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讲古之十一)比“有理走遍天下”更重要是“将心比心”
唐朝河间王李孝恭次子李晦,私宅有个阁楼,下面就是临街酒楼,主人有一天守着李晦回来,跟他说:“我身世微贱,不懂得礼数,但家里有老有小,不想整天像是被外人盯着。我的房子靠近您的阁楼,出入不便,我打算搬走了。”(“家迫明公之楼,出入非便,请从此辞。”)
李晦一听,当天就把阁楼拆了。
——据《续世说·德行》
点评:看到这故事,脑子里“鱼跃虾跳”,跳出一串往事:
当年当记者时,曾经到某县采访一桩邻里纠纷,两幢楼房,前面新建的像屏风一样堵住后面的大门,只剩下一道缝隙,那一家人回家出门,像穴居的动物“钻”入“钻”出。采访一个上午,听他们吵了半天,前头说后面当初贪便宜自己没留过道,后面说规划部门定“四至”时前头是同意的。
还有更奇葩的:有两个住宅小区因划界问题,一个小区用围墙砌死了另一个的出口,居民只好搭了一架梯子出入;老人爬不了梯子,就在围墙下掏了个洞。我在现场采访时,不合时宜地想到中学课本时叶挺那首著名的诗。暗暗替有关部门的迟钝着急:要是拍张照片发到网上,估计会刮十二级风。
俗话说,千金买邻,邻里纠纷最影响所谓的社会和谐和“幸福指数”,它像小咬一样,当事人又痒又疼,却没有特效药。“群众生活无小事”,这小事像针鼻,解决起来像穿一根牛绳。中国人从古到今信官不信法,打官司“机会成本”高,群众形容“为一只鸡浪费一头牛”,而且低头不见抬头见,双方上了法庭,往往就成了世仇。
中国人有勇敢的精神,勤俭的精神,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但缺乏妥协的精神,在邻里纠纷上发挥得特别淋漓尽致,让步就觉得自己输了,要让大家一起让。清康熙年间安徽桐城的张家与吴家,吴家建房要占用通道,张家不同意,家人给在北京当礼部尚书的张英写信,要求出面干涉,张英回信写了四句诗: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也跟着让出了三尺房基地,形成今日遗迹尚在的“六尺巷”。人们都把它当作邻里礼让的故事传颂,但假如只是张家让出了三尺,是否还有这美谈呢?他们是否就成为人们眼里的窝囊废呢?想想真的不是没有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