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长安之城市掠影
“秦中自古帝王州”,贵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古城风貌与历史积淀足以让每一位游客惊叹。
来到西安,最无可回避的就是那雄伟庄严的古城墙了,几次经过碑林和火车站,一抬头就能看见眼前那一道古老雄浑的风景,她巍然挺立千年,默对世事风云变幻。曾经帝都的荣耀,沉沦废都的落寞,脚下的朝代换了又换,只有她依旧无声守候。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数十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七月初一日,我们从碑林南侧的文昌门登上城楼。文昌门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
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西安城墙1961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景区。
是日,日丽风和,天高云淡,城墙古老,城楼巍峨,城内街衢纵横车水马龙,城下护城河水波不兴游船悠悠,时逢盛世,城墙也不复负有军事功能,而独以历史文物和人文景观存在。城上游人如织,或登临望远,或骑行遣兴,各得其所。
缓步于城墙之上,触手可及的尽是历史的印迹。黄昏时分,夕阳斜照,城廓与城市建筑都被金黄的余晖所笼罩,一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雄浑与苍凉自然而生,非身临其境,难以感受。此时耳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郑钧那首《长安 长安》:“生命没有了,灵魂他还在;灵魂渐远去,我歌声依然……”
初四日从华山返回,旅游大巴的终点站却是钟鼓楼广场。到达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了,正处在通衢正中的钟楼却灯火通明,格外亮眼。
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毕竟是西北中心城市的城市中心,午夜的钟楼依旧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在灯光的映衬下,古老的建筑愈显雍容肃穆。
钟鼓楼广场是古城西安的城市客厅,作为一项古迹保护与旧城更新的综合性工程,环境艺术设计沿着"晨钟暮鼓"这一主题向古今双向延伸,是西安市标志性地段和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古城不夜,午夜时分商铺虽然大多打烊了,然而广场上依然熙熙攘攘人潮涌动。夜市摊位一家紧挨一家,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古都多书法美术和工艺古玩摊位,显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在街角尽情宣泄的青年乐队,则展示出其现代活力的另一面。
广场的另一端就是鼓楼了,西安鼓楼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遥相辉映,故有"姊妹楼"和"文武楼"之称,唐人诗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即是对两楼的精恰写照。
西安鼓楼是我国现存明代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长陵棱恩殿的一座大体量的古代建筑,且在我国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无论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性方面都属于同类建筑之冠。鼓楼创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体为砖木结构,呈长方形,楼基用青砖砌成,高8米,基座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均6米的拱卷门洞,南通西大街,北通北院门。鼓楼建筑结构为上下两层,重檐三层。屋面覆盖以剪边灰瓦,楼基除两端尾外,不加其它装饰,却尽显出雄浑和庄严。
鼓楼后面是一条灯火辉煌的街巷,商铺林立,街道上摆满各色小吃摊位,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西安回民街。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
早在网上获悉回民街小吃特色,我们特意选择了著名的老孙家羊肉泡馍,可惜就那一大碗所谓优质泡馍我们一家三口愣是没能消灭完。大概是因为上周刚从广州回来,相比较广东的生猛海鲜,西北的面食羊肉确实不符合我们的胃口。
走在回民街烟熏火燎的烧烤丛林中,不但要注意躲避迎面来人手中挥舞的大肉串签子,还得留神满地的烤签和浓得化不开的油污,一不小心可能就把你的鞋底粘走。慕名半夜赶来,我们却只能试着浅尝辄止,尽快离开,这也许就是旅途中的别样体验吧。
关于西安的夜景,印象深刻的还是大雁塔北广场的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虽然游客众多显得嘈杂,然而其现代科技的喷泉与古老的大雁塔交相辉映,还是别具特色的。
关于西安的美食,人们所推荐的biangbiang面、臊子面、肉夹馍等等我们也都领略过了,应该还是有其独特的地方风味吧,没觉得多好吃的原因,只能说我们确实吃不惯。
西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古迹和美食,还有交通。因为玲的几位亲友都在鱼化寨开店做生意,这次西安之行我们数次往出入这个号称西安城最大的城中村中,其独树一帜的交通方式真令人耳目一新。按说西安城市古老,不可避免会有些城区比较破旧,加上正在修建地铁,所以城市中时常见到施工围挡,然而不论是打的还是公交,我感觉还是比较方便的。反倒是通往临潼和渭南的郊区交通,其走走停停的堵塞状况给我们带来不少困扰。
然而比起鱼化寨,那些堵塞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外来车辆根本就进不了鱼化寨,其逼仄的街巷、汹涌的人潮、密不透风的商铺,在贾平凹的许多小说里有着毫不夸张的描写。可是在这种环境下偏偏却有着无比霸气的摆渡式交通方式:村头到村尾、村东到村西,除了无处不在的摩的,伟大的西安人民创造性地还引入了平时只见于景区交通的敞篷电瓶车!给你飞一般的感觉,还门对门服务哦!
鱼化寨更令我们叹服的是她的人气,不清楚这个村子到底有多少巷子,每条巷子里暗藏了多少住户,总之到了这里才真正知道摩肩擦踵是什么意思。林立的广告牌,见缝插针的小吃摊,当街堆放的垃圾堆,日日上演春运期间火车站的繁华。
当然,对于西安这个几千年历史的古都,短短几天时间的浮光掠影只能是触及皮毛的认识。正如这对在古城墙下闹市街口刮面理发的老西安人,他们是安逸还是困顿,我们无处评价,只能在镜头下略略发出一声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