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虎 ▏结茅垦荒、栖穴实修
南阳白云文化系列
结茅垦荒、栖穴实修
马秀华 摄影 撰文
源于南阳的佛教临济宗白云法系,有着他独特的文化。
其中之一,就是结茅栖穴、垦荒实修。
桐柏山岩穴、洞天很多,一直被道家列为洞天福地、修道练术之仙境。自从华光端德禅师在太白顶收复道人,逐步在变道家福地为佛教圣地的过程中,根据山地的实际,搭上一间茅棚,清理一个岩穴,便是很好的修行“道场”,然后在洞前或房前屋后开垦荒地,种谷植芋,伐樵打野菜,养花修竹,自食其力,潜心修行,足矣!
这种艰苦的独自茅棚修行的理念也好、信仰也好、作风也好,一直演续至今,影像着白云法系的后人。白云法系的子孙们无论身居何处,这种信仰尚存,作风尚存,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南阳范围内至今还保留着茅棚修行的僧人,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政策原因,他们所居小庙或许好多至今还没有对外开放,只有一人在坚守、修行,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依然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他们有条件走出来,但他们不愿,这,或许正是信仰的力量——
★下庄茅棚群★
历史上被称作桃花洞(普化禅寺)下院的下庄诸寺,古时叫静云庵、清修庵、观音寺、石佛寺等,印宝、海华、海臣、海明及铁脚僧演强都曾在此修行。传介老和尚(1905—1970年)灵塔即建于此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海鼎老和尚到此重修,一茅一寺,垦荒种芋头度日,“昼采药打樵,夜挑灯阅经”。当代海鹤和海贤老和尚以及印全、印密、印玲等也曾在此修行。目前,有释印清在此常住修行并照看诸寺。
静云庵(已经废弃)
静云庵大殿
大殿房顶右侧全塌,佛像犹在(现代的)
侧房的灶台,房顶亦坍塌
过厅一角木箱内尚存的经书
印清师和他的“客堂、寮房”,门前自己种的杜鹃花
印清师和他的“大雄宝殿”
大殿内靠右山墙是他的下榻“禅床”
大殿正中摆放着一幅阿弥陀佛的喷绘像,算是正殿佛像吧
寮房是供过往僧人居住的,房后便是青山绿水。
我们那天去,印清师就在这个碾盘上招待我们
偶有僧人拜访,山涧便是打坐交流的最佳“道场”
印清师1983年在这里剃度,2010年从条件优越的南华寺又回到此处至今。
偶遇龙泉禅师如弘法师,印清师等立即五体投地顶礼,如弘师来不及躲闪
这里倒也清净,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修行佳地儿
再翻一座山,就是石佛寺了,我们继续前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