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非遗】白露山麓话銮驾

白露山麓话銮驾

白露山岿然屹立于兰江之西。在白露山麓的黄店镇,村村户户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方式辞旧迎新,每隔十年一个轮回,开展迎猪羊架、迎銮驾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由此,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明末清初的黄店銮驾亦声名大震,闻名遐迩。

銮驾本意是系着铃铛的车,特指帝王的车。泛指帝王出巡前护阵用的器物。民间用以祈禳,有灾禳灾,无灾祈福,谓之祈禳,自古皆有。将城隍、东岳大帝、真武大帝、英烈大帝、本保神定期抬出去游行,叫出巡,亦叫迎神,保佑一方平安。出巡时仪礼十分隆重,放铳为号,放爆竹鸣锣开行,前有神鸾(銮驾)护阵,中有神灯、神伞相夹两边,神亭(中有神像或神位牌)边行边停,供男女老少膜拜。

銮驾是民间舞蹈的一种艺术形式,自唐宋宫廷舞蹈传入民间后,民间增添了更加精致仿效的成份。明清两代,一些带有生活气息和浓厚宗教色彩的民间艺术应运而生,既“娱神”,又“娱人”。銮驾明清时期在黄店广为盛行,表达禳灾、祈福、保平安、求吉祥的民意。

古时,銮驾平时由村族中威望高者负责保管,文化大革命时銮驾遭受重大破坏。近年来,黄店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挖掘,赋予它新的内涵,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銮驾也放下“架子”,从集中保管到部分的分散由各家各户保管,銮驾的保佑之意也更直接。总之,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说出,銮驾就是古代的护驾队,也就是现代的仪仗队,它寓意着:威武、驱邪、平安、吉祥。

黄店一带的銮驾大多以《隋唐演义》中的好汉为题材,赞颂草泽好汉所创业的仗义、英勇,象征着威武、驱邪、团结、正义的精神。

《隋唐演义》是清代褚人荻(约1681年前后在世),字稼轩,一字学稼,号石农,苏州人写的一部巨著。《隋唐演义》对隋炀帝、唐明皇及其家族生活的描写,揭露了宫廷贵族生活的穷奢极侈、腐朽糜烂,以及为争权夺位而尔虞我诈、骨肉相残。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政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与痛苦。而对草泽英雄的揭竿而起、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予以肯定和赞扬。

刘家村銮驾有128具,有110余年的历史,每逢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公历逢4的年份为月半,皆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直到1944年后停办。古銮驾毁于10多年前的一场火灾,2004年又加恢复。除保存《隋唐演义》36人物像外,还加上了《封神榜》中的八仙,意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个神仙。现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拿出本领,为经济建设、家乡发展服务。其雕刻为双面人物画。还有一对观音竹,意为顶天立地。以纪念唐相舒元舆之母鸟母娘娘为特征,据《董刘宗谱》记载的《薛氏夫人迹记》称:“舒敬之字子修,别号东兰,唐兴元中以明经选,累仕至太常寺丞,葬白露山望山潭上,与范丞相并墓,侧边有惠安寺。夫人薛氏,性仁慈,好施乡里,被其惠者甚众,卒某年九月初九日。乡人施之立庙严村华公塘下,称为鸟母娘娘,至今神灵显赫,拜祷不绝云。生六子,元舆、元礼、元肱、元回、元德、元思。元舆为神仙,至今有寺在白露山麓,名乘仙庙。夫人称为乘仙大王金氏夫人。”由此足见世人对唐相舒元舆之母的崇拜。刘家村銮驾有《隋唐演义》的人物和《封神榜》中的八仙神像,其雕刻为双面人物画,栩栩如生,且人物画为正反两面均为克星,是黄店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

高丼村的銮驾有148具,以迎驾蟠山殿龙王大帝为特色,主要表现在九个神仙,各具红、黄、绿三色,“九”代表至高无上的意义。期间有《隋唐演义》的英雄人物、古兵器及宝物之类,实为古代帝王护阵及民间祭祀之用。

王家、白露山脚村的銮驾颇具特色,也是《隋唐演义》人物画,但雕刻的十分细致、逼真,具有立体感,且具有帝王出巡鸣锣开道所特有的衙役警示牌的特点,銮驾以纪念唐相舒元舆为主要特点,附有神伞、龙亭,集神话传说、历史现实于一体,并附有神伞、龙亭,气势宏大,历史更为悠久。从白露山脚村的銮驾两面蜈蚣旗上书写的“大清光绪戊子年嘉平月毂旦:'喜乘海宇之升平调律吕献牺牲合社人民迎圣驾,仰仙威灵子赫奕执管龠秉旗幡三千礼乐庆神庥’社下弟子卢双妹、景高、余仂、源开、廉忠同立”可以看出,大清光绪戊子年为公元1888年,至今有120多年的历史了。有人物雕刻59件,刀具雕刻4件,其中铁制2件、木制2件,龙亭2只,衙门牌4块,均由姚村艺人雕刻。时间大约60多年。民间举行盛大的迎銮驾、迎猪羊架活动,称为“月半”。“月半”的来历,意义在于求丰收、驱邪、祁求风调雨顺。开展活动的这一年正月,要认“月半”,养胖猪、胖羊,必须是养胖公猪、公羊,公羊统一饲养,专门由两人供养。“月半”会上,一年有12个头首,各房头一个,主持“月半”盛会。民间纠纷、邻里矛盾都由12个头首解决,由此村民互相团结、和睦相处。举行认“月半”活动,各家各户都要参加迎神,每户点烛到通明,翌日送转乘仙殿。农历十二月十五日,为做“月半”。各家各户都要手举銮驾参加迎神,杀猪宰羊,扮猪羊架,披红挂绿,供奉在忠贤堂,后来发展到忠孝堂。民国末期中断,1999年恢复,供祭103头猪羊,到第二天退回。并演社戏9天9夜,真是盛况空前。平常一般演4天5夜。社戏演完之后,举行送“月半”活动将舒元舆神像送回乘仙殿。王家村的銮驾也有100多年的历史,1941年后停止,1992年銮驾被盗,1996年重新恢复。

如今的銮驾已成为喜贺丰收、祈求平安、欢庆幸福的文化活动。

(0)

相关推荐

  • 贾村赛社

    长治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保存了许多悠久的民俗事象与活动,流传久远的贾村赛社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留存至今的内容最丰富.形态最完整.历史意蕴最明晰的社火活动,贾村赛社被誉为"华北民间第一社 ...

  • “华北第一社火”潞城贾村迎神赛社精彩上演

    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四)上午10时许,在长治市潞城区贾村的乡村古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上百人的文艺队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主神庆寿,百神共祀.全村老少齐动员,周边村落全发动,乐户吹奏.晃杠.抬挌齐 ...

  • 泰山月|​宁海的銮驾

    宁海的銮驾 文/泰山月     宁海的很多庙里原有神爷出巡的銮驾,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我们仅发现了二处.銮驾原为帝皇及东宫娘娘出巡时所用的仪仗,使用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之分.大约到清晚期,民间开始仿造銮驾 ...

  • 【兰溪非遗】 白露山麓话銮驾

     白露山麓话銮驾 3月26日的2006乡村游·魅力金华开游仪式在兰溪市黄店镇誉有"九堂一街古驿栈,江南丽江芝堰村"举行,在开游仪式上,黄店镇王家行政村白露山脚自然村的銮驾以其古朴典 ...

  • 白露山麓话銮驾

    白露山麓话銮驾 白露山岿然屹立于兰江之西,距兰城20里.在白露山麓的黄店镇,村村户户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方式辞旧迎新,每隔十年一个轮回,开展迎猪羊架.迎銮驾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由此,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明末 ...

  • 【兰溪非遗】姚村銮驾

    姚村銮驾 銮驾本意是系着铃铛的车,特指帝王的车.泛指帝王出巡前护阵用的器物.民间用以祈禳,有灾禳灾,无灾祈福,谓之祈禳,自古皆有.将城隍.东岳大帝.真武大帝.英烈大帝.本保神定期抬出去游行,叫出巡,亦 ...

  • 【兰溪非遗】朱家銮驾

    朱家銮驾 白露山岿然屹立于兰江之西,距兰城20里.在白露山麓的黄店镇,村村户户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方式辞旧迎新,每隔十年一个轮回,开展迎猪羊架.迎銮驾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由此,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明末清初的 ...

  • 【芝堰非遗】芝堰銮驾

       芝堰銮驾 芝堰村的銮驾有100多年的历史,一般在"月半"年的正月初二及重阳开光之日开展活动.由銮驾会.龙亭会.锣鼓会.旗会.放铳会组成.每个会由若干村民自愿参加,参加者必须捐 ...

  • 【乡土文化】白露山麓话酒俗

    白露山麓话酒俗 早在宋朝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遂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 ...

  • 【兰溪非遗】白露山麓王家猪羊会

    白露山麓王家猪羊会 在兰溪市白露山区域的黄店镇一带自古至今还流传着10年举办一次月半节的风俗.到目前为止,有25个村有銮驾.猪羊会,以王家.白露山脚.刘家.高丼.百步岩.夏唐.东坞.坞口.范山头.邵坞 ...

  • 【兰溪非遗】白露山麓月半节

    白露山麓月半节 在白露山麓,村村户户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方式辞旧迎新,每隔十年(或八年)一个旋回,开展迎猪羊架.迎銮驾的民间民俗"月半节"文化活动,由此,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明末清初的刘 ...

  • 【刘家非遗】 刘家銮驾

     刘家銮驾 白露山岿然屹立于兰江之西,距兰城20里.在白露山麓的黄店镇,村村户户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方式辞旧迎新,每隔十年一个轮回,开展迎猪羊架.迎銮驾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由此,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明末清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