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春回大地携湿气,艾灸两穴是关键
艾学堂 2021-02-17
2月18日 雨水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E4MTcvMjE1NjY0MTUxXzJfMjAyMTAyMTgwNTM4MTQ5MTI=.jpg)
2月18日
雨水时节,乍暖还寒,且寒中有湿,一早一晚更是明显。
春回大地,升发阳气的同时也会将这湿气携带出来。如果您细心一点观察,雨水之后,即使周围没有下雨,或者下雪,但周边的泥土已经不再像冬月那么干燥、那么坚硬寒冷了。
再看看房前屋后的柳条,虽然还未吐新芽,但若用手折一下的话,会发现柳条开始变得柔软,有水分了。冬天很脆,一折就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春回大地携湿气
脾胃最易受侵扰
人体五脏六腑,唯脾胃“喜干恶湿”,最易为水湿所困。
且雨水之时,木旺而土气尚弱,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会出现肝木克脾土的情况。
所以雨水之时,养肝很重要!养脾更重要!顾护好脾胃之气,才能使肝气不致横逆。
雨水保健灸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雨水食补
此时肝旺而脾胃虚弱,粥是易消化的食物,配合一些药物熬制而成的药粥对脾胃有着更好的滋补作用。
药物的选用上既要考虑生发阳气,又要考虑滋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黄芪等。此外,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也是很好的补脾粥膳。
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雨水要静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且此时人体毛孔也在变得疏松,动一动就会泄气,此时风寒最容易进入人体,所以要注意春捂、谨防受风受寒~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