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轻视之人—王清任(医林改错)
不管怎么说《医林改错》都是中医认识人体结构的转折性标志,对于人体的结构的探索从未停止。从行文中可以看出王清任(1768-1831年)是一个非常严谨,对古人敢于提出质疑的人。拥有一个现代正确的解剖认识,应该是王清任老先生的愿望。当然,由于当时条件和时代科技的限制,未能遂人所愿。
古人对人体的解剖确实存在差错,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的,中医论脏腑,偏向于功能,为什么还会有效果?中医的诊病不仅有脏腑辨证还有六经辩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辩证等多种诊法。私自认为中医所认识的脏腑功能是建立在经过几千年中药和脏腑之间的相互修正而形成的精华,绝不是单纯的错误或正确能衡量的,但近代人类对人体结构的认识逐渐完善,我们中医人更要重新修正自己对脏腑结构的认识,并且通过临床来让中医脏腑的功能更加完善,更好的指导中药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王清任老先生通过观察了大量的尸体解剖,在当时主流医学估计会骂他离经叛道,但可以看出他是尊经却不迷经,这种怀疑求真的精神值得吾辈敬仰与学习。
虽言此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但他把气血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对于血瘀的辩证更加准确,如午后潮热,至晚尤甚、痛固定不移,刺痛或绞痛、包块、浅表静脉的怒张,局部皮肤的改变、唇青紫、肌肤甲错以及精神等症状。以通窍活血汤治疗头面四肢周身血管的血瘀;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膈下逐瘀汤治疗肚腹之淤或有积块,运用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药,量小活血,量大破血。煎药时多加黄酒,有对于化瘀打通人体的气血。如若气虚之人用大量黄芪来补其气;化瘀行气常用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元胡、乳香、没药;疏通经脉常以地龙、皂刺、山甲;小茴香用于虚寒的疼痛坠胀。
人之一切活动的正常,始终离不开气血,气血就是机器的机油、汽油,油出现问题,其转动必然会受到影响。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者为何物,所伤者无非气血也。像久病阳虚之人,在助阳的同时加以活血之药能便于阳气的回归;手脚冰凉之人不过气血不达,血脉不通疏通瘀血即可,气血不足血脉必然不畅而瘀堵;皮肤诸疾,血脉不畅或局部邪气祸及,必求之于气血顺畅。诸病源于气血,调病之根在于调气血,气血旺,百病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