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乱(五)
第五节 关于原料
平菇栽培原料的多元化,这本身倒不是一个问题,也不算混乱,只是不同的原料使用存在取材和效益方面的差距,必须通过各种因素的协调来达成合理的利用。
不同原料的主要差异,体现如下方面:
一、产量水平,严格的说是平均生物学效率,这个是产出要素。
二、价格,体现为主要的成本,以及入门门槛要素。
三、操作难易度,也是体现了部分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
四、来源的便利度。
五、技术路线。
六、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包括耐运输特性和口味特性。
主要原料特点及评价。
棉籽壳:公认转化率最高、价格最高、适合各种方法,来源很紧张、易操作使用,产品外观质量有比较优势,内在口味评价最差。由于这些特点,应用最广泛,但也处于逐渐淘汰中。不过在制种方面,显然优势巨大,不仅平菇,许多菇种的固体种都适合使用。
玉米芯:转化率一般,价格有上涨趋势,适合熟料及发酵料模式,来源比较宽松,易操作使用,产品后期一般显单薄,菇口味较好。综合性价比较高,目前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
木屑:注意,此处指软质树种木屑,硬质树种木屑主要用于香菇,另香菇木耳污染棒料用于生产平菇的也比较多。木屑的特点是价格低,转化率略偏低,生产周期会拉长,适合熟料,来源充足,操作方便,产品厚薄中等,口味尚可。目前因为周期延长问题,使用范围不大,主要是南方使用。
甘蔗渣:转化率偏低,菇质口味好,操作使用便利度一般,出菇后劲差。但在南方产区,如果能够实现机械化操作,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东西。
各种经济作物的渣:如甜菜渣、剑麻渣、红黄麻渣等,都是好东西,但不是太贵(甜菜渣),就是操作不便,所以应用不是很广。这些有待从技术角度开发其用途,可能在其他菇种方面的应用优势会更大。
秸秆类:如果使用大机械规模化操作,发酵方式或者发酵熟料方式生产,前景都很好。但目前应用也不是很多,由于不同秸秆成分的差异,能够搭配使用效果会更加好,比如高含氮量的豆秸花生秸,就可以搭配低含氮量的稻草和麦草。
粕饼类:指油料原料压榨后的剩余物,也包括浸出油的残留固体物,以及经过提炼某些特殊成分的残留物,都是高氮高速效成分的辅料选项,价格普遍较高,用量不超过10%。
麸糠类:粮食加工过程筛选出来的皮壳类的物质,最常见的是麦麸与米糠,高粱壳、豆皮等也越来越受到青睐。特点同上项。
在生产实际上,平菇原料的搭配使用,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平菇不太需要麦麸米糠之类精料,只要主料合理搭配,就可以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所以对于平菇栽培原料的选择使用,过往的配方概念应该更新,使用单一主原料的时代应该过去,复合原料必须成为平菇栽培的配方原则。
尤其是在需要兼顾产量水平和产品品质及管理便利、设备设施条件等的综合利用上,复合主原料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以目前应用较多的棉籽壳-块状玉米芯,棉籽壳-稻草段,玉米芯-木屑,莲子壳-木屑,甘蔗渣-木屑等的使用看,都有取长补短、改善透气性和补水效果等方面的优势体现。复合主原料的使用,除了可以有上述好处之外,当然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天然高氮低氮原料分别使用状况下不具备的生物学转化率。
主原料复合原则,以物理结构改善,原料后劲补充、含氮量的均衡为基本途径,兼顾原料总体成本的效益。
关于原料的各种化学成分的检验结果,往往是不一致的东西,因为产地、品种、加工方法的不同,甚至包括检验方法的不同,都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在使用这些原料的时候,除非是精细栽培,一般来说,并不需要严格的比例调节,技术精细如双孢菇生产,也不过强调碳氮比而已,平菇的适应性比双孢菇强太多,所以即使是碳氮比也是不必刻意追求的。
所以,平菇栽培原料方面最应该掌握的不是化学成分细节,而是特点偏向,同时还有物理性能,就可以大致确立一个好的配方。之外,原料来源的稳定性,比原料成分细节要重要得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