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治国学的前提是什么?

治国学的前提是什么?
马一浮在《泰和会语》中强调了两点。
其一,想治国学者,必须有一种信念。
而这种信念又分为三个方面:
(一)相信中国的古先哲道理博大精微。
(二)相信你自己的身心修养是深切而必要的。这一点很关键。
(三)相信中国学术一定可以昌明,不独要措我国家民族于磐石之安,且当进而使全人类能相生相养而不致有争夺相杀之事。
具此信念,然后可以讲国学。
上面这三个方面,有识者可深玩。
其二,马一浮强调:“治国学先须辨明四点”,只有这四点辨明了,方能入国学之门。
这四点的原话为:
一、此学不是零碎断片的知识,是有体系的,不可当成杂货;
二、此学不是陈旧呆板的物事,是活鱍鱍的,不可目为骨董;
三、此学不是勉强安排出来的道理,是自然流出的,不可同于机械;
四、此学不是凭借外缘的产物,是自心本具的,不可视为分外。
由明于第一点,应知道本一贯,故当见其全体,不可守于一曲;
由明于第二点,应知妙用无方,故当温故知新,不可食古不化;
由明于第三点,应知法象本然,故当如量而说,不可私意造作、穿凿附会;
由明于第四点,应知性德具足,故当内向体究,不可徇物忘己、向外驰求。
为了便于读者清晰地了解乃至记住这四点,笔者以表格突出一下。
不是
所以
零碎、杂货
有体系的
要整体,不要片面(道本一贯)
陈旧老古董
活泼泼的
要温故知新,不要食古不化(能解决新问题)
勉强的
自然流出的
要按照真实体验而说,而不要矫揉造作(法象自然)
凭借外在的东西
自心本来就具有的
要多向内体究,而不要在追逐外在物欲的时候丢失了自己(性德具足)
总而言之,要知道国学是:
整体的
常新的
自然的
侧重自身修养、向内探求的 
如果不知道这四点,即便每天读古籍,也会限于呆板,难入国学之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