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之王——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土俄之间一直处于既相互合作又互相猜忌的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

2018年6月24日,土耳其举行总统选举。令人意外的是,在投票过程中,有一位选民将选票投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土耳其Haberturk电视台的消息,安塔利亚省马纳夫加特市一座投票站在开票时发现,一张选票上手写了“普京”,旁边盖上了选民投票所用的带“evet”(是)字样的圆形印章。

2017年,土耳其政变未遂,粉碎军事政变的土耳其总统进行大清洗。埃尔多安一直指责在美国避难的居伦策划了军事政变,要求美国引渡居伦回国。虽然居伦否认指控,但消息称美国中情局参与了政变。埃尔多安是如何在最后时刻躲开了政变并迅速出手反击,现在的说法是埃尔多安成功的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召唤他的支持者走上街头支持他。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军队的电台信号发现了异常,分析判断可能发生军事政变,通过特殊渠道通知埃尔多安,埃尔多安才得以在最后时刻离开住所,并组织反击。

2015年11月,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两国结怨,继而弥合冲突——因美国怂恿土耳其击落俄苏-24战斗轰炸机,土俄交恶,这种脆弱的平衡迅速被打破。俄罗斯与土耳其一时剑拔弩张。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相互指责,二人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俄土关系的转机出现在2017年7月中旬。7月15日晚,土耳其军方发起了旨在结束总统埃尔多安统治的军事政变。军方一度宣称接管了政府。旋即,政变流产,埃尔多安重掌大权,迅速肃清军方反对派势力,并指责流亡美国的居伦幕后主导了此次政变,要求美方配合,引渡居伦回国受审。

令人错愕的是,8月9日,刚刚平息政变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屋子尚未打扫干净,就急着去做客人。埃尔多安急匆匆飞赴圣彼得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见面。媒体描述,“双方把酒言欢,重新拜了把子”。

围绕着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发生的这一幕幕,就像一部扣人心弦的连续剧,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俄土关系缘何迅速回暖?”“双方果真和好如初了?”“长相犹如一位老村长般、有中东之王之称的埃尔多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是一个背后捅刀子的小人,抑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不少人在追问。

    “我们可以为你去死!”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1954年出生于土耳其最大港口城市伊斯坦布尔卡斯帕萨海港区一个贫寒的穆斯林家庭。土耳其人常说,卡斯帕萨人虽穷,但很“高傲”。“埃尔多安也是如此。”

当地老人说,草根出身、当过街头小贩的埃尔多安,小时候是个“愤青”,“街头巷战是家常便饭”,“打架从来不会逃。”中学毕业后,埃尔多安考入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大学时期的埃尔多安,一度在伊斯坦布尔一个乙级联赛的俱乐部效力。作为半职业足球员,足球场上的奔波磨砺了他百折不挠、顽强果决的性格特征。

埃尔多安并没有沿着足球这条路发展下去。早在大学期间,热衷政治的他就追随土耳其前总理吉梅丁·埃尔巴坎,加入了土耳其的伊斯兰运动。1980年军事政变后,26岁的他加入主张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福利党。其时,无论是个人能力,抑或人格魅力,埃尔多安都很突出。不久,他就成为该党的一名骨干领导人。

1994年3月,40岁的埃尔多安成功当选伊斯坦布尔市的市长,任期至1998年。任内,他励精图治,为伊斯坦布尔铺设了数百公里供水管,解决了城市供水不足问题;建立了土耳其最先进的垃圾回收设施,并改善了城市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作为土耳其最大城市的市长,埃尔多安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把一个拥挤破败的大都市治理得整洁、干净,而又生机勃勃,外国游客纷至沓来。埃尔多安的政治声誉鹊起,为他以后更大的政治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埃尔多安的仕途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他一度深陷囹圄。1999年4月,他因公开朗诵一首带有宗教涵义的诗而入狱,土耳其国家安全法院以“发表煽动宗教仇恨言论”为由判处埃尔多安10个月监禁,剥夺其政治权利5年。但他很快出狱,并走出人生低谷。福利党被取缔后,埃尔多安与其他福利党成员一同转入新成立的美德党,并任伊斯坦堡党部主席。2001年8月,美德党被宪法法院取缔后,埃尔多安率领新生派创建正义与发展党(正发党),并出任主席。

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埃尔多安:毫无疑问,他是个宗教保守主义者。他表面上是个世俗派,骨子里却是个伊斯兰保守派。埃尔多安不抽烟、不喝酒,每个星期五都会到清真寺做祷告。他主张土耳其妇女在公共场合可以不蒙面纱。且不说他本人,他的夫人和女儿在公开场合永远佩戴着头巾。而土耳其国父凯末尔70年前就规定,戴头巾的女性不得进入政府机构、学校等公共场所。

2003年,埃尔多安正式成为总理。一年之后埃尔多安开始显露本色,逐渐推行社会的伊斯兰化:限酒令、禁止公开场合接吻、批评在土耳其推行节育是叛国行为。2007年和2011年大选,埃尔多安连任总理。2013年爆发蔓延土耳其全国的“占领盖齐运动”。在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安塔利亚、埃迪尔内等众多城市,数百万民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将塔克西姆盖齐公园征收改造成购物中心。抗议人群包括左翼反对派,以及民族主义的土耳其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和犹太人,抗议的内容还包括地方环境和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的威权统治、土耳其政府的限酒令、公共场合接吻等等不一而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事件中,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向数千名支持者表示:“除了真主外,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土耳其的崛起”。在夜风中,埃尔多安对支持者发表激情演讲:“你们支持了你们的总理,我感谢你们……今天是新土耳其的胜利日,7700万人像兄弟一样团结在一起。”支持者们则回应:“我们可以为你去死,埃尔多安。”

2014年8月10日,在举行的首次总统直选中,正发党主席埃尔多安胜出。上台后的埃尔多安,由于治理有方,民意支持率高涨,在土耳其国内人气急剧飙升。

埃尔多安俨然成为中东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强悍作风,不输普京

埃尔多安的崛起改变了游戏的轨道。他长于笼络盟友,也善于打击对手,是一个天生的政治人物。

埃尔多安精于谋划,深谋远虑。上台后,前几年先在军警、情报和法院系统里安插同情自己的人,然后出其不意,下令这些关键部门的人员去调查反对他们的世俗派。权利逐渐巩固后,埃尔多安开始对军方下手。他依靠强大的民意,数次大规模清洗军队高级将领,将之前曾4次政变成功的军方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2008年,土耳其官方开始调查一宗据称是几年前由军人主导的代号为“大锤”的秘密政变计划。在“大锤”案中,几百名高级军官,包括前参谋总长和陆、海、空军司令,以及一些警官、法官被起诉,大多数被判重刑,许多现役军官被迫退休,理由是这些人“正在秘谋政变”。这一行动给军方力量以沉重打击,但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时隔6年后的今天,军方突然发动针对埃尔多安的政变,就是军方内部被掩盖着的火焰的一次总喷发。此乃后话。

埃尔多安顽强、倔强的性格特征不仅表现在治国理政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外交上。对外,土耳其日益变得棱角鲜明。为了维护土耳其的利益,埃尔多安不惜与昔日盟友以色列反目,与邻国叙利亚刀兵相见,俨然以一副中东和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自居。尽管土耳其加入了北约,但他多次明确对美国说“不”,不仅拒绝美国借道土耳其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而且表示不排除土耳其军队“越界清剿”伊拉克境内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可能。

2009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当时年85岁的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为以色列对加沙动武辩护时,愤怒之下的埃尔多安不顾各方劝阻,在众目睽睽之下,拂袖退场而去。全场为之愕然!这成为当天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而哈马斯则对埃尔多安的“勇敢之举”表达了“欢呼和致敬”。201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在中东地区国家所做的调查发现,埃尔多安已经成为该地区最具人气的政治家。有人称其为土耳其新“苏丹”,有媒体则封他为“中东之王”。

对于土耳其国内的政治动荡,美欧保持了高度的关注,西方媒体不断指手画脚,并也多次“提醒”埃尔多安,以“公开和公正的方式”处理相关问题,以便成为合格的入盟候选国。对此,埃尔多安直截了当指出:“一些外国大使卷入了一些挑衅行动……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否则我们就没必要让你们继续待在我们的国家。”这番言论被认为是针对美国驻土大使弗朗西斯·里恰尔多内,后者曾被报道对土耳其国内的受贿丑闻发表过评论。埃尔多安也丝毫不掩饰他对西方的厌恶:“欧盟到底是一个一视同仁的文明联盟,还是一个基督教的俱乐部?如果是前者,那么土耳其愿意参加;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别再浪费双方的时间了。”

土耳其民众中还流传着一段埃尔多安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合国会面时的谈话。奥巴马指责埃尔多安:“你在保护伊朗。”埃尔多安马上反唇相讥:“你是以色列的律师,你在保护以色列。”俩人的对话虽未经证实,但传闻也充分反映了埃尔多安在土民众心中硬朗、霸气的强人形象,而这一点恰恰符合土耳其人民对于自己领袖的期待。

铁腕、脾气火爆是他的作风。“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越来越像他的老对手、新盟友俄罗斯总统普京了。”有媒体评论。

军事政变缘何迅速流产?

在土耳其目前的地缘格局中,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土俄关系一路走来可谓一波三折。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身处北约的土耳其可谓处处与俄罗斯唱反调。然而由于“伊斯兰化”的原因,安卡拉近年来逐渐与其西方盟友渐行渐远。“土耳其若要稳固该地区的地位、重新争取西方朋友,俄罗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支点。”有评论人士指出。然而,去年因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土俄关系跌入冰点。

机会来了。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发生了历史上的第六次政变。就在其他国家采取观望态度的时候,因俄战机被击落事件与安卡拉素有罅隙,外交口水不断的莫斯科居然第一时间致电埃尔多安,表现出罕有的“关切”之意。

是什么原因,让俄罗斯突然与埃尔多安套近乎呢?有媒体爆出猛料:当土耳其军方发动推翻埃尔多安政变,埃尔多安处境万分险恶之时,正是普京及时将掌握的情报“送”给了埃尔多安,使其在遭轰炸前10分钟匆匆逃离度假官邸,由此躲过一劫。再看一下西方盟友:此时已嗅出政变珠丝马迹的法国,在选择“自保”后做起了壁上观;政变发生前后的美国,不仅难以排除与土耳其政变者勾勾搭搭的嫌疑,至少与其有“瓜田李下”之嫌。

未遂政变后,土耳其不断发表对西方不满的信号。一直寻求加入欧盟的土耳其,并未能获得欧盟国家的足够善意。埃尔多安说:“西方在支持恐怖主义,他们与政变者为伍。”在与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逐渐离心离德的过程中,靠近俄罗斯,与之“抱团取暖”,似乎成了埃尔多安最好的选择。7月20日,政变方艾的土耳其清洗活动仍在持续,安卡拉宣布,埃尔多安将于8月9日访问俄罗斯,开启非常规态势中的破冰之旅。经过“占领盖齐运动”、俄机事件、纳卡冲突、军事政变等一系列事件,埃尔多安的个人形象和政治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为了成就其“第二国父”的梦想,此时,作为“民族英雄”,“埃尔多安主动与普京达成谅解,其目的是将民众对国家的不满转移到美国身上。”有媒体认为。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躲在暗处的埃尔多安总统靠一个苹果手机呼吁民众上街,竟然阻止了一起军事政变。”有人不解。和此前几次政变大不相同,这次军方遇到的最大抵抗,居然不是来自政府,而是普通民众。在埃尔多安总统的呼吁下,成千上万民众像潮水一样涌上街头,围堵军人和坦克,使他们滞于行动。那么,为什么民众会一边倒地选边站?

“除了宗教原因外,埃尔多安执政期间,土耳其经济好得发光,是此次政变埃尔多安有惊无险的原因。”在外界看来,埃尔多安是一位专横保守,富有野心的“中东之王”,但在土耳其人眼中,埃尔多安“政绩显著”:2002年到2008年,土耳其经济增速年均超过5%,仅次于中国印度;2010年和2011年,土耳其经济增速全部超过8.5%,成为发展最快的国家;2014年成为世界上第17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享有“新钻”国家的美誉。即使是他的政治对手德米尔塔什也承认,埃尔多安“改变了这个国家。”最近两年,土耳其外交受困,加之国际经济环境变差,经济增长只在4%左右。不过比起欧洲和俄罗斯的低迷,已经是很抢眼了。

如今,埃尔多安似乎依然大权在握,并希望继续大展雄图,但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撕裂的土耳其。7月政变已致290人死亡,超过1.3万人受牵连被拘留或逮捕。不过,作为土耳其数十年来最强势的领导人,毫无疑问,埃尔多安依然左右着土耳其的发展方向。从他在中东居高不下的人气,以及越来越大胆的外交举措看,这位土耳其强人依然是中东,乃至全球不可小觑的风云人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