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富有情趣的教师

《河南教育》(职成教)2016年第1

一天晚上,我与南京来的朋友聊天,她说自己中学时因对物理老师没好感,故物理一直没学好。有一次上物理课时,她偷吃山楂片,被老师批评了,从此她连山楂片也不愿吃了。

还听说一件事情,一位硕士生导师学贯中西,水平很高,学生对他非常崇拜,崇拜到处处模仿导师的地步。以至毕业时,他带的几位研究生连走路都跟导师一样——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

这两个例子虽然有些极端,但都来自真实的生活。它们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学生,教师对他们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教师的行为何以能如此影响学生?我想,除了教师的任教能力、知识水平,教师的情趣(非业务方面)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

究竟什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情趣呢?我想有三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教师要有鲜明的个性。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与众不同。性格各异、情趣各异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学生通过教师可以了解社会,领略不同的人格魅力。

第二,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教师一旦不尊重学生,也就失去了学生的尊重。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放学后》就叙述了这样的例子。《放学后》虽是小说,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是多么重要。

第三,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是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核心要素。一个情感不丰富的人,处理事情时必然是简单的、生硬的。只有情感丰富的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小心翼翼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和隐私,才能满腔热情地对学生稚嫩而美好的一面予以鼓励。

教师的情感来自何处?我认为,是来自对人类文化的欣赏、吸收与传承。试想,一个除了教授本专业知识而对其他领域毫无兴趣、一无所知的教师会有丰富的情感吗?明末清初的张岱曾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明人袁宏道的观点就更加犀利了,他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竟然被斥为“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可见情趣的重要性了。

爱好不能简单地与情趣划等号,但情趣常常通过兴趣、爱好表现出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一个人的情趣。情趣与财产、家族、地位无关,相反,这些外在的东西甚至可能成为消磨、毁掉情趣的杀手。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富翁叫哈德,临终前,久久不肯闭上眼睛,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好想开一次小提琴演奏会!”原来,哈德自幼酷爱小提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小提琴家,然而贫困使他无法忍受,他摔了小提琴转而经商。获取成功后,他并没有喜悦,而是感受到心灵的煎熬。与哈德相反,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少年时爱好广泛,但到了老年,他反思自己时发现,“很多年来,我竟不能容忍去阅读一行诗句。最近,我尝试去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却发现它枯燥乏味,使我难以容忍,以致厌恶万分。我几乎也丧失了对绘画和音乐的兴趣。”兴趣的丧失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达尔文认为:“这些兴趣的丧失,也就是幸福的丧失,可能会对智力产生损害,而且很可能会对品德有害,因为这种情形会削弱我们天性中的情感部分。”兴趣的丧失导致情感的缺失,这样的感慨对于教师来说,振聋发聩。

做一名富有情趣的教师,应该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作者系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