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令之十年|冷艳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十年前赵猛得到了新亭侯张飞的佩刀,心中大喜。说服了无所事事的李善静下心来,帮他一起经营古兵器店。二人见证了长情刀、朋友义。

有趣的是,自从赵猛获得了新亭侯后,他一直对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充满念想。关羽与张飞是结义兄弟,这份长情的记忆是否可以在古刀上获得见证。因此,他更加留意各种古玩、古兵器市场里的古刀具。

十年来,李善陪赵猛走遍了全国的各个角落,其实一心想获得威名赫赫的关羽的配刀。随着对古兵器的痴迷,使得赵猛越发无法割舍对关羽配刀的喜爱。

“赵哥,你迷恋青龙偃月刀数十年,这刀就这样虐心吗?”李善其实心里也明白赵猛的心思,人各有所爱,只是没想到赵猛可以一找就是十年。

“你认为青龙偃月刀真实存在吗?”赵猛突然一问。

李善摇了摇头,他从来不管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何必伤那脑子,现在这样生活挺单纯的。他其实挺知足。

“世上根本就没有青龙偃月刀。”赵猛这句话,使得李善愣在当前。

“那你拼着命,寻找一柄世上本不存在的刀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冷艳锯。”

“冷艳锯是什么兵器?”

“其实《三国演义》只是部古典小说,小说肯定有许多虚构的内容。《三国演义》中提到关羽的兵器是青龙偃刀月,又称冷艳锯。”

“哦。原来是这样呀。可是,这不一样吗?都是不存在的兵器,为什么还要用十年的时间来找寻?”这样一说,李善更不理解了。

“为什么会把关羽的兵器叫青龙偃月刀?相传关羽急需一柄称手的兵刃,便请来当时一位著名的铁匠打造。铁匠经过千锤百练,终于在月圆之夜打造而成。正当宝刀出炉之时,天空突然风起云涌,乌云遮天,仿佛巨龙翻天覆地,遮云蔽月。此时,天空降下1780滴的鲜血,染在了宝刀之上。只见宝刀寒光凛然,咄咄逼人。后来才知道由于宝刀出炉,刀气直冲云宵,砍伤了云中的青龙。就这样,青龙偃月刀得了这个名号。”

李善瞪大了双眼,感觉不可思议。

“怎么感觉诧异。令你更惊愕的是,我就是那位著名铁匠的后人。”赵猛从衣内拿出一本已发黄的古书,“这就是我们祖祖辈辈守候的一个秘密,不过现在也不算什么秘密了。祖上是希望我们后人能够知晓,或者找寻到这些宝刀。”

“可是你自己也说青龙偃月刀不存在,难道你们祖上也在撒谎?”

“那倒不是。青龙偃月刀确实不存在。原因是长柄刀到唐宋时期才出现,汉代出现的刀一般是环首刀,是一种短刀。汉末已经出现骑马用刀的砍劈作战,这样的话,用短刀是特别称手的。如果关羽也是用刀的话,我想应该是用短刀,肯定不是长刀,更不会是青龙偃月刀。”赵猛解释道。

“我明白了,你家祖上的古书里根本没有记载青龙偃月刀,但是有环首刀?是这样吧。”

“没错。我觉得《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他里面的青龙偃月刀是作者根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虚构的,但是三国时期并没有这种兵刃。不过,可以想象关羽其实佩戴的应该是环首刀,也就是冷艳锯。”

“你的意思是冷艳锯就是短刀。”李善脸上出现了笑意。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事实根据。祖上的古书里只记载了冷艳锯,形似短刀,刀首有个圆环,此刀利于马上作战。”

“我们可以从环首刀入手寻找。”李善说着,突然意识到什么,“这十年,我们好像一直就在环首刀里寻觅呀。”

“哈哈,你现在才醒悟过来呀。环首刀,其实早在商朝就出现了,只是商周都是以青铜材质为兵器的原料。春秋时期开始有铁制的刀,但是那时并没有全面普及到军队。直到西汉钢铁的出现,逐渐的铁制环首刀替代了青铜的汉剑,而真正完全取代长剑的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兵士们手中基本都是铁制打造的短刀兵器。这样说来,关羽使用环首刀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赵猛得意地望着李善。

“照你这样一说,我也感觉关羽确实是用环首刀。”

“可是如果这种环首刀又叫冷艳锯的话,却有一个地方不符合。就是锯?”赵猛却又改口,“锯是木匠的工具,起源于鲁班,这个大家都知道。”

“嗯。锯是鲁班发明的。小学课本里就有,是因为草的齿割了鲁班的手,他由此得到灵感发明的。”

“没错。鲁班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关羽是汉代。也就是说,关羽时代已经有锯了。照这样说,冷艳锯上要有齿,可是环首刀上并没有所谓的齿,这就有出入了。所以,这点上我一直想不通。”

“嗯,是个问题,我怎么没有想到了?”李善一副略有所思的样子。

“哧⋯⋯我今天没有说这些你也不知道,你当然没有想到啦!”赵猛望着李善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对呀,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李善吐了吐舌头。

赵猛望了望古书,漆红骷髅头的鬼头刀,金光戚戚的鸣鸿刀,长情忠义的新停侯,厚实犀利的冷艳锯⋯⋯古书里祖上打造的名刀,一柄柄历历在目的美艳,一个个悠久绵长的故事。

十年了,赵猛知道也许无法考证冷艳锯的真实存在。但是对于古兵器的痴爱令他不愿意放下,这十年来,他无时无刻都在心里告诉自己,放弃吧。可是第二天一醒来,他却又抬起双足,不乏疲惫的寻找。

故事到这里,已经结束。

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赵猛就是大家,冷艳锯就是书写。

一位在简书里书写文字的写者,每天端坐在电脑前,或者手提手机编辑着的,正是这种无怨无悔,不愿放弃的精神。

不管是否真正能够寻找到冷艳锯,没有一位愿意放弃。因为我们心里都知道以后的路在心中,用我手写我心,足够了。

(0)

相关推荐

  • 关羽的武器,真是青龙偃月刀?别再被骗了,这才是真相!

    <三国演义>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论三国故事中的兵器知名度,青龙偃月刀排第二,估计没有敢说排第一的!可以说,青龙偃月刀是三国最著名的兵 ...

  • 干货丨一个比一个冷的历史冷知识,你知道多少个?

    本文经博学少年所授权转载(ID:bxsn_bxsn)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以为你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吗?这句话放在学历史这件事上,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了解那些所谓的历史大事件,并不一定非要怀着沉重的心 ...

  • 《尉缭子》勒卒令第十八原文翻译

    勒卒令第十八 勒,约束,统率.勒卒,就是统率指挥军队.本篇叙述金.鼓.铃.族等指挥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军队训练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军队指挥的坚定一性一.计划一性一和灵活一性一. 72.金鼓铃旗四者各有 ...

  • 《尉缭子》束伍令第十六原文翻译

    束伍令第十六 本篇具体规定了战场上的赏罚制度和各级将吏的惩罚权限,主张用重赏重罚来督促军队奋勇作战. 70.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 ...

  • 《尉缭子》分塞令第十五原文翻译

    分塞令第十五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营区的划分.警戒.禁令以及营区各级官吏的权限.其目的在于维持营区秩序和防止一奸一细潜入. 6一9.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帅 ...

  • 《尉缭子》伍制令第十四原文翻译

    伍制令第十四 本篇主要论述当时军队内部以伍为基础的连保制度,是当时统治阶级控制军队的另一种手段. 68.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间,闾相保也.伍有 ...

  • 重 令 第 十 五

            凡君國之重器莫重於令,令重則君尊:君尊則國安.令輕則君卑,君卑則國危:故安國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嚴罰:罰嚴令行,則百吏皆恐:罰不嚴,令不行,則百吏皆喜.故明君察於治民之本, ...

  • 暮雨纷飞|《喝火令》十四韵

    <喝火令>十四韵 作者 暮雨纷飞 [喝火令 ]静云深处喜春融 (第一韵部) 碧水行无迹,苍山望不穷. 静云深处乐春融. 惆怅故乡千里,无语正情浓. 草木勤挥手,堪听万壑松. 客心余味赛花红 ...

  • 琅琊令之鱼目混珠|戏说兵器(3):双股剑

    戏说兵器 已是冬初,这个冬,一到来便给予人们狠狠的寒冷.暖阳慵懒地爬上层楼,人们借着阳光中的暖意,纷纷躲入光芒里. 黄叶飘零,茅草残落.树木换上了黄装,绿也深沉得浓烈,成了墨色的绿.街树的零落,北风的 ...

  • 琅琊令之别离|深爱的泪雨

    闪着冷冷寒光的鬼头刀,已经深深埋入司徒亮的腹中.司徒亮此时的脸颊上渗出一颗颗豆大的汗滴,眼里却充满着暖意,嘴角轻轻上扬.微微拉紧的双眉,突显内心的苦楚,但脸上却是一种解脱后的轻松之感.一张脸仿佛在一瞬 ...

  • 琅琊令之身在何处|心归何处

    图片来自网络 楚义望着眼前的馒头摊,深深地咽了口唾液.他身上没有银两,一钱都没有,腹中的饥饿几次逼得他想伸手去拿,但理智令他将渐渐露出的黑手掌缩回. 此时的他,一身污垢,残破的衣裳,就是一个乞丐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