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影视剧是“穷人的心理治疗师”?

上次采访心理咨询师张丽春老师,她推荐我看一本书《浊眼观影》,还有一部电影《沉睡魔咒》。
我了解的心理相关电影有一些,像《心灵捕手》之类的。但是没有想过影视剧对人有疗愈的效果。
人的潜意识会阻抗来自意识层面的教化。但如果电影是讲故事的形式,人的潜意识便容易接受故事的熏陶,影响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

我们先谈影视剧给大家带来疗愈,因为我是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是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这个流派主要是针对潜意识工作的。

像电影啊,或者是童话,电视剧,它被称作是“穷人的心理治疗师”。

因为我们做心理咨询/治疗,会花费很多金钱、精力和时间,但是有些人的确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走进咨询室里,那他们有一些心理困扰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通过看一些影视作品,通过进入主人公和其他角色的情感经历啊,经历的挫折磨难,可以完成自己机体内在部分的某些情结的处理,当然不能像心理咨询效果那么好,但是也能带给我们内在的一些成长。

因为影视剧有很多的类型,比如说科幻,童话,或者是现代剧,还有仙侠剧等等,每一部剧里面它会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它会有一个原型。

比如说,白雪故事,睡美人这些故事的原型就特别简单。

因为我们现代人节奏比较快,童话对成年人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影视作品会加入很多曲折的情节,加工成符合我们现代人审美的故事,这其实也离不开我们最古老的那些童话和神话。

我们通过那些故事提炼出来的原型,会触动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或者个人潜意识。

大家都知道,1000个人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会在某一个点上激起你不同的反应,这个也就是你“内在的反应”。

这个内在是由你的一些经历,或者是原生家庭乃至于整个家族带给你的一些印记,这个时候如果主人翁某一些情感,某一些经历,跟你有一点类似,就会激起你的一些共鸣。

通过主人公的这个部分,你可能吸取到一些你需要的营养,或者打开你以前不知道的精神世界或一些认知,这个也能起到唤醒和疗愈的作用。

因为我从事心理工作,需要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里,但是他们经历的部分,我肯定有一些是没有经历的,那我为什么能够很容易地进入他们的世界呢?

答案就是,影视作品。

对于我这个专业来说,我会刻意去练习,比如说一些影视作品,可能开始的时候我不太喜欢,但是,我会耐下心来把影片看完。

可能在某些人看来是一部“烂片”,觉得这个烂片太浪费我时间了,但是从我这个角度来说,花2个小时看一部片子,一方面需要的是耐心,你能坐得住,这也是咨询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另一方面它也能带给我收获,因为你接受的一些来访,他们的一些经历,或者他带给你一些感觉,可能比烂片还不如。

我说烂片没有贬低的意思啊,可能就是很糟糕的体验,或者让人耐受不住的。

而且之所以被称为“烂片”,是因为你觉得片子里很多地方糟糕,不符合你的审美,然后不想再看下去。

但是在心理工作当中,有些来访者的一些经历啊,或者是他的一些人格特质啊,传递给你的,你可能也会坐不住,或者产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

假如把一个来访比喻成一个电影的话,你要耐下性子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怎么呢?到底是什么让你坐不住,让你不能去继续观赏?

每次我在看影视剧的时候会很投入,就是会把自己完全浸入到这个角色当中。

因为一部影片里面,它会有很多角色,主角,配角,正面呀,反面呀……

我比较喜欢自己看,这样就不用考虑其他人怎么看我。比如说,有一个情节让我很悲伤,如果旁边没有人,我可能会肆意地让自己哭,哪怕哭出声了呀都可以。

那旁边有人呢,我还要顾及一下,“哎,他会怎么看我呀?我这样是不是挺失态的呀……”

一个人看完电影之后,我喜欢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探讨,这个影片带给我什么。

我看的角度,只是我的个人角度,或者是我的一些经历,我的一些思考,那其他人可能会有另外一个角度。

比如说,以前我经常开一些电影沙龙,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去讨论。可能那个人看的那个角度,我根本就没有想过。

她在讨论的时候,又激发我的再一次思考。因为人都会有一个防御嘛,人和人之间还是需要一些距离的,比如说,我们这样初次见面,我聊我的一些私事,可能会觉得不安全,但是呢,我们可以找一个话题,比如说聊聊电影啊,明星等等。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说别人故事的时候,都是在说自己。

包括在看影视作品的时候,你觉得主人翁很悲催,然后你流泪了,其实你哭的并不是那个主人公的悲惨经历,哭的是自己。

能触动你的,都是你能感同身受的部分,对于你没有感同身受的部分,很难去理解。

     心理咨询师介绍    

张丽春

精神分析动力取向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团体治疗师,从教20年,长期接受个人分析体验及督导。致力于将心理学运用到生活中,提升幸福能力。
擅长
情绪调节,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问题,自我成长等个案及团体咨询。
受训背景

1. 人社部CETTIC:亲子咨询师、情绪辅导师、心理绘画分析师、催眠保健师等中国应用心理学研究院系列培训

2.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团体治疗、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沙盘游戏、 可敏索码熵家棋技术、笔记心理分析、危机干预,赵然高效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严虎绘画心理咨询、李仑存在主义自我与团体心理治疗、海蒂游戏治疗、申荷永解梦、EFT情绪取向治疗、方刚性心理咨询、薛伟精分动力取向临床病理心理学解析、李孟潮人格障碍移情焦点疗法、布莱克曼心防御机制、李松蔚亲密关系、卢林自体心理学、家庭治疗系统课程等
3.  曾奇峰精神分析课程,精神分析传播师
4.  苏晓波隐喻与精神分析
5.  Zvika舞动治疗
6.  施琪嘉精神分析、创伤治疗、中德释梦、电影解析
7.  李小龙自体心理学

8. 长期接受李鸣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及督导(目前500小时+)

  电影团体

电影,犹如镜像阶段中的母亲之脸或变形之三门哈哈镜,借助于它,我们可以进入一种混淆了自我与他人、真实与虚假的过渡状态,在此状态中充分唤起各种心理认同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自恋认同。

点“在看” 活出真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