽然年近五十,英雄气概不减当年,桃花马、绣鸾刀,威风凛凛。经过充分的准备操练,侦察敌情,穆桂英率军北上,来到遂州,首先派人用计烧毁辽军粮草,然后与敌决战瓦桥关。穆桂英、杨宗保和文广兄妹合力破敌,一战得胜,刀劈韩龙,气死韩延寿,收复瓦桥关,把“宋”字大旗高高地插在了关门上。

穆桂英凯旋归来,满朝祝贺。考虑到辽兵亡我之心不死,时刻有来犯之虑,穆桂英主动请缨镇守边关,宋王爷大喜,封穆桂英为“浑天侯”。穆桂英率军来至金水沟附近,看到此处地势险要,交通便利,且关中乃丰腴之地,利于粮草征集,便在此安营扎寨,操练兵马,和辽军对峙。今韩城乃辽兵营地,驻军金水沟陆路离辽百里之遥,水路有黄河大庆关可泛舟逆水而上,实乃威震敌胆之所在。一霎时金水沟畔红旗猎猎,战马嘶鸣,刀枪剑戟之声响彻云霄,辽兵望而却步,边界安宁。

后来,金水沟畔就成了杨家将长期囤兵的城堡,人们也就把这儿叫作“杨家城”。杨家将忠于大宋、世代英烈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出于对杨家将的喜爱,杨家城一直受到人们的保护,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城垣还保护完好。从最近发现的碑文记载,杨家城的确是杨家将囤兵练武之地。

几千年过去了,一切都回归于沉寂。如今站在金水沟畔凭吊英雄,只见残阳如血,芳草萋萋,耳畔犹如传来金戈铁马之声。如果拾级步入杨家城遗迹,幸运的话还可以捡拾到锈迹斑斑的箭矢、头盔或大宋铜钱。

作者简介

周纪合,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55 年正月。自幼酷爱写作,怎奈水平不高,难成正果;后专攻医学,术不精而转从政。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老来偷闲舞文弄墨以求自娱,如一丛路边小草,不为争妍芬芳,只为与世界添一抹绿意。

主编:李跃峰

本期小编:草庐居士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