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旧时谜事
项苏农
一
《清嘉录》是一本专记清时苏人风俗的书,以月编排,一月一卷,共二百四十余则。所谓风俗,就是社会上普遍形成的节令习俗等。由此可见,平均一天半就有一个新花样,虽说礼多人不怪,但风俗之多还是令人略感有些繁琐。
该书作者是清朝的苏州府吴县人顾禄。按照顾禄在序文中的说法,书名是取自西晋陆机的“土风清且嘉”一语,出自他的长诗《吴趋行》,意思是吴中这地方社会风气清明、生活习惯美好。由于这句赞美家乡风情的诗写得实在太好了,以至被后世不少人竞相模仿,如宋人李曾伯的“土风清且饶”,明人王宠的“土风颇清嘉”,清人严永华的“土风清且敦”,就连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也充满敬意地写道“荡漾东风清且嘉”,至于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祝枝山先生,那就更是完全不顾吃相,直接开始生吞活剥起来了:“吴中土风清且嘉”(《乐孺歌》)。
《清嘉录》卷一记载的是正月风俗,有“行春”“打春”“拜春”等合计三十九则之多,其中有许多风俗,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其中有一项至今犹存,那就是“打灯谜”。顾禄就此解释说:“好事者,巧作隐语,拈诸灯,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有喜欢热闹的人,费尽心思编出了本义要猜测才能得知的短语,然后将短语贴在灯笼上面。这灯笼沿街摆放,一面挨着墙壁,另外三面朝着路人,经过的人都可以随意商量揣摩竞猜。这种猜字游戏就叫“打灯谜”。更重要的是,“中者,以隃麋陟厘、不律端溪、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谓之谜赠。”如果猜中了还给赠品予以奖励,有笔墨纸砚文房用品,或是手帕扇子香囊日常用品以及瓜果炒货等零食。
清人赵翼《陔余丛考·谜》云:“谜即古人之隐语。”南朝宋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被后世所熟知的古人隐语。说的是在三国时候,有一次曹操杨修途经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时,看到此地“曹娥碑”的背面题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写的是什么?”杨修回答说:“我知道。”曹操又说:“你先别说,让我想想。”在骑马走出三十里地的时候,曹操这才说:“我知道写的是什么了。”
曹操是一个自视甚高又疑心很重的人,他一面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一面又要求杨修写出他的答案。只见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绸,即是‘绝’字;幼妇是年少的女子,便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那是‘好’字;齑臼是受纳辛辣之味的容器,就是‘辤’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辤’。”说明一下,“辤”是“辞”的异体字。
曹操一看和自己的答案正好相同,就酸溜溜地对杨修说:“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我的才能比不上你啊,我是走了三十里的路后,方才想明白了这八个字的意思。
“曹娥碑”因此成为字谜的最早实例,上虞也被谜界公认为灯谜发源地,还因为这个故事,谜界专门设置了一个谜格“曹娥格”。到了清朝的时候,有个叫朱昆田的人,专门为此写诗赞道:“临到孝娥碑背字,第三隐语最销魂”(《调育斋二首·其一》)。
二
隐语最销魂,这句话放在清朝的苏人潘祖荫身上,是一点也不错的。民国人周效璘在《慧观室谜话》中,就记载了潘祖荫的一件趣事。说他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年在北京过年时,给前来拜年的人出了一则助兴的谜面:“臣东邻有女窥臣已三年矣”。这个被当时苏人称为“贵潘”的达官贵人,看来还是很自作多情的,将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中的“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一句,直接化用说是其家东面有一个女邻居,在暗中偷偷地看着他,有三年之久了。
潘祖荫要求众人猜五字唐诗一句。他到底是在咸丰皇帝的南书房行走了四十年,又在同治朝中做过工部尚书大官的,出手相送的谜赠就是十两银子,于是有人猜是钱起《月下洗药》中的“蜂惊引暗香”,也有人猜是畅当《别卢纶》中的“非关宋玉悲”,种种答案不一而足,可惜当天无人猜中。虽然闻讯前来猜谜的人很多,但几天下来,居然一直无人猜中,倒是导致京城书摊上,各种版本的唐诗集纷纷涨价。于是潘祖荫放出话来,说此谜如果还猜不出来,那就每隔五天把谜赠翻一倍。一个月后,谜赠已经提到了三百二十两了。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不知名的江南人,以谜底“总是玉关情”作答,竟然一举猜中。
“总是玉关情”一句,出自唐人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一个“吴歌”,一个“秋歌”,如此看来,潘祖荫虽然一直在京城做官,但还是很思念家乡苏州的。只是由于官职在身,伴君没有自由,不能像他西晋时的吴中老乡张翰那样,在秋风起时,有鲈鱼之思,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只得出此让外人看来很是暧昧的谜语,聊慰深藏在心中的思乡之情。
话说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那年农历是辛未年,有个叫袁舜臣的江阴人,以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科的正科举人身份,赴京参加礼部会试。明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云:“会试时,举子入场,伴送镫笼多有写某科状元以取兆者。”会试惯例是子时开启贡院大门,贡院大门也就是俗称的“龙门”。为了能够尽早进入贡院早跳龙门,举子们都是半夜动身,在入场赶考的路上,往往就会提着灯笼。为了取一个好兆头讨一个吉利,常常会在灯笼上预先写上自己的姓名,有些迫不及待的人,还会写上状元两字。之所以写在灯笼上,是因为“灯”“登”同音,暗寓自己将要及第,将会成为这科状元。
袁舜臣没有在灯笼上像常人这样写,所以他那个一反常态的灯笼,在那些手持灯笼等候开龙门的人中,特别引人注目。只见灯笼上写的是一首诗:“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掩却半床何所有?完名直待挂冠时,本来面目君知否。”
那些举子看见后,发现灯笼上写的字个个都认识,但连起来一看,却不明白这首看似很普通的诗,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解之下就纷纷交头接耳,现场一片窃窃私语声。
这时有个在场的苏州吴县的举子刘瑊,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首诗。他在心里默念了一遍,马上就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了。原来这是用七言律诗格式写的一首字谜诗,需要用拆字法进行破解:首联两句中,那“六”“一”“十”三个数字,像石磨从上到下磨东西一样,握在手中就是“辛”字。颔联的上句“杏花头上一枝横”,说的是要在杏字上面的“木”字头上加一横,下句“恐泄天机莫露口”,说的是为了保住天机不泄露,就要把“杏”字下面的口字拿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未”字。颈联中的“一点累累大如斗”是个“犬”字,“掩却半床何所有”中的“床”,在繁体中是写作“牀”,“掩却半床”是只剩下“爿”旁,用“犬”字取代“木”字,就有了“狀”字。最后剩下的尾联,其中“完名直待挂冠时”句,是说“完”字需要“挂冠”,即拿去宝盖头,那就是一个“元”字,最末一句“本来面目君知否”,是说到这个时候,你就能看到了我真正的面目是什么了。
刘瑊忍不住赞了一句:“好一首字谜诗啊。”众人听后顿时醒悟,将这四个字上下顺序一合,谜底就是“辛未状元”啊。这表明在袁舜臣心里,他是立志要夺取这年辛未科的状元。
这场科考中,袁舜臣没有成为“辛未状元”,而且连进士也未中,那一科的状元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元忭。独具慧眼看破并说破此谜的刘瑊,据《江南通志》载:“又吴县刘瑊字玉俦,隆庆辛未第二人及第,授编修历中允,亦有清望。”不但考中了进士,而且还是那一榜的榜眼,后来又成为清官。
不过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道:“如丙戌年,刘中允瑊卒于京,刘居乡无修洁名,乃子号花面者尤横恣,值其家延僧诵经,先有夜粘对于门云:‘阴府中罗刹夜叉,个个都愁凶鬼到;阳台上善男信女,人人尽贺恶人亡。’比日高,过者大笑,始抹去。”说在明神宗万历丙戌年(1586),刘瑊在北京死去,但刘瑊在家乡吴县的名声并不好,因为他放纵儿子在家乡横行霸道。当他儿子在为他请和尚做超度的时候,就有人趁夜将一副内容是“阴府中罗刹夜叉,个个都愁凶鬼到;阳台上善男信女,人人尽贺恶人亡”的对联贴在他家门上。说刘瑊是凶神恶煞,连阴间的鬼都怕他。说刘瑊死得好,善男信女没有一个人不拍手称快的。
三
苏人是非常喜欢打灯谜游戏的,城中凡是有打灯谜的地方,就会有聚集的人群。而且那时的灯谜,也真的叫灯谜,都是在入夜掌灯时分,才登场让众人开打,游戏一直要延续到入夏时节方才结束。顾禄用“远近辅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这十六个字形容“打灯谜”的空前盛况,还用顾震涛《打灯谜》诗,进一步描绘“打灯谜”的竞猜场景和心理活动:“一灯如豆挂门榜,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远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清人尤侗有《意难忘·元宵》词,内容描写苏城元宵之夜无比繁华壮美:“罗帐地,锦衣街。灯火上楼台。”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之句,是在词的结尾处,用写真手法,勾勒出了饶有情趣的调情场景:“百忙里、阄成灯谜,掷与郎猜。”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子,看似无心地制作了一则大有深意的灯谜,仿佛在无意之间,随手轻轻地抛给了她看中的心上人。
但最值得玩味之处,不是尤侗写的词而是尤侗写的注,注曰:“苏城初撤防兵,张灯甚盛。”可以想见,苏城这次“看满城、星桥高揭,火树丛开”的元宵活动,是在驻防军队刚刚撤走、城中市面尚待恢复这一战后重建背景之下展开的,尤侗为此用对比手法进行了描述:“羽林千骑去,华屋万家回。”这充分说明流传于苏州的风俗打灯谜,已经深深浸透在苏人的骨子里,只要有些许机会,就会肆意开打。
清人俞樾在《六州歌头·闺中行乐词和竹樵方伯》的词中,也有描写苏人打灯谜的佳句:“制春灯谜语,争胜上元时。小婢先知。”上元时是正月十五日,这天是元宵节,更是“打灯谜”已入佳境的时候。在红红火火的年庆中,如果有幸赶上灯谜开张,不妨奋勇地上前伸手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