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好治?医圣张仲景给出降糖秘方,直到现在还非常实用
糖尿病,是在先天因素(遗传)和后天因素(饮食、运动、年龄、肥胖等)联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论什么情况,它不外乎有五种原因:厥阴之消渴;气血津液不足之消渴;小便不利之消渴;小便利之消渴;阳明内热之消渴。
《伤寒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它以阴虚,津液不足为主,津液亏虚内无津液上承于口,故口渴,但它不是大渴欲饮水数升而不解,消谷善饥,尿多之消渴病,因它只津液虚而无内热,故稍稍饮水口渴即解。
《金匮要略》:'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饮食入胃,经过胃的消化吸收而化生水谷精微,古人称之为精气,精气经脾的运化,经血管而输送到全身四肢百骸,上承于口则口不渴。
病因病机
胃气虚弱
那么如果胃气虚弱,饮食水谷不能经过胃的消化吸收,胃中则无津液输送,无津液上承于口,故口渴欲饮。因它无内热,故不是糖尿病之消渴。
当治以健胃生津止渴,方用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炙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补血养阴,葛根、天花粉、麦冬养阴生津止渴。
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也能引起消渴,由于小便不利则体内废水不能够排出,新水就不能够吸收,组织里缺少水分营养,故消渴而不欲饮。
《金匮要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又论'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楼瞿麦丸主之。
所以因小便不利之消渴,当利小便,使体内废水去,新水就能吸收,经过脾的运化而使津液上承于口,故口不渴。
但利小便用以上两方当辨方证,对小便不利之消渴而有脉浮发热之表证,当用五苓散;对小便不利,渴而有水气,腹凉,而陷于阴证者,当用瓜蒌瞿麦丸,因附子温里,能够振兴沉衰,恢复肾的气化功能,则膀胱开阖有度,使小便利,旧水去而新水吸收,故口渴止。
肾气亏虚
肾气亏虚,则肾的气化功能失调,膀胱开合失司则小便反多,甚至小便失禁。
《金匮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因肾阴阳亏虚,治当阴阳并调,故方用肾气丸,方中用附子,肉桂温补肾阳,振兴沉衰,恢复肾的气化功能,熟地、山药、山萸肉以滋肾阴,使肾之阴阳之气恢复,则小便恢复如常,津液当还胃中,胃中津液充足而能上承于口,则口渴止。
阴虚燥热
阳明病之消渴类似于糖尿病,糖尿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阳明病内热偏盛,热盛伤津,则口渴多饮。
《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又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由于胃热盛,热则汗出,热则小便数,津液内竭,故出现口渴多饮。
治疗当以清热解渴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内热,党参、粳米、天花粉、麦冬、生牡蛎、炙甘草健胃养阴生津,使内热清,津液当还入胃中,则口渴缓解。
温馨提示
现在患上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更加低龄化。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糖尿病患者看到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朋友,健康人生拒绝糖尿病,每天锁定这里,关爱身体健康从阅读一篇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