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度自闭症儿童走失之后,我们能做什么?
昨天的朋友圈被两条信息霸屏。
一条是各种拜年和阖家团圆的美好景象。
一条是一个重度自闭症儿童走失的消息。
两条消息形成鲜明的对比。
想起了之前我遇到的特殊儿童走丢的经历。
在大家纷纷转发信息的时候,很快地孩子找到了,没有人问孩子怎么找到的,就像我们在转发信息的时候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丢的。我们只是想每一次转发都是一次希望,但静下来想,除了在孩子走丢后我们借助强大的朋友圈寻找之外,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想我理解那种孩子走丢的心情。
记得有一次放学的时候,辰辰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没有人看到他。我走出教室望了一眼,楼道里也没有他的身影。刘老师去他平时总是去的二年级看了看,没有找到,我们开始慌了。
按照之前的经验,我先沿着平时上课的路线去找,没有找到。
我急匆匆下楼,看到王老师,我和她说,快帮我找孩子,我一边说一边往校门口走,她也往校门口走。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心情,腿开始发软,我以为王老师在门口看到了那个孩子,我不敢保证每个人都会像我一样“多管闲事”,碰到不是自己班里的孩子或者没有跟着老师和家长的孩子会拦一下,“辰辰要是跟着出去……”我不敢往下想。就在这时,有人说操场的旗杆下有个小孩儿,我赶紧返回去,看到了辰辰穿的白色衣服。跑过去,真想把他狠狠地嚷一通,但他看到我之后紧紧地抱着我,发出他特有的声音。我想他也害怕了。
后来我想,他应该还是去了二年级,可能教室里没有人了,他就随着人群走出来了,然后又不知道怎么回去了,就到平时我们会玩小车的地方。
找到他的时候,我也哭了,那种有惊无险后的谢天谢地,所以我理解那种丢失孩子后的焦急心情。之后每次放学,我都堵在门口,不让辰辰有机可乘,上课的时候教孩子们:当别人叫你的时候,你要回应。孩子们以为在做游戏,但我希望在紧急情况出现的时候,他们能记住游戏里的场景而做出反应。
有一次我们在操场上玩,每个孩子都有家长陪,我们就没特意照看某个孩子。我在滑梯上组织孩子们一个个滑下去。有的孩子玩滑梯玩累了,就去骑小车,或者玩球去了。过了一会儿小咪爸爸像是在找什么,“小咪不见了。”我站在滑梯上望了一眼,没有看到小咪,从滑梯上下来,往教学楼那边走,那边有其他班在上课,或许小咪在人群里。我一边走一边大叫,“小咪!小咪!”其他班的家长听到了,知道我在找孩子,往主席台旁边指了一下,正在我要过去找的时候,小咪自己跑出来了。我知道她不可能出校门,但她要是自己跑到一个地方遇到危险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看着她出来,我很高兴,抱着她夸她听到了老师叫她就回来了。小咪知道别人叫她的时候她赶紧回应,但在这个过程中她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呢?——告诉同行的人她要去哪里。于是这一点又成了我们教学的内容。
说完自己的经历,来总结一下我想表达的内容。
孩子找到后,我开始责怪家长了——为什么不看好自己的孩子?!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丢的,这里的责怪不是真的责怪,而是希望每个带孩子出去的家长都能够有一种意识: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我们置身在一个环境里时,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判断我们可能遇到的事情,我们的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但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很难根据已有的信息判断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但很多孩子在没有正确判断的时候就会采取行为。所以当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是否可以先观察一下环境,再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平时的行为预判出可能遇到的情况,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比如我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可以和孩子说说我们看到的内容,帮助他们熟悉环境,哪里是卫生间,哪里是服务台,遇到困难可以去哪里,和家人走丢了待在哪里等着。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但家长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这些可以和他们说,很多家长觉得我说了他也听不懂。我们说是为了让他们听懂然后按照我们说的去做,但他们接收信息就是有困难,我们多说几次,就在当下的环境中去说。
最近一直在想,我们教给孩子的内容,哪些是让他们学会生活的?哪些是让他们享受生活的?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教那些诗词歌赋没有意义,还不如教孩子们认识几个生活中常用的字,也因此被人说我是实用主义者。但后来,当我真的带着孩子们诵读古诗,教孩子们说英语的时候,我想那些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够用上,但那是一种体验。生命就是一种体验,不能因为他们的特殊就剥夺了他们体验的机会。
现在我在想,其实教实用的内容还是教体验的内容并不矛盾。一个人要先会生活,才能享受生活。来看我们现有的课程,生活适应课是从一开始就是教特殊儿童学会生活的课程,而其他课程的性质更多的是享受生活。我想一个孩子即使不知道时间,他每天过的也是二十四小时,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我想一个孩子即使不认识字,他的经验也可以帮助他找到吃饭的地方,找到厕所。我想一个孩子即使去不了很远的地方,每天看电视也在与这个世界接触。但数学、语文、体育、音乐这些课程可以在特殊儿童“学会生活”层面做出它们的贡献,再在“享受生活”方面发挥学科本身更重要的作用。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首先知道的。
我遇到过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认识很多字,会读书就是能力好,这当然是我们希望孩子能达到的目标。但从这个孩子的本身发展来看,那些字和那些书在他生活方面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如果你不发指令,他不会吃饭。如果你不叫他,他会在卫生间里很久都不出来。如果你不给信号,他能在外面坐一天。看到谁都是“妈妈,我要喝柠檬水。”妈妈和奶奶总也分不清楚。但他能读课文,认识很多字,可以说看到字就能读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会跳过去。他是别人眼里高层的学生,但我并不觉得他的能力强。
我曾经和家长说,我的学生可以不认识字,可以不会说话,但他要意识到自己当下的需求,并且知道如何寻求帮助。知道寻求帮助太重要了!现在我依旧坚持这一点。
我在想,如果一个不会说话的自闭症儿童走丢了,他可能表达不出来自己现在的境况,但是他可以不害怕,不着急,不哭不闹地走到路人身旁,用眼睛盯着那个人看,或者拉起那个人的衣服,我想未来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会有人会做一个“多管闲事”的人,会有人帮助他,但前提是他能够这样做,这是需要我们教会孩子的。
最后,希望我们在忙碌的脚步中,可以做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因为有一群人,真的说不出自己的需求,但他们真的需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