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有什么特点?看这篇你就知道了
文中的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推荐阅读:
徽派建筑
古徽州一府六县,境内山清水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崇文重教的儒家文化氛围,也影响了徽州古建筑的风格。
徽州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独具特色的砖、木、石“三雕”艺术,使之富有细部审美要素。徽州建筑在技艺、伦理观念、审美追求等方面传递这诸多文化信息,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徽州代表性的村落,如宏村、西递、龙川、呈坎、南屏等,建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体现了良好的生态文明。
下面,我们通过安徽博物馆中的建筑实物、构件、模型等展品,领略徽州古建筑的魅力。
清朝的冯仁静宅:原建于歙县霞坑镇鸿飞村,两进三开间,当地人称为“花厅”,木雕有八仙人物、戏曲故事等,民宅内部家居文化陈设极具特色,反映了徽州人的精致生活。
宅内的窗雕:
宅院一隅:
祠堂是徽州家族祭祖的场所。最初祠堂位于居室内,周代以来人们在寝室祭祖,南宋规定立祠于正寝之东,祠堂还不是独立的建筑。明嘉靖年间,朝廷开始允许民间联宗立庙,于是宗祠遍天下。
徽州现存祠堂数百座,如罗东舒祠、绩溪龙川胡氏宗祠等。徽州祠堂既承载了宗族文化的内涵,又是建筑艺术的杰作,祠堂的建筑空间反映了长幼有序的宗法伦理秩序。
罗东舒祠(模型):位于歙县呈坎村,建于明嘉靖年间,主体建筑“宝纶阁”为寝殿,珍藏着李代皇帝恩赐罗氏家族的诰命、诏书,整座建筑气势宏阔,面阔九开间,仅比紫禁城太和殿少两开间,雕刻、彩绘之精美,堪称中国祠堂之冠。
明朝的绶带狮纹石坊: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纪念性建筑。徽州曾有过一千余座牌坊,现存一百多座,可分为标志坊、功德坊、节烈坊和百岁坊四类。徽州现存最早为始建于元末的歙县贞百里坊,规模最大的是明代许国牌坊,最集中的是明清棠樾牌坊群。
在景观与建筑艺术之外,每一座牌坊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教化和伦理,人们可从中读出有益的启示,也可见昨日的泪痕,高耸的牌坊蕴含着许多深沉的故事。
许国石坊(模型):位于歙县,跨街而立,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建,坊主是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许国;四面八柱,俗称八脚牌楼,仿木结构,气势宏伟,为徽州建筑的经典之作。
徽州民宅具有“四水归堂”天井、马头墙、楼上架喽等特点。马头墙以高耸的墙体包封民宅的木结构,具有防火的功能,天井便于在封闭的高墙内采光、通风,民宅多位两层楼房,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宅内多有富丽堂皇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装饰和精美的门楼门罩,反映了徽州建筑的工艺特征。
民宅老屋阁(模型):
木雕是徽州建筑的一大特色,梁柁、撑栱、雀替、窗扇、栏杆等均以木雕装饰。撑栱、雀替采用圆雕技法,立体造型,内容丰富,如人物、狮子、鹿鹤、琵琶、凤凰等。梁柁是梁与枋的结合构件,面积有限,木雕艺人在方寸之间刻画了一幕幕生动的戏剧场景。窗栏板、隔扇是平面几何构图,纹样千变万化,浮雕与镂空结合,山水花鸟,草木鱼虫,生意盎然。居室之内,朝夕相对,犹如置身艺术殿堂。
三国人物梁柁:表现赵子龙单骑救阿斗的场景,赵云怀抱阿斗,与曹军大将张郃战于长坂坡,曹操在景山观战,人物主次分明。
张果老倒骑毛驴撑栱:
木雕方格窗扇及栏板:
木雕窗栏板:
雕花隔扇门:
除了木雕,石雕和砖雕也多用于徽州建筑的装饰。石雕多用于基座、柱础、漏窗等外部饰件,砖雕多用以装饰门楼门罩,题材广泛,山水、人物、园景、花鸟小品应有尽有,异彩纷呈。
各种砖雕:
百子图砖雕:
狮子滚绣球梁柁:
刘海戏金蟾撑栱:
戏剧故事石雕:
鳌鱼脊饰:
徽州古建筑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代表了中国明清民间建筑的最高水平。
安徽除了徽州建筑名闻天下,文房四宝之珍品也出自于此,接下来我们去看看那些精美的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用具,在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文房四宝”。安徽是宣纸、徽墨、宣笔、歙砚的故乡,四宝俱全。
千百年来,伴随着文化的发展和无数能工巧匠的琢磨营造,安徽文房四宝逐渐演变为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艺术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看看博物院中展出的文房四宝。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最初的纸由麻头等原料制成,随着取材的丰富和技术的发展,陆续出现了茧纸、发笺、棉纸、竹纸、皮纸等各种质地的纸张,直到唐代诞生了寿越千年的宣纸。
墨是书写、绘画的原料,目前可见最早的墨出土于湖北江陵战国墓。早起制墨以实用为主,手捏成形,东汉始有墨模,墨形趋于规整。隋唐五代制墨业较为发达。唐末战乱,易水墨工奚氏一族落户歙州,取黄山之松,造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特赐国姓,李墨名扬天下,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誉。宋代油烟墨创立,药墨出现,墨向工艺品方向发展。明清制墨业繁盛,墨坊林立,名家辈出,以矿物颜料制成的色墨出现,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
清朝的四库文阁图墨模:
毛笔是中国独创的书写绘画工具,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在传承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宣笔产于安徽泾县,是中国四大名笔之一。
古代的毛笔(分别属于唐朝、秦朝和战国):
明清时期的毛笔:
清朝的鹿角杆笔和象牙刻龙纹管笔:
砚是中国传统的研墨工具,由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演变而来,汉代以前称为“研”。砚的种类繁多,有石砚、陶砚、瓷砚、玉砚、铜砚、铁砚、漆砂砚、瓦砚等等。安徽的歙砚始于唐代,南唐时为天下之冠,专门设置了砚务官。宋代歙砚成为皇室贡品,歙砚的制作进入全盛时期。歙砚与端砚、洮河砚、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汉代的三足石砚:
汉代的鎏金兽性铜盒砚:
隋朝的赭釉多足砚:
明朝的长方形兰亭序绿端砚:
明朝的蝉形歙砚:
近代三湘化石砚:
就算这些精美的文具不用来写字作画,摆在家中当艺术品也无不可。
说到艺术品,我们再来看看“江淮撷珍”展馆中的展品,因为它们都是集实用与美感于一体的的艺术品。
江淮撷珍
富丽华贵的金银器、典雅润泽的玉石器、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独特的铁花、造型别致的竹木牙角器,无不凝结着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与才智,下面分享的一些珍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时代的风尚和审美情趣,体现了灿烂的安徽地域文化,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金银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其色泽亮丽,延展性好,是制作工艺品的珍贵材料。金银制品在商代已经出现,但金银器皿在汉代以前少见,唐以后才被宫廷和贵族阶层广泛使用。
南宋的葵花形金盏:
北宋的金边玛瑙碗:
北宋的双龙镂空金坠饰:
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玉石。玉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被赋予仁、义、智、勇、洁五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清朝的水晶灵芝纹如意:
南宋的玛瑙洗:
元朝的雁纹玉镶件:
清朝的花卉凤头纹玉带钩:
还有其他珍品:
元朝的剔犀云纹漆盒:
清朝的竹编漆果盒:
清朝的玛瑙花生蜜枣莲子配件:
西汉的朱雀攫蛇漆豆:
浅浮雕玉兰花形杯:
象牙圆雕说书艺人:
安徽博物院就带大家逛到这里,相信读完全文的你,对安徽历史、徽派建筑和文房四宝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篇文章,会介绍一下合肥,那里是包拯的故乡,也是三国时曹魏和孙吴交锋的战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