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浅谈——童旭东
发声即是起落开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初练者发声有助于体会发力的关窍。通过声音可以判断内外相合的程度,可以判断发力的质量。雷声确是体会、检验内外相合的一种方法。
形意拳是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提炼出一套规矩、道理。但如果对这些规矩、道理没有掌握住,或没有练到身上来,形意拳中将无一手可以运用。但是心意拳把把都有针对性,练熟一把,就能打倒一批人。如卷地风,一招熟,百发百中。
雷声有利有弊。故保留有保留的道理,取消有取消的道理。雷声之利上贴已谈。雷声之弊,在于初学者若不得其理,容易本末倒置。声虽大,力却微。雷声有助于发力是有其关窍的,所谓“喉头不抛”。内中之精微在这里就不细谈了。太极拳也有喉头不抛一说,其理相通。
雷声并不等于发力时用力喊这么简单。雷声助力是有关窍的,上文已谈。
当发力较为自如时,则无须雷声助力。
从未闻董海川、李能然、杨露蝉、武禹襄、孙禄堂、孙存周诸先生有雷声助力之说。也从未听说过车毅斋、宋世荣、郝为真、程廷华、刘奇兰诸先生有雷声助力之说。传说中发力雷声的名家有郭云深、杨班侯、李存义、杨澄甫、陈发科等先生。尚云祥先生晚年发力时也不发雷声。但初练拳术发声助力,有助于内外相合是不假的。但是千万不要演成口技。雷声并非是靠模拟声音,关窍不清,难免流俗,虽喊声震天,却无实质,于是多一法,却多一弊,尤需注意。
雷音或雷声确是古传之艺,但其核心是引领内外合一的状态,而非声音本身。支一峰先生说孙门是以伸懒腰劲来找内外合一的状态的。故雷声并非是必须的。但雷声作为古传之艺不失为一法。我师对雷声之作用解析透彻,其中确有关窍。
宋书铭先生有“三要喉头永不抛”一语,此语确是与雷声的窍奥有关。
尚云祥大师对雷音说出了个一斑,但是要点并没有讲出来或许是有意保留不讲。按照尚大师讲的法子只能得着雷音对于养生的功效,对雷音如何引导内外相合发力的窍奥却没有涉及。也许是老拳师说一半留一半,也许是不得其理。
至于说到有的门派以虎啸、狮吼、龙吟来练习雷音,就更是皮相之见。雷音靠仿声是得不到其功效的。
雷音所以被废弃,是因为:
1、练习雷音并不比练习内外合一的发力简单多少。
2、一旦掌握不了雷音的关窍,则将 流俗,演为大声咋呼,而失引动内外合一的实质。
所以雷音的关窍需要留存,并需要精练出其实质,孙门将其精练为狮相、懒腰二义。
雷音不是呻吟,而是确如雷声,由胸腹声滚滚而至霹雳云霄。呻吟是李仲轩的说法,此说并不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