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窠晴雪 ‖ 幸有湖山能厚我,勾留残雪润梅花

谒云岫庵

生涯每自在天涯,客路江南意未赊。

幸有湖山能厚我,勾留残雪润梅花。

嘉兴城区一马平川,连个小土坡也难得见到,然而到了海盐南北湖,领略过冬日潋滟静美的湖光,沿着湖畔曲折的登山路径,便可登上群山之巅,饱览湖海风光。

南北湖的群山为天目山余脉,山体连绵,近翠远黛,由环湖十一峰、三湾六山、滨海六山等诸山组成,其间最有名的当属环湖十一峰中的鹰窠顶了。鹰窠顶山径曲折,并多石景,沿九曲径登鹰窠顶山,有狮头岩、合掌岩、痴景岩等景致,历来是南北湖的必游之地。明隐士许相卿曾冒雪披蓑衣,骑牛犊上山觅诗,一时被传为佳话。

鹰窠顶又名鹰窠顶山、云岫山,高186.3米,位于南北湖西南侧,相传山多鹰得名。鹰窠顶大、小看台是观赏海上日出的绝妙所在。大看台突出海上,海拔186米,石壁上有“鹰窠顶”三个擘窠大字,还有“日月并升天下奇”、“海天一色”等摩崖石刻,崖上有小普陀洞,香客常寻幽到此。小看台位于大看台北,又名莲花峰,石壁上有“湖海壮观”、“双涛”等石刻,双涛指海涛与松涛于此融为一体。传说每逢农历十月初一,更可一睹“日月并升”奇景,每年游人蜂拥而至。

欲登鹰窠顶,先谒云岫庵。庵座落于鹰窠顶山腰,海拔150米,有“海上名山”、“夜普陀”的美誉。庵名出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的名句,形象地点出了云岫庵世外桃源的意境。

云岫庵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960-963)初,依山而筑,供奉观音大士。一千多年来,庵曾五废五兴,明代中叶为鼎盛期。当时,普陀山屡遭倭乱,曾有僧尼渡海前来避难。民间传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普陀,因香火旺盛,日夜难以安静。于是听从龙女献计,晚上跨海来此休息。后因走漏消息,善男信女闻风而来,故云岫庵又有“夜普陀”之称。1983年重修,现有殿宇73间,占地11亩。1993年,省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云岫庵为宗教活动场所,赵朴初为云岫庵题额。

云岫庵自古就是佛教、文化、旅游三结合的胜地。庵内有“雪窦泉”,水质甘冽,四季不竭,烹茗最佳。庵中设有金、银、铜、铁、锡“镇山五宝”:分指藏经阁、古银杏、铜鱼洗、大铁鼎和雪窦泉。

或是鹰窠顶登山山径一侧朝阴,沿途尚存大片积雪和冰柱,对于远道而来的我们可谓是莫大的惊喜了。残雪新霁,皑皑夺目,斜坡幽壑,粉妆玉砌,琼瑶世界令人兴奋不已。尤其是午后的云岫庵,游人罕至,清寒静寂。庵内殿阁屋顶、庭院、围墙、林木上尚保存着大面积的积雪,红墙素瓦,银光闪烁。残雪在低温斜照下消融,檐滴淅淅沥沥,空庭回响。最是那大殿侧面的台阶转角,两株腊梅老树旁枝斜逸,鹅黄嫩蕊,幽香暗发,映衬着深山古寺、朱阁苔阶、黑瓦残雪,一刹那间的惊艳,足令言语苍白,灵台澄澈。

在云岫庵逗留太久,直至天色近暮方出庵登鹰窠极顶,居高远眺,湖山渺渺,四野浑茫,元知古人诚不我欺也。

往期回顾:

烟雨南湖秋气爽

春到嘉兴花满城

月河街 ‖ 当时夜色,今日繁华

南北湖 ‖ 向无人处听天籁,闲看双凫贴水飞

隔槛烟犹凛,当街梅正开 ‖ 榕城半日

温州江心屿:孤屿千年砥浊流

鼓浪诗声 菽庄花气

清雅六榕寺

千年古刹龙池岩寺

风花无限鼋头渚

南天佛国瑞竹岩

寻诗香山寺

春山细雨,草庵黄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