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

2005-11-3晴维也纳

维也纳花园饭店的早餐很丰盛。

十天下来,我越来越喜欢西式早餐了。每天早晨闻到新鲜面包的麦香和咖啡浓郁的香味,都能勾起我的食欲。

连日来,我发现德国人吃鸡蛋的方法很特别。他们把煮好的鸡蛋放在特制的容器里(每个宾馆都有,形状不同),鸡蛋的半个卧在里面,半个露在上面。吃的方法是:先用刀叉把露在上面的半个蛋壳敲掉,然后,撒上盐、胡椒即可食用。难怪他们把鸡蛋都是只煮七八分熟,原来是吃法不同。我尝试着吃了一次,立刻认同了这种吃法。“椒盐鸡蛋”(我给这种吃法起的名字)成为我每天早餐的必食之物。今天早上又尝试往面包上抹猪肝酱、鹅肝酱,味道也很好。

上午去维也纳市内的奥地利教育部专访。大巴渐渐驶入市区,眼前的景物渐渐有了变化。小杨说,维也纳分为老城和新城,我们是从新城往老城走。新老城之间有一条环形干道,当地人称为“维也纳的腰带”。进入老城后,景物越来越美了。途经“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即金色大厅所在),取今晚的音乐会票。“金色大厅”从外表看,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壮观。

在教育部专访两个小时。出了教育部,便是总统府、总理府和市政厅,大家纷纷拍照。然后去美泉宫游览。

美泉宫是奥匈帝国君主的夏宫。当年(1750年)是由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下令建造的。她是奥地利境内最辉煌的一座法国巴洛克风格花园。美泉宫后面的宫殿花园,美丽、壮观,令游客倾倒。整个花园仿效凡尔赛宫花园的风格,花坛修建得整整齐齐,包括树木也修剪成树墙。人工雕琢的痕迹很重,但处处是景,美不胜收。1996年,美泉宫花园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美泉宫花园)

(美泉宫)

去“黑天鹅”专卖店购物。“黑天鹅”是享誉全球的水晶制品品牌。我买了项链等。回宾馆休息一小时。连日疲劳,这一小时竟然睡得十分香甜。出国十天,每天行程紧张,个个疲惫不堪,这倒解除了外出失眠之苦。每天基本不吃安定,也能自然入睡。

晚餐时,我自费买了一杯啤酒。餐后,集体去“金色大厅”欣赏音乐会。今晚的音乐会是由美国的一个著名乐团演奏。演奏的什么曲目,我完全没有听懂。尽管音乐本身欣赏不了,但亲身感受了“金色大厅”的氛围,也实属难得。有几点印象颇深:一是在国内大名鼎鼎的“金色大厅”设施陈旧,尤其是座位缺乏舒适感,硬邦邦的,靠背很直,很不舒服。难怪在电视上看老外听音乐会都是正襟危坐,看来和靠背有关。抑或剧院的靠背有意设计成这样的?二是没有迟到的,所有观众都是提前入座,当然也就没有演出开始后进来找座位的。三是观众素质高,演出之前,大厅内熙熙攘攘的嘈杂声与乐队练琴声交织在一起。临近19:30,全场自动安静下来,绝无一人进出。工作人员把一扇扇门轻轻带上,乐队成员各就各位,整个大厅静得出奇。接着是首席小提琴手出场,全场报以热烈掌声,复又安静;十几秒钟后,钢琴演奏家及乐队指挥出场,全场报以更加热烈的掌声。四是演奏过程中,没有一人走动,更没有人打手机、拍照等。乐章之间的间隙十几秒钟,只有在这时,方才有人咳嗽,每次间隙都是如此,可见观众在演奏过程中都是忍着咳嗽,尽量不发出声音的。五是在入口处,有存放物品、挂大衣的免费服务处,工作人员大都是不年轻的妇女,一个个态度殷勤,笑容自然亲切。我们团的所有男人均表示无外衣可挂,略显“老土”与尴尬。六是音响效果之好令人折服。整个剧场无论哪一个角落有人咳嗽一声,全场听得清清楚楚。

(音乐会开始前可以拍照)

(音乐会马上开始)

(注意到两个老太太了吗?气质多么优雅)

(身后的两个老太太在温馨地拥抱)

说起挂大衣服务,这也和欧洲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以德国人为例,据小杨说,德国人对气候很敏感,稍微凉一些,就要开空调或暖气,使室内保持恒温。这几日的早晚都已显出深秋的凉意,街上的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有不少都穿起了薄羽绒服,有的还带着围巾。而室内又是穿着衬衣都可以的温度,难怪他们进剧院就存在着大衣、围巾往何处放的问题了。过去看欧洲电影,也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客人进屋,主人先接过客人的大衣然后才招呼客人入座。出国前,华东师大的几位教授就提醒过我们,少带些衣服,室内并不冷,但最好带一件大衣或风衣,出门穿上即可。现在看来确有道理。

维也纳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之都。有不少世界级的音乐家,虽然不是维也纳人,甚至也不是奥地利人,但都在维也纳发展自己的艺术,留下了自己的作品。维也纳人热爱音乐,也懂音乐,再加上吸引了众多音乐人及音乐爱好者来此旅游或居住,因此,一个乐团能让维也纳人接受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某一个乐章没有演奏好,甚至错了一个音符,都会遭到维也纳人的耻笑。为了满足市民对音乐的需要,维也纳建有100多座剧院,每周都有著名乐团和音乐家来此演出。据说维也纳人看报纸,首先浏览的不是国内外大事,而是剧院演出的广告。

近零时寝,未眠,服药。

(2017年2月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