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赏读· 干宝《搜神记·三王墓》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干宝《搜神记·三 王 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1)。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2):“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3):“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4)。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5)。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6)。”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7)。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8)。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9)。
(据中华书局1979年汪绍楹校注本《搜神记》卷十一)
【注释】
(1)干将、莫邪,楚时以铸剑闻名的夫妇。后以此称其所造之剑,雄曰干将、雌曰莫邪。 (2)重身,指怀孕。 (3)相,查验。 (4)低,疑当作“砥”,石柱。 (5)购之千金,悬赏千金捉拿他。 (6)汤镬(huò),烧水用的无脚大鼎。 (7)踔(chuò),跳跃。 踬(zhì),本为滞濇不畅之意,但与此处文义不符,疑有误。 (8) 拟,意为对准了砍。 (9)宜春,地名,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西南。
【教学提示】
一、《搜神记》简介与本篇题解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原书三十卷已经亡佚,今传版本是明代人从《法苑珠林》等书中辑录出来的。据《晋书·干宝传》的记载,干宝父亲的妾死后十余年,竟然死而复生。干宝的哥哥死后几天,身体还温暖不冷。这些事情使干宝相信鬼神之事为真实存在,于是他四处搜集怪异传说故事,编为此书。自称此书的意图一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二是为了追求“游心寓目”之效。书中故事取材于前代文献典籍、历史传说,还有作者本人的采访搜寻。书中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神仙方士幻异之术,如画符念咒、隐身变形、驱鬼逐妖、呼风唤雨等。二是神灵感应和怪物变化之事,如人鬼相通、人神结合及灵物、物怪种种形性变化,如马、狗、人生角,猪、马能生人,马、狗能言人语,男女互变,马化狐、狐化人等荒诞无稽传闻。三是鬼魅精怪故事,其中或记人鬼相爱事,或与宗教思想有关。四是神话传说故事,价值较高。其中很多著名的传说故事,如“三王墓”、“韩凭妻”、“东海孝妇”等。本书所收范围堪称汉魏以来志怪小说的总其成者,在写作上也在民间流传和部分文人加工基础上逐渐转向精致、考究,具有一定艺术水准。若干佳篇情节丰富曲折,结构趋向完整,并能以对话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且杂以部分散韵相间形式,使志怪小说写法大致定型。至于诗文中引为典故者,更是不胜枚举。所以在文言小说及整个中国小说史上,本书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赫。
本篇通过莫邪的儿子赤比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了统治者的凶残暴虐和人民大无畏的反抗精神。干将莫邪的故事,在《搜神记》之前,已见于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和魏曹丕的《列异传》。以后历代传颂不绝。连唐人撰写的地理书《吴地记》和明清之际的《正字通》中亦有记述。鲁迅根据这个传说,引入现代生活细节,写成《铸剑》,收入《故事新编》,通过历史人物复仇决心的实现,表达了自己的战斗意志,也熔铸了作家的理想,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二、曲折完整的叙事结构
小说以复仇作为贯串全篇故事发展的线索,结构完整。干将铸剑被杀,交代了复仇的起因,赤比得剑将复仇却遭楚王悬赏追捕,被迫逃亡山中,故事有了曲折。山中客的出现,赤比的自刎,复仇情节由曲折停顿又向前发展。客以剑和赤比的头取得楚王的信任,诱使楚王到锅边监视,乘其周围戒备懈怠之际,砍下楚王头,又自刎,把情节推向高潮。最后,因三头俱在“汤中”煮烂,难以识别,只得分而葬之。反抗者的英灵得以安葬,其亲属亦免于被株连,可见,“客”的虑事周详、细密。全文四百字左右,却写了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又写得如此波澜起伏,曲折多变。这在尚处于雏形期的魏晋小说中,确为上乘之作。
三、统一于共同主题的人物描写
小说通篇贯穿着抗暴除恶的斗争精神和立志复仇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和气概融注于对故事中几个不同人物的描写上。小说开头写干将莫邪铸好雌雄二剑后,预见到自己将被楚王杀死,他临危不惧,镇定地嘱托妻子抚养遗孤,将来报仇,并机智藏好雄剑,留下斗争武器。赤比长大后,问明父亲死因,找到父亲留藏的雄剑,“日夜思欲报楚王”。小说着力写了赤比复仇的决心和急切愿望:他听到楚王悬赏捉拿他的消息后逃到山中,为自己不能亲手复仇而悲愤不已。当山中客言明要用他的头和剑替他复仇后,他毫不迟疑地“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直到听到山中客“不负子”的承诺后,方才扑倒在地。他的头被放到汤锅中煮了三天,仍从沸水中跳出来,“踬目大怒”。这些描写,表现了赤比至死不移的复仇精神。对山中客的描写,则表现了被压迫者同仇敌忾的反抗精神和沉着机种的斗争胆略。他用计楚王骗到汤锅边,杀死楚王后,也从容自尽,以自己的牺牲赢得了斗争的最终胜利,气概豪迈悲壮。
【思考与练习】
1.《搜神记》是怎么样的一部书?主要内容有哪些?
2.结合本篇内容,谈谈本篇的叙事结构。
3.谈谈本篇人物描写的特点。
(选自宁稼雨主编《新编大学语文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公众号id:yayu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