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霞坂厝踏勘记

站在嵩口镇的大桥头顺着长庆溪的方向向北望去,会见到两面青山夹着的一长溜开阔的田洋,其形势就像鲤鱼上濑。这条灵动活跃的大鲤鱼身上,一路排列着芦洋、下坂、东坡三个行政村,地势低平,土沃泉甘,植物茂盛,人烟辐辏,居住着2000余户人家7000多人口,大多为陈姓,其间分布着数十座规模宏大的古民居群落。在这条大鲤鱼的腹部,有一座横阔近百米、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豪宅,坐西朝东,后倚小山包马脰山,前隔大水渠邻着大片良田,远对锦屏峰,气势恢宏,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下坂厝。

一、正面初印象

来到下坂厝门前,首先会惊讶于它的横开面异常阔大。

在不高的前围墙内,有进深颇大、宽宽的前埕。从前埕登上七级垂带踏跺,一线排开的是二堂前廊,廊宽一米许,九大开间,纯木架瓦屋面结构,屋脊上有压脊龙舌燕尾起翘。在这九开间之外,则是高高昂起的马头墙,贯通着整座的纵深,前面连接到院围墙,因此将整座正厝的核心部分与附院分开,对正座起着严密的防护作用。

马头墙之外,应该是大通沟位置。在大通沟出口处[核心院墙外]还设有单开的小门。这个小门的作用应该是供佣人通行。

过大通沟是一座船屋。船屋是仿六扇布局,中为小厅,边为小官房、六扇以及下落,在下落设有外开的双扇大门。这座大门应该可以供一些休闲的客人和主人非太隆重的通行。

过这座船屋之后,又是一条大通沟,通沟外又是纵向风火墙,墙头起翘,翘脊前冲。然后是又一重双开间的横厝,横厝前接续着围墙,这段围墙的下部为38条20公分见方的方棱形小石柱撑起墙基,小石柱间留隙大约七八公分以排水,墙上开设有外门。过二横厝外还有广阔的空地及围墙。这是下坂厝左边的情况,可惜右边只到第一道大通沟之外的船屋止,再出去部分的场地已经改建,否则会显得更宽。

即便如此,下坂厝的正面宽也在百米左右。

    二、前大门

跨过一条渠道,就是下坂厝的外埕,进深大约七八米许。在外埕的偏左侧围墙上开设有入户大门。这是一座飞檐翘角的门楼,门楼地面比外埕高出三级如意踏跺;两旁耳墙连着前围墙,耳墙内三柱穿枋,三道枋拱出挑,横架正梁及檐梁,双重檐体,双重翘脊。双开大门设在中柱之间,门面甚为开阔、威严。梁架结构虽非四梁扛井。却也是斗昂相接,举架高耸。门后有方形屏柱,柱础亦为方形而束腰;其他柱础为圆鼓状。门面整体髹以黑漆,显得严肃大方。如此门楼,永泰范围内并不多见。

前大门的门楣有门簪,簪头菊花纹,簪尾主要依次有这么几种纹样:阴阳双鱼纹、卍字纹、金钱纹、以及双鲤鱼纹。有着“出入平安、长寿、富贵、吉祥、出入有信”等寓意。

大门的门板下部图案很特别,是用竹节小片拼接的卍字不到头底纹加篆体寿字,两门版的拼合处是“和晋福禄”。这些竹节应该经过烤制,二百多年后,仍然不朽不腐不变色。这几个字可以看做主人的人生态度,传说建造下坂厝的陈用坦一生谦逊和蔼,勤劳俭朴,为人低调,但对于公益事业则出手十分大方,堪称典范。版心则是卍字不到头底纹包裹着篆体团寿字。整个门面体现了主人对和谐、平安、福寿、富贵的追求。

不过,最不能忽视的是两边耳墙墙头上的文字,红底白字草书。内容是:

1、入户大门口耳墙正面墙头:

左:希士希贤希圣,此等功夫岂让他人做去;

右:立德立功立言,这般事业还须自己担当。

所谓希士希贤希圣就是:人希士,即人人希望成为有知识的读书之人;士希贤,即读书人都希望成为有道德的贤德之人;贤希圣,即贤德之人都希望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之人。

孟子曾经说“君子三乐”,一乐是父母兄弟的天伦之乐,二乐是德行完满之乐,三乐是教育人才之乐。这其中德行完满之乐就是对“希贤希圣”的追求。

所谓立德立功立言来源于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他首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

2、耳墙边面墙头:

左:惜食惜衣不特惜财殊兼惜福;

右:求名求利但思求己莫想求人。

查到本联最早的类似文字出处是清早期大臣刘文定公即刘统勋(1698-1773),原文是:“惜食惜衣 非为惜财为惜福;求富求贵,只需求己莫求佛。”后来,佛家多改为:“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这两对文字内容对应很严谨[前一副平仄对仗不是很严格],所叙述的为人处世原则和道理是非常正统的。每天从这里进出的霞坂厝子弟都会看见,时时提醒应该怎么端正自己的心态,如何对待社会,真是很好的家训。下坂厝的媳妇许文华评点最为贴切:它是传统的,又隐藏着一种锐气;它是内敛的,同时又是那么积极进取。先人的智慧,在于遵循儒家思想滋养下的入世精神,并殷殷切切,警戒后人。

三、前廊欣赏

从前大门进入后,是一个宽阔的前埕,横向30多米,进深有七八米。然后登上七级垂带踏跺就登上了二堂。前大门与前廊中部踏跺并不是同一轴线,但基本同一朝向,都是朝向锦屏山,前大门位于偏上游,对着锦屏山也更正。两门相错开一些,应该是基于风水的考虑,避免直冲。

二堂之前有一条长长的走廊,高出前埕大约一米许,正中连接前埕和二堂廊的为七级垂带踏跺,宽约二米多,整石铺砌,很大气。前廊面阔九间,开间甚大。左右廊端以青石砌成拱券门,拱券门后连高耸的马头墙,前连前埕围墙。廊宽约1.2米,压廊石平整、厚实。廊硶有青石板条压廊,承台为横向两块青石板材叠砌,每一块横宽均有三米多,高约四十公分,数十块叠砌,严丝合缝,至今未见怎么变形、错位和脱位,可见砌工技艺的高超。在廊硶的左下脚,有一个就在大石板上雕刻出的出水洞,葫芦形状,扎着如意结,结带飘逸,这是福禄常在多子多福的象征,很多古民居都有此类雕刻,但都没有此处的飘逸生动。

在此廊上,可以欣赏的有:

一是门簪。礼仪门的前门有六开,以框木相隔,中间两开为平板,边上各为双开花牖门。簪头为牡丹花瓣,簪尾的图案与前大门的略似,但面上新髹以红漆,显得很喜庆。其寓意应该是平安富足,富贵有余。

二是匾额的遗迹。从廊前的许多处门楣上都有匾托或者匾托的遗迹。这些匾托均是扁圆状整木雕刻,图案似多为炉鼎形,有顶顶如意之意。约有七八处。除了堂号[?]匾外,据说还有很多功名匾,在文革中被摘下毁坏了。门顶两个匾托犹为精美,是天官赐福图,身边有竹鹿、青松、祥云等,可惜表面被无情地削去了!

三是遗存的窗花。从礼仪堂的边门起,每一开间原来均为四扇花牖门,现在有三间被改为宽敞明亮的玻璃窗和可能更结实的现代“蛮鼓门”了。从雕花的残迹看,格心基本是细密的斜或正十字花。连通厅边的门,上绦环板上刻的是二十四孝故事;在进出的最显眼位置,刻着这样的图案,可见主人对孝文化的用心。再接过去的稍间、尽间,其上绦环板则刻有四季花卉,有喜鹊梅花[喜上眉梢]、鸳鸯荷花[恩爱和美]、菊花绶带鸟[长寿]、牡丹凤凰[富贵]等,刀工深峻,线条刚劲有力,造型俊美。这些造型,体现出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另外,四开门房间明显可以作为小花厅使用,可以用于处理一般性的对外事务,而在未进入正座之前,此类房间如此之多,可见主人对外交往之广。

第四个值得欣赏的是左右廊端拱券门上的石刻对联。

左边门对联:

处世时宗司马,存心恒念东平,横批“礼陶”。

上联意思是,要时时遵循司马温公广积厚德的教导,多做好事。下联意为:恪守东平宪王刘苍为善最乐格言,善行正道。

右边门对联:

立训和平二字,守身忠恕一言。横批“乐淑”。

和平:在汉语词典里有“政局安定、乐声平和、和顺、温和、和谐、和睦、平静安定”等义项。在此,除了第一、二项之外,其它都相符。就是要求处世为人必须温和、平顺。忠恕,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讲的是尽心尽责;恕,讲的是推己及人。就是说,尽量为他人考虑,尽心尽力而为,也就无愧于人了。

“乐淑”与“礼陶”本来就是一句成语,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新颁定“阙里文庙及府州县学用祀孔乐章”里的第三章:亚献,奏“秩平之章”:式礼莫愆,升堂再献,响协镛,诚孚罍甗,肃肃雍雍,誉髦斯彦,礼陶乐淑,相观而善。都是崇尚善良、为善最乐之意。

这些石刻除了联句是阴刻外,联头上的梅花、荷花图案,联句的框边均是阳刻,图案虽然不怎么复杂,但阳刻之下的石板面非常平整,足见雕工技艺高超和工艺的精细。

跨过这个门洞,往外是大通沟边的小门,往内是长长的内边廊。此门一隔,就内外有别了。

四、礼仪堂。

礼仪堂进深五柱,前后额枋均为圆梁,以一斗三升撑起屋梁,中柱及与前后额枋中间的山墙童柱,均有斗拱撑起替木,支撑屋梁,整个梁架显得非常稳固。中柱之后有灯梁,甚为粗壮,因年代久远,只有红漆底彩显现。倒是两端的梁托,罕见地硕大,上刻着飞翔在盛开的牡丹花之间的双凤凰,是立体透雕,门柱的插把及柱础,之间牡丹昂首怒放,双凤相互顾盼,张口互唤,形象非常生动。后礼仪屏门的屏柱为粗大的方柱,上有插把,其形象如龙吐水,如凤衔草,卷曲飞扬,颇有气势。各根柱子之间的粉壁,以前当有各种字画悬垂,画押犹存,每一个画押均雕刻成花瓶插着四季花的样子,寄托着四季平安的寓意。

礼仪堂的后屏门从开间幅度看应该有六扇,屏柱外各一扇,屏柱内应该有四扇。现存两边的两扇为花牖,下为棋盘板,中间格心板为斜格子细花,上绦环板有人物图像雕刻,好像体现着一些官宦之家的生活场景,雕工精美,可惜中间四扇已经缺失,要不然应更美。礼仪堂地面为三合土打制。屏柱下的柱础为青石打造的,方形束腰,方角边有竹节浮雕。柱础间横亘着石制地栿石槛,上应该有木制高门槛,估计是后人在四扇门牖被拆除之后为了进出方便也拆掉了。

五、中天井及两厢建筑特点

现在进入中天井了。中天井不算太大,有两间厢房夹有上下横衕。厢房是双间排前后间,前间邻着中天井,从纵向风火墙外看,后间似乎靠墙,其实并没有靠墙,而是留出了一个狭长的空间,用以采光通风,成为小小院子。中天井四周青石板条压廊,除了中间甬道和压廊石及其承台是青石板外,其他有空之处均为三合土打制地面。在下堂右边承台石下,有一处出水口,为二米许长的青石板中刻制的,为金钱纹带了把的如意结,结带飘拂,似是将金钱牢牢拴住。

两厢以及正堂上的官房、六扇间大部分已经改建为砖墙和现代的玻璃窗和蛮鼓门,几乎看不到原有的雕刻,殊为可惜!在堂下略感震撼的是正堂的廊硶台明和承台。压廊石三块横贯到底,每一块足有四米多长,承台石板亦如是,用材阔绰,在简洁明快的形象中足见豪气。

六、正堂构造

经五级垂带踏跺登上正堂,只见这座正堂甚为阔大、高敞而华美。进深九柱,有神龛间。用材精良,所有的柱梁均很粗壮、均直,柱础为青石打造成鼓形,硕大而圆润。表面以高浮雕方式雕刻着四季花卉,寓意四季长春。屏柱的柱础则为方形束腰,础面刻有凤栖梧桐、鹤舞青松、竹鹿同春、锦鸡鸣吉等图案。屋檐为悬山顶,轩廊为双檩船篷轩,檩梁和檐梁均很壮实,檐槫厚实而密集,挑出甚长,保证了正堂地面的干爽。轩廊上有双层扁枋跨梁,下跨梁下有大雀替支撑,不是常见的鱼化龙而是高浮雕加透雕的牡丹形状;跨梁上有双童柱,柱面插贴有八仙过海的雕板,是立体透雕;牡丹和八仙的表面均髹以金漆。两端六扇间门楣上的补间木雕为大块板浮雕八仙法器,有“葫芦(铁拐李)、芭蕉扇(钟离权)、鱼鼓(张果老) 、荷花(何仙姑) 、花篮(蓝采和)、剑(吕洞宾) 、笛子(韩湘子)、玉板(曹国舅),均打以如意结,结带飘拂,就如八仙正在运用法术为人祈福祈祥。是为暗八仙也。

在六扇边与厢房交界处,做成了城楼式和书卷式的女儿墙,灰塑的人物缺少头颅,似是人为破坏,而彩绘部分有亭台道路山川,有人物活动于其间,由于风雨侵蚀,也已斑斑驳驳无法辨读了。在六扇斗廊处,还摆放着一座矮隔屏,其高度堪堪遮得住一个成年人站立时的视线,看其大小就是用于隔开正堂和斗廊。但是用材只是杉木,上面的浮雕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绦环板有三幅,左右为花鸟,是桃鹊闹春和秋菊为寿,中间是鼎炉。下面大块的版心也相应分成三个部分,中间为芙蓉花簇拥者一个圆圈,其中有祥云夔龙组成的抽象鼎炉,这是象征如意据荣华;两边为飞翔的蝙蝠以及上下方胜衔接着一个方框,框中有杂八宝,有宝幢,宝镜等。估计还有一座,立于厅左边。其用途当在于主妇可以置身于屏后,有限度地参与正堂中男主人的社会活动,但不抛头露面。正座矮屏均为阳刻,虽然用材只是杉木板,线条均匀,底板平顺,也殊为不易。据说原来还有一座十二扇的活动厅屏,非常精美,收藏专家估值数千万元,由于太珍贵,主人担心失盗藏起来了,只能显示图片,确实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当然,这十二扇厅屏文字更值得欣赏:

这一组十二扇木雕屏风,一色鎏金;上部雕刻有花草虫鱼,中部雕刻着各种人物造型,下部镂空,雕刻12个字,分别是“福禄寿禧,桃熟李丰,筹添捌佰”,字迹清晰可辨。这组堂屏,据说是老宅主人陈用坦60大寿时,祝寿人赠送的。整个屏风融书法雕刻于一体,雕工精美,展开时金光闪闪,富丽华贵,令人叹为观止。

从文字看,也是充满了美好的寓意。福禄寿三星,一般以三位一体的形象出现:中间是赐福天官,手执如意;右为禄星,作员外郎打扮,头上插戴牡牡丹花,怀抱婴儿;寿星在左,即南极仙翁,广颜白须,执杖棒桃,笑容可掬。三星分别象征着幸福、官禄、长寿。喜神就是人们所祈求的吉神,也称吉祥神,能满足人们各种喜庆的需要。尤其受世俗婚姻的欢迎。但她很少有具体的形象,是高度抽象的神。

桃熟,指的是蟠桃的传说。西王母是中国西方昆仑山居住的仙女,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为瑶池的西王母圣诞。“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桃熟千秋,就成了祝寿的吉祥语了。

李丰,李子的形象是籽实累累,可以象征子孙兴旺。

筹添八百,来历是一个传说,“曾经有三个老人相遇,或问起年龄,其中一老说,海水变桑田时,我就放一个筹放在屋子里,至今已经积满十间屋子了。”后来,“筹添”就成为祝寿的吉祥语了。捌佰,是说其数多也。

正堂上值得欣赏的还有灯梁和太师壁。

先说灯梁。与礼仪堂灯梁略似,红漆打底,表面用金漆绘有祥云和蝙蝠,也是洪福齐天的意思,但色彩更鲜艳。六点多梁托却是立体镂空透雕双麒麟戏彩球,彩球为多个金钱纹勾连而成,彩球上还有牡丹花盛开,金钱纹细致匀称,连接自如,还扎着如意结飘带,飘带衔在双麒麟口中,双麒麟欢天喜地地跳跃,非常喜庆。

再看太师壁,可不得了!首先是两边屏柱上端有插把,为飞天的凤凰,这对凤凰,腾起于彩云之上,劲翅横展,尾羽飘逸,口中衔着书卷,是凤凰衔书的立体圆雕,仅仅抓住了凤凰的主要外形特征,取像简略,造型奇特大胆,左凤右凰,相向对视对舞,煞是好看。艺文类聚》卷九九引《春秋元命苞》:'火离为凤皇,衔书游文王之都,故武王受凤书之纪。'本谓帝王受命的瑞应。后亦以'凤凰衔书'谓帝王使者持送诏书。这倒像是为屏柱间的金匾做了注脚。

屏柱之间、凤凰之下悬挂着一面金匾。朱砂为底,边框和字体全部髹金,金碧辉煌!内容是:

上款:咸丰二年三月  礼部题请奉  旨[“旨”字据于匾之正中上部,环以双龙抢珠雕饰]

正文:孝友[楷书大字]

下款:旌奖岁贡生  钦加八品衔陈上珍立

两个匾托为沧海之上正面龙吐水的形象,代表着皇家的至高无上。

礼部,在封建社会里掌管文教礼仪以及部分对外事务,主要负接待外宾、筹划典礼、办立学校、科举考试等等,最高管理者是礼部尚书,礼部下辖礼部司、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分掌礼乐、学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其地位超出如今的中宣部加教育部。“奉旨”说明是皇帝的旨意,这是国家级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

陈上珍就是陈用坦,但《古灵陈埔族谱》载,陈用坦逝世于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而“咸丰二年”为1852年,是时陈用坦去世已经将近二十年了,是其后代申报朝廷而获得的。

陈用坦有什么事迹值得朝廷旌奖呢?

在民国版《永泰县志》卷之五学校志“文庙”条目下,有一段记载是这样的:

道光十年秋,知县包干臣,邀邑绅陈元封等议重建[文庙]。...时,包干臣捐俸一千两为之倡。合邑计共捐银二万三千余两,内捐六百两者三家:陈上珍、张应元、黄廷谦。...据当时报告公牍,是役最出力者,为陈元封、谢丹诏、郑汝霖、陈用坦、张在轼、陈宗贵。

卷之七祠祀志“三元祠”条目下记载:道光辛卯年,乡先辈重修文庙,因撤旧材建三元祠于邑过溪山巅,祀宋三状元,并建联奎塔于旁。

参考该志卷之五学校志之“泮额”条目,“清朝以来,岁试:文学八名,武学八名。科试:文学八名。...迨咸丰以后,增加九名,...除拨府学一名外,共一十八名。”这样看来,重修文庙和修建三元祠、联奎塔,对增强永泰县的读书氛围和提高全县的教育水平,作用是非常大的。而陈上珍在其中的奉献当然足以载入地方史册。

金匾之下是神龛,龛屏四扇,均为多层次镂空雕髹金,刻有“甘露寺招亲”等三国演义故事,人物众多,情节生动,刀工精湛,至今金光闪闪。其工艺水平更胜于十二扇厅屏。可惜被盗贼盗去了右边两扇格心,留下一个大窟窿既刺眼又令人痛心!

金匾下有两张祭祀桌,长的是正堂之下的,短的原本放在左边花厅,均为杉木细作,盘长云纹不到头,造型精美,髹以黑漆,十分大方。都是古物,怕失盗,移到此处一起让新装的监控探头保护。其中最精美的是大祭祀桌的前后腿之间的侧板,为整木镂空雕刻的云纹夔龙图,数条长龙在祥云间翻腾起舞,头尾相衔,充满活力。

七、大通沟及横厝、过雨楼。

从厅堂前横衕出去、到大通沟前是纵向到底的风火墙,风火墙外先是长长的走廊,在此还连接着一道横隔风火墙,将大宅院分割成许多个单元,每个交界处均设有青砖砌就的门洞,安有硬木门,最大程度保证了防火安全和礼仪大防。走廊出去是大通沟,对岸是横厝,也是双间排,连接两岸的有多处过雨楼,内部交通既方便又客观产生了迷宫效果,增强了对外防范能力。

八、右边横厝花厅

在横厝,重点要欣赏的是前头船屋构成的花厅。通往花厅的通道曲里拐弯,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忽略。

先欣赏右边花厅。是一处带官房、六扇的、廊下两厢为廊庑的小院子。花厅不深,小巧玲珑,有轩廊、有太师壁。轩廊是单檩弓箭轩,跨梁为圆梁,梁下的雀替为弯曲的竹节包护着盛开的牡丹花。厅前檐下有垂花柱,可惜柱头被盗贼锯走了。左右壁间上方为大块方形实板浮雕大花瓶,一共两幅,合着另一处花厅的两幅,就是四季平安花。屏柱中间上方为不到头卍字纹为底纹的阳刻楷书文字,其内容是:朱文公格言: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大丈夫不可无此襟怀: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大丈夫不可无此度量;渊深珠自媚,山韫玉含辉,大丈夫不可无此蕴藉;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大丈夫不可无此气概。丙子敬録。

百度了一下,这不是朱文公格言,这是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和清代丁德保《少年进德録》综合而成的。原文还有几句: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稀,大丈夫不可无此风致;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大丈夫不可无此节操;两仪常在手,万化不关心,大丈夫不可无此作用。但不管是谁的名言、格言,其揭示的为人处世道理,至今还是可取的。

花厅的两面山墙上为灰壁,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相对稍明亮些。壁上也有许多画押钉着,都是小小的各种花篮花瓶花卉。花朵形态各异,非止一种。厅边的官房、假六扇的门窗虽然破坏严重,但是许多上绦环板雕刻尚在,很值观赏,是四季花果和另一种造型的琴棋书画,线条深峻而流畅。最漂亮的是出廊柱前金柱的柱础:出廊柱的柱础为青石打造的八角形束腰状,每个面间隔雕刻着八仙法器和四季花卉以及琴棋书画,花间或翔或驻,有绶带鸟,有鹭鸟,有喜鹊,有锦鸡等,均是深浮雕,如此雕工,殊为不易。金柱下的柱础为圆鼓束腰形,柱面刻着多幅祈福祈祥的画图,有鱼跃龙门,蝶戏牡丹,狮子戏球、老虎报恩、鼠咬天开等故事。

再看七级垂带踏跺之下的小天井里的花架也不简单。两层青石板条作为架板不觉得如何宽大,而承托它们的青石大板架子,其外径有一米见方,如此硕大的板材光材料就很难得。

天井前部有屏门,屏柱为四方体,其柱础应该是整个霞坂厝最精致的:青石束腰方形,柱面高浮雕,面向花厅的是健壮的奔马,其他各面有书本、卷轴、兰花、菊花、荷花、青竹等,花型舒展,摇曳多姿。最难得的是在底部束腰部分,有四根独立的、周围游离出础体、但上下依然与础体连在一起的竹节,只有拇指粗细,劲节挺拔,其雕刻的难度、精度、美度都令人叹为观止!

从这处边门走出去,会有一次感受到确实很温雅:面对远山,长青石板打造的壮硕石门框有一副篆字阴刻对联:

下榻拟邀名士酒,闭门时读古人书。横批“吾爱吾庐”。

上联“下榻”指的是好客,且所好的是高雅的客人,而且是知音,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来了有好酒。下联是讲,要是没有知心朋友上门,就闭门读书,读古人留传下来的好书,得到一心静闲适状态,不亦乐乎?这就是我的家,这样的家才是最可爱的啊。

有这些精美的装饰,这些旷达的文字,说明这里的空间当初是一个多么文雅、多么雅致的存在!

九、后楼[楼后侧]及后花台,水井,后走廊,

当然,参观还远未结束,我们还要转到后花园看看。沿着大通沟边的长长的廊道,我们转到正座的后走廊,一路穿过数道门户,二层上的风火墙四合成围,狭窄的小天井空中可以看到多处屋顶的龙舌燕尾脊不时昂起,马头墙脊头对望,让人见识了深深庭院之重叠,防火、礼防之严密。

转到后走廊边,透过有一道门洞,会见到此廊道之幽长和深邃。大约在左右八扇的位置,后沟中出现了两口水井,井沿圈均为整石凿空,左圆右方,主人说这是日井和月井,井泉清澈旺盛,寓意着财富生生不息,日夜长流。井边各有一个洗盘,也是整石凿成,和井沿一样,其边径、直径都在一米左右,据说其最主要的功能并不是洗衣,而是洗钱——主人日进斗金,所收入的“硬通货”来自千家万户,可能带有污垢,要清洗了才能入库。

在后沟对边有几处青石厚板插在石砌驳岸里形成“石梯”,踏着“石梯”踏跺、可以登上一米多高的后花园。目前只是空地一片,坡度和缓,最高处也只达正座的二层许。有零星几颗李果树和杂草,面积大约四五百平方米。假如种有奇花名木,做一下亭台建筑小品,确实是一个漂亮的后花园,足以让深居大院的女眷踏青,其视线得以越过屋脊领略到庄院对面锦屏山的美景,身心得以休憩和放松。而正座的后楼二层则设置了多处美人靠,那些养尊处优的娇娇女眷,也可以倚栏欣赏后花园里的花木,可以想象出她们的那种闲适和惬意。

如果留心观察,还可以看到一层房间的底部用整齐的小方石撑起地栿,让房间地板保持干燥。这个设置遍及整厝,足见主人对生活舒适度的追求和用心。

十、左边横厝花厅

在从左边的大通沟边往前,可以到达左边花厅。与右边花厅比较,轩廊、跨梁、窗牖绦环板的雕刻以及壁间画押均与右花厅类似,其雕刻内容似乎与其成套成组。灯梁及梁托也大体相同。

其不同之处在于檐廊前的垂花柱相对完整,是镂空立体雕刻的人物形象,依稀是八仙赐福的形象。其次是太师壁上格心文字,底纹也是卍字不到头斜纹格,版面嵌入竖排镂空楷书“朱文公格言”,内容是:

谦以处贵,乐以安贫,勤以积学,静以贞神,

敏以给用,直以存真,忠以事君,孝以养亲,

宽以容众,谨以修身,清以轨俗,诚以教民,

约以奉己,广以施人,重以临下,恭以待宾,

总之以道,贯之以仁,在家为子,在国为臣,

斯言必践,盛德聿新,勒铭示警,永代书声。

丙子敬录

查有关书籍资料,这不是“朱文公格言”,而是宋代吕夷简的《门铭》,也就是写在进出门户大门上的铭文,也是一种家训,清雍正皇帝未登基时,就经常学习,而且编入了他整理的《悦心集》。内容基本相同,但词序有所不同,是从“忠以事君”开头的,从“诚以教民”后接“谦以处贵”及其余。这应该就是官府与民间的着眼点不同而致;官家要将“忠君”放在首位,老百姓当然更注重处世为人的原则,社会是“贵人”的社会,出去了一定要谦逊、谦虚、谦让,对自己的境遇要能够知足常乐,不要老不满足。

这里的刻字有两个字刻错了,一是“贞”,原为“澄”,读“deng”去声,本写作“澂”,将液体中的杂质沉淀分离的意思。二是最后一个字“声”,原作“绅”;“书绅”是“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绅带”是古代士大夫束腰之大带子。而“书声”就是读书时发出的声音,这里的铭文记住了,就像写在腰带上一样,但怎么代替“读书声”呢?况且,整篇都是韵文,押的是十一真的韵,“声”在八庚韵部,不相押。估计是粗通文墨的工匠所为。

第三处不同,则是令人伤感的了:出廊柱的柱础虽然也是青石打造的八面体束腰状,柱面却没有雕花。细询主人才知道,这些柱础被盗贼强行盗走了!现在的是后来新做替换的,却再也难以求得以前功夫那么精深的工匠了。或花不起本钱也为可知。

在廊墘,可以观察到花厅与廊庑结合处的防溅墙为城楼状,可惜与墙脊脊堵上的一样,许多立体雕塑体态生动的人物竟然都缺少了头颅!想来那应该是荒唐岁月里荒唐人干的荒唐事!

廊下屏门、屏柱及柱础也非常精美,与右边相似,不再赘述。

传说下坂厝建于建于乾隆五十二年即1787年,而与陈用坦相关的丙子年只能是1816年,这样算来,下坂厝最少建造了29年[或者传说雕刻用了24年是有来历的]!

从这座花厅的横衕往左,还可以见到又一重横厝船屋,再过去又是一道花园式空地,不过现在成了菜园子,前方围墙上也开有几处小门,据说曾经是本宅院的独立书斋,但如今已失去这个功能了。

回到左花厅,下七级垂带踏跺,出前门,还可以欣赏阔大的石门框上的篆字阴刻:

鹤倚云屏生瑞色,凤临霞坂展新翎。横批“得少佳趣”。

鹤是高雅的长寿的飞禽,一般与青松翠柏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是祥瑞的象征,也可以表达老一辈的精神状态;霞坂厝的对面就是郁郁葱葱的锦屏峰,历史上松柏成林,遮天蔽日;而凤,尤其是“展新翎”的凤,则应该是新生一代的形象,表达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霞坂,就是霞坂厝所处之田坂,面朝东方,每天太阳一升起,这里就沐浴着万丈霞光,云蒸霞蔚,恰如有群凤起舞。为人知足常乐,老而依然健旺,少而朝气勃发,此“趣”何止“少佳”耳?

霞坂自是得名于此种风光,此地属于东埔片村[自北而南是东坡村、霞坂村、芦洋村,当地居民基本姓陈]的中间,总地形地势有“五凤下洋”的五座山,还有与溪湖村为界的鹤形山。这副对联应该也隐含了这里的风水形势。因此,下坂村应为霞坂村,下坂厝更应该是霞坂厝!而今人贪图书写简便,竟然将“霞坂”写成“下坂”,一点美感都没有,一点文化韵味都没有,似乎比那些缺失、破损的雕刻和雕饰更让人哭笑不得。

附录:

陈用坦[古灵陈埔第二十世]的前代与后裔:

第七世:广,重享三子,配黄氏,享寿60岁,办理叅闽事务,为三房支祖。

第八世:润可,配魏氏,生五子:瑗、琰、球、瑛、珨[庠生]

第九世:瑛,润可四子,生子诚。

第十世,诚,名实,瑛长子,配林氏,生子耿。

第十一世:耿,配林氏,生子默、献、彬。

第十二世:默,耿长子,配余氏,生子:岗、岫。

第十三世:岗,默长子,配黎氏,生子:应聘、应科、应宸。

第十四世:应聘,名忠我,配杨氏,生子:一琦、一理、一璟。

第十五世:一璟,配黄氏,生子:公达、公造、公建。

第十六世:公建,名德表,配李氏,生子蓝卿,周卿。

第十七世:蓝卿,名青侯,配许氏,生子仲学、仲志。

第十八世:仲学,名士稷,配郑氏、吴氏,生子楚才、楚辉、楚明、楚化。

第十九世:楚辉,名文显,配张氏,生子用朱、用宝、用白、用穆、用坦。

第廿世:用坦,名上珍,楚辉五子,贡生,捐修文庙,记录2次,钦加八品,旌奖“孝友”。配郑氏、杨氏、郑氏,生子:永璞、永雅、永施、永桓、永利。生于乾隆廿三年[1758年]戌寅岁,终于道光十三年癸巳年[1833年],享寿76岁,一生勤俭,建成豪宅[建于乾隆五十二年即1787年]。

第廿一世功名录

永璞,名宗祥,贡生,配杨氏、林氏,生子:鸿仪、鸿封、鸿沛、鸿泰、鸿渚。

永雅,名宗桂,贡生,捐修文庙,钦加八品,记录二次,配郑氏,生子五。

永施,名宗理,号恕夫,监生,配魏氏,子一。

永桓,名宗魁,监生,配侯氏,子四。

永利,讳安国,庠生,配林氏,子二。

第廿二世功名录[十个]:

鸿仪,名鹏程,永璞长子,武监生,加捐卫千总。

鸿封,讳寿康,永璞次子,生员。

鸿沛,名焕波,永璞三子,监生,配郭、林氏。

鸿泰,名家隆,永璞四子,号幼荆,贡生。

鸿渚,名家任,永璞五子,号于洲,贡生。

鸿祺,讳禧昌,永雅长子,生员,加捐训导,配夏、汪、张、刘氏。

鸿嘉,名王树,讳松龄,号挺新,永施子,监生,配林、连氏。

鸿珪,讳焕彩,永桓长子,监生。

鸿传,名抵波,讳家松,永利长子,监生,咨补直绿州州同。配林、王、吴氏。

鸿岑,名梅友,讳家柱,永利次子,监生。

第廿三世还有一些人获得初级功名[七个]:

师钜,名紹勋,武庠;师盘,名紹裘,生员;

师衡,名子经,监生;师璧,名鸣球,生员;

师敏,讳景扬,庠生;师达,讳紹崇,贡生;

师璇,名紹梁,监生。

近现代霞坂厝的人才也不断涌现,此间未做解读。

图片来源:张培奋、黄汉民、叶俊忠、郑江晶、王少敏、何采云等

(0)

相关推荐

  • 匾学匾说(20):一块匾上雕刻的文史知识

    此匾乃"河南府永宁县正堂蒋(某)",奉旨旌表"节孝高雷氏"所立的匾额.从外观看,该匾为横式木质,淄黑地子,匾词为楷书,阴刻贴金,字体浑融圆润.举止祥和. < ...

  • 孙权故里

    沿着砚池走了一圈,来到北畔. 池边有一片坪地,这座简陋的房屋就是明哲堂. 明哲堂,始建于明代,为孙权第48世孙孙润玉(人称五阿太)所建的议事厅,故俗称"五边厅".五边门.明哲堂规模 ...

  • 《红楼梦》里的年味,现在还剩下多少?

    腊月,是农历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一进腊月,"年"以倒计时的脚步临近,年味儿也越来越浓. <红楼梦>里的贾府,是有皇室背景的贵族家庭,自然对过年特别的看重. 书中写到: & ...

  • 永泰庄寨 | 嵩口玉湖恭恩厝

    大樟溪百折千回,一路奔腾,快到嵩口镇时,在仙公山山脚绕了一个大湾,形成一个静静的.弯弯的长潭,形同玉玦,波光澄碧,古人遂名其地为"玉湖".在湖之左岸边,沿着水流方向,矗立着一座巨大 ...

  • 《乙未之台岛遗恨》嵩口拍摄花絮

    端午期间,嵩口乡亲们的朋友圈纷纷被这一幕幕刷屏: 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街道,穿越的装扮,车队浩浩荡荡,古街人来人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六套)在嵩口拍摄电影<乙未之台岛 ...

  • 相比和平古镇,嵩口古镇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1月22日,我第三次到和平古镇.第一次是在2008年正月初七上班的第一天,去学习如何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次是在2016年夏天,我们自驾游到了和平古镇,当晚住在那里,观赏了日景夜景,走遍了大街小 ...

  • 比口红色号还要难记的,是中国古建筑专业名词!

    文末附中国古典建筑景观规划专业必备书籍 扪心自问,身为建筑专业.园林专业的你. 有没有在长辈考你"这是个撒子屋顶"时, 有一点点无奈又有一点点无助? "中国古建筑有辣么多 ...

  • 【原创】李淑霞:清明上坟记

    原创作者:李淑霞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清明上坟记> 清明节,思故人, 想逝者,念父母. 一年一度亲躬身, 感慨万千,千万感慨, 烧纸谢恩,但世俗已改. 纪念吧,纪念吧! 翻江倒 ...

  • 霞城的年味-霞城特色美食记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霞城是哪里?现在,咱们就来了解一下霞城,霞城,又名赤城,指雄俊高大的城,也指霞城隐赤标.霞城即赤城位于北京北部,河北省西北部,潮白河水系白河流域,北依坝上草原,南邻首都北京.当然也 ...

  • 解放嵩口始末

    解放嵩口始末 阿波 2小时前 阅读 51 关注 解放嵩口始末 嵩口是永泰西南重镇和门户.这里水陆交汇,地势险要,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小荆州'之称.历史上有不少重要军事行动均取道嵩口,如护法战争期 ...

  • 【影像武胜】沿口小学周末军训出发记

    2019年11月,武胜摄协在沿口镇小学举行的影展的时候,碰见沿口小学的小朋友们出发参加军训......

  • 古意嵩口

    嵩口的古意,一半停留在星罗棋布的古屋老厝里,另一半寄寓于大樟溪两岸的朴实民风中. 古意,是嵩口的魂.千百年来,她慢慢聚拢,悄无声息地蛰伏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从古镇大门进来,沿街而上,陡然看见张元干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