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每天一味:谷芽!

01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稻的颖果经发芽而成。

02
别名

蘖米(《别录》),谷蘖(《澹寮方》),稻蘖(《纲目》),稻芽(《中药材手册》)。

03
药用部位

植物的果实经发芽而成。

04
功效分类

健脾药;消食药。

05
附注

1、植物描述,详见词条:稻(粳米)、粟(小米,谷子)

2、我国北方地区习用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v. 的颖果发芽后作谷芽用,《中国药典》1990年版即定为谷芽之正品。  

06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07
功效主治

1、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用于食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

2、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0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30g;或研末。  

09
用药禁忌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胃下垂者忌用。” 

10
药用配伍

米面薯芋食滞证及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该品消食和中,作用和缓,助消化而不伤胃气。常与麦芽相须为用,以提高疗效。若治脾虚食少,亦常与砂仁、白术、炙甘草等同用,如谷神丸(《澹寮方》)。 

11
鉴别用药

稻芽、麦芽均具消食和中,健胃之功,主治米面薯芋类食滞证及脾虚食少等。但麦芽消食健胃力较强;而稻芽力较弱,故稻芽更宜于轻证,或病后脾虚者。但二药临床常相须为用。  

12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蘖米即稻蘖也。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脾胃和则中自瘟,气自下,热自除也。

2、《本经逢原》: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

3、《本草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4、《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

5、《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13
药方选录

1、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一两。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澹寮方》谷神丸)

2、脾胃虚弱泄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麻疹集成》健脾止泻汤)

3、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治病后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中国医学大辞典》谷芽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