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道彬:关于允许城市离退休人员返乡养老问题的建议丨两会声音
关于允许城市离退休人员
返乡养老问题的建议
□傅道彬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城市老龄人口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3.26%,而城市离退休人员有1亿以上。由于我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离退休人员的身体与精神情况基本处于健康状态,尤其是60岁至70岁的人员,还大都思想活跃、精力旺盛。而城市离退休人员中,有相当多人员来自农村及小县城、乡镇,退休以后渴望回到原始出生地、长久居住地养老,从而满足叶落归根、重返田园的精神愿望。这部分人中有许多离退休前是从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经济发展、行政管理的知识分子、国家干部,具有以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愿望,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由于没有有效的多样性的养老方式,他们不能返回故乡,只能在旅游、娱乐、广场舞等一般活动中打发时光。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中国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村发展处于衰退状态。广大农村青年通过上学、进城打工等方式逐渐离开农村,离村的青壮年几乎是一去不返,造成了只向城市输送人口输送人才,而农村却既得不到人才的补充,又得不到相应经济的补充,最需要人才和经济支持的农村,处于一种向城市单一输血的状态。于是出现了中国虽有高产的农业,却没有繁荣的农村的尴尬状况。
告老还乡、致仕返乡是中国古代一种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指从农村出来到城市、宫廷任职的官员、文人等,或是因为厌倦宫廷生活,或是因为年届退职,自愿选择重返故乡生活的一种生存方式。乡村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出生地,也是他们最终安放生命的精神故乡,离开城市的官宦文人重返故乡,他们建立乡学、修建祠堂、躬耕田园、普及文化、投资产业,成为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带回了城市的文明生活方式,也带回了经济与文化资源。我国许多地方的大院、祠堂、学校、产业等都得益于重返故乡的游子们的支持。这种制度不仅使漂泊异乡的游子们叶落归根,记得乡愁,也使相对落后的农村得到精神与经济上的双重滋养。
但是这种制度在中国当代实行起来存在许多困难,一方面是分田到户,离乡人员已经没有基本的生存土地,而另一方面城市离退休人员返乡发展缺少基本的政策支持和保证。这就造成了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在内的城市退休人员大量存留在城市里,一些想重返故乡的城市知识分子缺少有效的途径和制度保证。对此我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应该本着自愿原则,重视返乡养老的传统方式。这既可以解决离退休人员叶落归根、回归家园的问题,也可以使城里资金和人员向农村流动,使农村获得文化滋养与经济上的支持。返乡的“乡”可以是祖籍,可以是出生地,也可以是长期居住地,或者是长期工作的地方。
第二,允许城市离退休人员回到祖籍、出生地、长期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继承或者购买宅基地,重修或者建设房舍,合法取得生存空间。为保证离退休回乡人员不与当地村民争利,回农村购买的宅基地应该不超过当地村民的平均数。
第三,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回乡参加乡村经济建设,投资农业,将城里的经济资源带到乡村。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中的科研人员参与家乡的农业开发、环境改造活动,切实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离退休人员,参与家乡的经济投资,提供项目合作,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
第四,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回乡参与文化建设。离退休人员可以根据当地自然人文特点,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有新时代特点的文化村落和景观。根据离退休人员的文化与技术特长,引导他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既可以参与乡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和管理,也可以投资农村文化基地的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稳定的文化场所和人才支持。
第五,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回乡参与教育活动。城市离退休人员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担任乡村学校的教师,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鼓励城市离退休人员参与乡村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科学普及、文化宣传、国学教育、美术音乐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农村不仅是生产粮食的地方,更是滋养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地方。
真正的养老是精神回归故乡,是精神有所寄托。城市离退休人员返乡养老既是多途径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重振乡村经济重建田园文化的有益探索,应该引起各有关方面的注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文联主席)
本文发表于《文艺报》2020年5月25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