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义|| 秋思仓颉​

退休之后,客居杭州,常见郊外村庄硕大茂密的千年古银杏树。前几年,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白水,和家人去了趟仓颉庙。让我最为震撼的是那些树龄逾2000年~5000年的古柏,尤其是那棵稀世罕见的“柏抱槐”。我猜想:一定是槐树种子随风飘落,或被鸟雀衔来,被黄鼠狼、蚂蚁等藏储到古柏中空的树干之间,适逢雨季,气候温和,其中很幸运的一粒便落地生根,发芽破土,茁壮成长,蓬勃向上。槐不让柏,柏却视槐为亲生,挡风遮雨,呵护有加,抱团取暖,你恩她爱,相伴相生上千年。
惊叹仓颉察鸟迹,观兽纹,发明创造出汉字的雏形,他也因此被尊称为“人文始祖”。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文字,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将会怎样被改写?很显然,文字使用的年代远超古柏的树龄。我告诉身边亲人:生存环境不管怎样恶劣,自身都必须坚强。生命就要像仓颉发明创造的字一样,对万万千千的人有用。生命既有长度,又有宽度和厚度,才有质量和价值。
再遥想他为人类造字呕心沥血,献出了毕生智慧和力量,轩辕黄帝为他赐名“仓颉”,他却要给自己戴上草帽,做一介布衣平民中的“苍颉”。今日五千年的苍苍古柏,正是他高大形象的化身!
秋意正浓,我无限感慨,欣然赋诗,聊表敬仰——
秋到人间秋气爽,
彭衙大地秋收忙。
洛河两岸秋色好,
果蔬飘香禾满仓。
万里云天秋日丽,
三秋木叶秋韵长。
白露茫茫唤秋分,
秋月朗朗照故乡。
遍地秋菊簇为团,
几群秋雁排成行。
仓颉庙前秋景明,
史官故里秋飘香。
秋云悠悠秋山静,
秋花淡淡秋草黄。
苍苍古槐耐秋寒,
棵棵寿柏傲秋霜。
汉字春秋年代久,
圣人智慧源流长。
敢踩秋山追秋景,
思缘秋鸟望秋娘。
独将秋岳创书契,
详察兽迹著华章。
造字秋窗秋不尽,
启蒙秋业秋彷徨。
点点心血诉痴情,
耿耿秋灯秋夜长。
字成历史翻新篇,
秋来风雨助凄凉。
字圣离去秋憔悴,
世人哀叹秋沧桑。
秋风秋雨秋声悲,
秋石秋水秋梦伤。
秋思秋念秋绵长,
秋情秋泪秋惆怅!
作者简介:高宗义,男,1957年生,原籍陕西省白水县,系韩城市矿务局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校园快报》总编辑,鲁迅文学院一期学员,《人民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现退居杭州市萧山区。
(0)

相关推荐

  • 任询 古柏行

    任询 古柏行

  • 高宗义||以世界之名怀念仓颉

    那年在菲律宾,每天中午,去一家西班牙人经营的酒店吃饭,我不会外语,交流十分困难.后到台湾人开的一家饭店,立即感受到了中国风味,我里外打量一番,仔细观赏-- 前门额,四个大字金光闪:宾至如归. 后院里, ...

  • 高宗义:返销粮(历尽苦难的母亲21)

    21.返销粮 那年珍宝岛一仗下来,双方均感到谁也没赢.用<杨家将>戏上的话说:"杀来杀去杀自家".况且两国交战,黄雀在当裁判,同时在激将.烧火.浇油.战争使人聪明起来, ...

  • 高宗义:生产队开会(历尽苦难的母亲20)

    20.生产队开会 (母亲和她的三个女儿) 很清楚记的,1972年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准备访华.大队安排驻队干部井槐到我们生产队召开会议,宣讲上级政策精神,要求把日首相访华的事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 母亲的纺车(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9)

    母亲的纺车 社会生活,前后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一般变化.60年过去,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题记. 小时候,我们热天下河川割草,寒天上山坡砍柴,一群伙伴走到一块,多数都是脚趾露在鞋外.有的 ...

  • 高宗义|| 会做饭的母亲(历尽苦难的母亲18)

    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作者母亲留下最好的一张照片)  十八.会做饭的母亲 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家庭妇女必须具备两项基本功:一是会织布纺线:二是会做饭,会在锅台上做出省米之炊.尤其大家庭,一 ...

  • 高宗义||苦度春荒的记忆(历尽苦难的母亲17)

    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作者母亲留下最好的一张照片) 十七.苦度春荒 1952年以后,海南.西藏全部解放,援朝战争停火,国内几千年的剿匪运动取得最后胜利.国家全力恢复农业生产,建立厂矿工业的 ...

  • 高宗义||三娘教子(历尽苦难的母亲16)

    十六.三娘教子 那时节,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和社会物质财富一样贫乏单调,没有手机和电视,电影也很少看到.母亲看到最多的便是村上的戏. 高东大队剧团,虽是业余排练,逢年节演出,但有十多位演职人员:兴昌.金莲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4-15)

    (我的母亲和她的小儿女宗海雪银) 十四.当了母亲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眼里有4层境界.进了门,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我家14间房子是在1954年落成的.有粮有房,这只是农民追求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1-13)

    (图片来自网络) 十一.都是粮食惹的祸 我祖父母将深藏在地下石囤里的三石 (dan)麦子全部挖出,让她叔父老三灌走.按说,够他家六口人每人每天一斤吃三个月.那年月,马车是硬轮,不具备刹车功能,只可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