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就是会玩!俄罗斯皇帝乔庄进入别国当学徒——俄罗斯简史
俄罗斯历史到了近代17、18世纪,俄罗斯这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形成,并在18世纪至19世纪蓬勃发展。而在俄罗斯近现代历史当中,俄罗斯帝国无疑是绕不开的一个历史阶段,因为整个俄罗斯近现代化就是在此时完成,俄罗斯成为世界性大国也是在此时期
俄罗斯帝国
而俄罗斯帝国时期的近代化,基本上都能追溯到一个人的身上,他就是彼得大帝,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而彼得一世的人生不单单只是政绩贡献突出,他的人生履历也是彪悍的一批(倒是符合“战斗民族”的“人设”),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彼得大帝的乔庄进入别国当学徒的经历
彼得一世
彼得大帝名字叫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是阿列克谢一世之子,史称彼得一世,后世因其巨大历史贡献尊称其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是彼得死后的俄罗斯统治者叶卡捷琳娜女皇
彼得一世
同时彼得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五位沙皇,虽然在1682年到1696年与他的哥哥伊凡五世短暂的共治过。但是彼得却是俄罗斯帝国的首位皇帝,正是彼得大帝的励精图治之下,曾经的俄罗斯国家升级进阶成sr闪耀至尊版的俄罗斯帝国
路易十四
彼得一世1682年就即位,那一年小彼得刚刚十岁,不可谓不是少年登基,这一点跟他同时代世界的路易十四(法国波旁王朝)和满清的康熙很像,事实上这三个人不但是同一时代、同样是大帝国最高统治者、互相往来、历史贡献巨大,连人生履历都堪称相似,因此此三人共同被称为“三日并出”(详见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简史)
康熙
小彼得1689年亲政,大概也就是17、18的样子(17、18我还在想班里哪个女同学漂亮呢,人家都登基亲政掌管国家了,实名羡慕嫉妒恨了),但是事实上历史上少年天子早期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国家问题,也不是国际问题,而是监护人问题。准确地来说是监护他的长辈强势不肯放权的问题,这一点彼得大帝跟康熙、路易十四又是极其相似的,小彼得即位之初最大困难就是他的妈妈啊、他的姐姐啊、他的哥哥啊、朝中老臣啊这些人,当然跟康熙相似的是彼得大帝虽然少年,但是将这些困难一一解决(中间过程简单来看就跟《鹿鼎记》前面部分差不多【滑稽】)
年轻的彼得大帝
到了1697年,也就是彼得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俄罗斯帝国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当时欧洲已经经过工业革命的洗刷),而彼得本人则化名为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有点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味道了【哈哈哈】)
学徒彼得
彼得就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正式开启了他的“皇帝乔庄进入别国当学徒”之旅。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看来彼得还是个挖角小达人,猎头小能手)。回国后的彼得就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欧洲化正规编制的陆海军(这就是俄罗斯近代化的源头),继而发动战争,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
“少年天子”
时间回到1672年5月30日,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罗曼诺夫出生。此时阿列克谢沙皇与第一个妻子生有两个儿子,但是均智力低下,体质羸弱。 反而长女索菲娅·阿列克塞耶芙娜却是身体健壮,从小就表现了极强的政治野心,这也就是日后彼得早期面临的困难
索菲亚
小彼得接受的教育完全依照祖传的培养模式,非常“战斗民族”,也非常“毛子”。父亲阿列克谢沙皇对彼得关怀备至,亲自为他选择奶妈、保姆和女仆。但是不幸的是1676年阿列克谢去世,同父异母长兄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即位,称费奥多尔三世,这又是小彼得的另一大困难
但是好在费奥多尔三世于1682年去世,但是立马纳雷什金家族推彼得为沙皇,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对此不满。1682年,唆使近卫军发动政变,推伊凡(也就是日后的伊凡五世)与小彼得并立为沙皇。但是由于彼得年幼、伊凡痴钝,由伊凡的姐姐索菲亚摄政。索菲亚就这样展现出她的政治野心
索菲亚摄政
索菲亚的掌权也不仅仅靠权术,索菲亚也掌握了一支“射击军”,在射击军的要求下,软弱的纳塔利娅·纳雷什金娜皇太后准许索菲亚公主摄政,并在此后的七年中,索非亚把伊凡五世留在莫斯科,彼得一世和皇太后避居普列奥勃拉任斯科耶。
彼得年少时便随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在少年时代,彼得大帝和周围的人组成了“彼得帮”,并且酷爱军事游戏,建立“少年军”,这就跟康熙当年为了除鳌拜而召集的的布库少年很相似,这些“少年军”被编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和谢苗诺夫斯基兵团(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俄国的禁卫部队)。常与附近外国侨民来往,从中学习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并深受西欧文化影响。
彼得大帝
到了1689年,小彼得率“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射击军叛乱,把索菲亚关进修道院(俄罗斯彼得版“玄武门之变”)。随后他把国事交给母亲、舅父等人处理,本人仍专心操练“少年军”(啊这,李世民看了流泪、朱棣看了痛哭,原来还有这样的操作)
彼得大帝
1695年,彼得率军3万远征土耳其的亚速(俄罗斯与土耳其的梁子结得比较早,简直就是世仇),但因没有舰队配合而遭失败。失败后他汲取教训,在顿河河畔的沃罗涅日建立造船厂,很快建立起一支小型江河舰队,说是舰队,实际上跟民间的联合商船队也差不了多少,毕竟当时俄罗斯工业底子太薄。但是这毕竟还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舰队。于是1696年,第二次远征亚速,在舰队配合下彼得终于夺占亚速。
“卧底他国”
深感俄罗斯落后贫穷与西欧先进富足的彼得,在1697年得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一方面为了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争取建立并扩大反土同盟(反土耳其)。
彼得大帝
本人更是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
据说彼得大帝曾乔装成普通人到荷兰学习造船技巧的时候,由于好奇,萨尔丹人常常与他开玩笑。一天,萨尔丹居民听到公务人员敲铜盆,沿街吆喝:“本市市长获悉,有些顽童竟敢向外国要人扔掷石头和秽物,殊感遗憾。现特严令禁止,如再发生类似事件,定予严惩不贷。”这里说的被顽童用石头和烂苹果弹射的“要人”,自然就是指彼得。这个“卧底的”沙皇有时还会挥拳相报,有时还向人群投掷空酒瓶,看来是“战斗民族”无疑了。
此外彼得大帝本人身上还有许多轶事,比如:彼得一世在伦敦访问英国议会时,拒绝到会议厅里面去,却跑到大厦的屋顶上,隔着天窗观看议会开会的情景。被评为:“国王(英国国王)坐在王位上,皇帝(俄国皇帝)站在屋顶上。”
还有:参观路德生前住过的房间时,主人向沙皇介绍墙上的一块墨水印迹的掌故:据传说,有个魔鬼来到坐在书桌旁的路德面前,路德举起墨水瓶朝诱惑他的魔鬼砸去,砸到了墙上。彼得仔细察看墨水点和它溅出的印迹,然后提笔在墙上写了“墨迹新鲜,纯属假造”的字。
总之彼得其人不但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民间的形象也是有血有肉,形象饱满,比如彼得的皇帝乔庄进入别国当学徒之旅
彼得大帝
到了1698年夏,彼得终于从维也纳回国,在这期间镇压射击军叛乱并将其解散。随后,全面推行欧化改革,开启了俄罗斯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小结
彼得大帝人生的前半段十分具有传奇色彩,无论是少年登基、“组建”少年军,还是率军攻击土耳其,镇压政变,派遣使团访欧,化名当学徒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彼得大帝身上传奇光环的一部分,但是彼得最值得历史铭记的地方还不在于他的名人轶事,而是他的西化改革
彼得一世统治时期的欧化改革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方方面面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措施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一直持续到今天,可以说今天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最早就是追溯到彼得一世这里。而且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都源于彼得一世时代。可见其改革的深刻
那么彼得的改革到底改了啥?这些改革能顺利推行吗?改革后的俄罗斯真的立竿见影的变好了吗?为什么彼得改革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抵制?为什么又称彼得为野蛮的暴君?这一切问题让我们下期接着讲,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