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西北游记(二)
编号接上回:
五、胡杨、胡杨(9月29日)
29日是这次出行的重头戏:观赏胡杨林。
按照北京的惯例,我休息天都是6点起床晨跑,但在西疆,我不断起身看窗外,天色都未亮,一直熬到6:45下楼,天才蒙蒙亮:20米外两个环卫工人我都无法看清面貌。在院子里做完准备活动,跑步到近在一箭之遥的胡杨林景区门口,刚过7点,已经有少量游客开始往里进了。我不确定等天色大亮后会不会人多,便去售票窗口询问是否需要身份证,在得到不需要身份证的答复后,我用微信支付先将门票买好(我跑步从来只戴跑表,不带手机,这次就是为了可能要买门票而带着----聪明如我),围着景区门口漂亮的河道两岸跑了一阵,状况很好,但因为要给夫人孩子送早餐回去,不能久跑。----此处海拔比银川略低,在900多米,空气污染指数显示1,是首次体验,因此跑得很愉快。
贴个晨跑记录图吧--顺便说一下,这次每到一地都把跑表打开,尽量把轨迹记录下来。看来我可以做某明运动手表的代言人了^_^
特别提示:胡杨林观赏区,不仅仅只有我上述买了门票的一个地方,有多处。除了这一处最负盛名以外,还有一处叫弱水胡杨林,以枯死了的胡杨林----官称叫“怪树林”----而著称。我事先通过观摩别人的作品,把怪树林当作静物这类课题,也是我比较熟悉的拍摄课题,所以,我在观赏完主要的景区后,又奔赴20公里外的弱水胡杨林景区。
这就是带手机跑步的额外收获,既用移动支付买了门票,又能留影。照片中那片树林背后就是胡杨林景区了。
为了分别,我们姑且按照门票上的写法,强行分别把它们叫做:额济纳胡杨景区,和弱水胡杨景区(其实都在额济纳)。
1、关于观赏额济纳胡杨景区的注意要点:
l 无论在哪个观赏区,买票时一定要包含摆渡车,网上说胡杨林区的面积数据各有不同,有的说有几千平方公里,那是广义的、全部的,因为胡杨生长的区域很多。但狭义的、凭手上门票进去的保护区,也很大,确切数字我查了几个,都不大确定,反正一定要坐摆渡车。里面的景点以“x道桥”这样的形式命名的,一般认为四道桥和七道桥最美。四道桥就有拍《英雄》电影的外景地。当然你肉眼看到的肯定没有电影经过后期加工那般的美,要不然剧组就请你去了。
l 要适当带足水,如果希望里面玩得长,也得带点吃食,基本上不大有卖吃的,除非是到达换乘车的“N道桥”摆渡站,但东西也很少。
l 重点(给影友们的TIPS):广角镜头是需要的,最好是高质量的变焦广角镜头,方便构图。个人拍摄习惯,过于广不是很必要,我带了12-24的全画幅头,感觉有点过广,用24端反而多,也许24-50这样的比较合用,但有几个天空的画面,我确实又是用12拍的。总之,此处符合摄影的困境“带什么镜头都有遗憾”,也许20-35,17-35这类焦距是最合用的。同行有伴,需要拍人像的话,我个人建议50左右的最好,能交代背景。但如果要拍成《英雄》那样的几幅人物特写(忽略背景交代)的话,那100以上是比较好的。但是千万记住一点,绝对不要在里面换镜头-----对相机镜头来说,细沙真的比沾水还可怕。
l 我们这天去,收获了人少、舒适度高的同时,也承受了叶子不够黄透的缺憾,但这个缺憾不大,因为毕竟有黄透的地方,特别是在七道桥,黄的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四道桥这个“英雄林”里拍得少的缘故,事实上,现在去看,四道桥的林区的确也不如七道桥漂亮,但四道桥的地形比较起伏有致,拍电影比较需要这样的场景,观景的话,我觉得还是七道桥更美。
此处主要上照片说话:(带了12-24的超大广角还是有用的,对付这些到此一游得心应手,就是重一些。
)
骆驼君是这个地方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人民生产的主要工具,也是商业的主要工具,所以,一进园就能见到很多邀请你骑骆驼拍照的摊点,价格不贵。我建议如果没有什么恐惧感的话,可以让小朋友骑一下,照张相10块20块的,大家都开心,而且毕竟比骑马安全。----我老人家在2003年在坝上草原,因为无知,胆敢走到马先生的背后,被马先生一个后撩腿踢中迎面骨疼了两个月之后,对于骑马是恐惧了,但骆驼君相对是温和的。
儿子上去拍了拍照片,忽然让我想起他在学前时,在北京的不知哪个野生公园里骑骆驼的情景来,你看,付出10块钱,还引起一番怀旧的温暖来。所以说,付出一定有回报这句老话是没错的。扯远了~~
说回摄影。
今年的天气比较暖,时间又略显早,所以很多树叶并没有变黄,在七道桥,黄叶相对多一些。下面主要是在二道桥(摆渡车出发站)拍摄的。
因为是首次表现这个题材,很没有心得,开始用了大广角来做全景式交代。用了这个手法不仅仅是讨巧,而是被云所吸引,黄叶蓝天白云本来也是绝配,如果带着广角头,却不交代这碧蓝的天,有点说不过去。
基本的创作环境大概是这样的。园里随处可见有备而来的女士们,几乎人人都配有红色道具,各个年龄层都有,尤其以40左右年龄层的女同志为主。
四道桥是电影《英雄》的拍摄地,为此那里还设置了跟该片有关的一些主题,但这里的胡杨比后来的七道桥要稀疏,但地势地貌错落有致,拍电影讲故事还是比较合适。由于黄叶尚欠,所以,没有在这里拍到很多风景,倒是收获了不少人像作品,就不挂出来了。
用两张图来说明:1)四道桥地形错落有致适合讲故事;2)树叶还不大黄;3)女同志多数都备有红色。
七道桥的林子明显变黄了,可是时近中午,炎炎烈日下,人们好像也晕菜了,都开始找阴凉地儿休息了。不过图中也可以看出,园里人不多,再过三天,那就不是这样喽。
也有不屈不挠地继续创作与被创作的--
这个胡杨林基本上可以在5-6个小时左右游览完,可以到园外吃一顿迟到的中午饭,下午有时间去黑水城。
2、黑水城弱水胡杨林区
午饭后特地走回住处(离得近就是好啊,回去睡了个午觉)休息了一下,目的是计划在4点来钟到黑水城,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日落。你看什么都得有安排,都是项目管理的思路。哈哈。
黑水在蒙文是哈日浩特,而在建立西夏国的党项人文字里,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额济纳。所以从这个文字意义上说,额济纳胡杨,黑水胡杨,其实是一个意思。但现在用作两个景点的名称了。
黑水这个景区在额济纳胡杨林景区20公里外,我们驱车赶到时正好是下午4点了,6点停售票。所以这个时候的阳光比较好,而且有可能观赏到大漠日落。景区内分三个部分:一个就是著名的怪树林(这个地方如果今生有机会我还想深入去拍),一个是古城,一个是弱水胡杨。
2号门进去后,摆渡车到达的第一站是怪树林,在这里我全程用NEX7+LEICA 35/3.5镜头拍摄。虽然有防护网,但在这个焦距段上(相当于全画幅的标头),视角非常合适,无论拍枯树,拍人像,都是如此。这是我全程拍得最投入,最得心应手的一个课题。
** 怪树林
说到怪树林,我要正襟危坐地写下下面的文字。
过去,据说走进怪树林,胡杨死后的奇形怪状,是令人惊骇的,与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可以猜想,游人的不珍惜,随意践踏,随意骑坐拍照,是造成这种破坏的重要原因,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用绳子围起来的,我深深理解这种措施。毕竟随便一根小指头粗细的胡杨枝,都可能有上千岁的年纪了,它们都可以做我们的祖先。如果不抱着这样的心思去观赏,光是拍回来一堆照片,也是没有灵魂的。
但愿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去与这些不屈的灵魂静息对话。
这棵树叫生死相依,两棵盘在一起的树,一生一死,令人动容。
这多么像母胎里的一头小象......
像不像恐龙?
苍凉
敦煌壁画里的飞天?
天问
**黑水古城
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新建的,真正的古城是在遗址那边,很遗憾,我们来不及去古城遗址参观,因为当从怪树林到古城再到弱水胡杨时,基本到“长河落日圆”的时候了。
下面是关于历史上黑水古城的故事(参照网络和其他文献资料):(此处请为作者的历史爱好鼓掌)
霍去病19岁时破匈奴,在居延地区屯兵,开创了居延地区汉文明。黑水古城始建于9世纪的西夏时代,位于居延地区。因此黑水古城也属于始于汉朝的居延文明的一部分。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四破黑水城,1286年,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是中原到漠北的枢纽和分界点,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到达元大都(北京)的(真能跑)。明朝时大将冯胜攻破此城并放弃,此城遂被废弃。关于明朝建立以后,继续与“北元”在漠北打来打去的艰苦过程,近年流行写明朝的各种书籍很多,大家可以找找《明朝那些事》或者《锦衣卫》这类书看看,我都看过,里面有的描述非常详细,虽是小说笔法,但虚构推论也比较合理,可以一读。在大漠作战,不要说什么后勤补给,运输行军,连找到对手的影子都是难事。所以明朝后来放弃此地,我比较理解。
这个冯胜,就是后来在嘉峪关上给造了铜像,威风凛凛坐在那里等着你上去跟他合影的那位将军。
关于居延这个地区,我们后面还会提到。不过请大家先记住时间顺序:居延是个地方,在它上面,先是霍去病屯兵,兴起居延汉文化,西夏时的9世纪在属于居延地区这个地方出现了黑水城,元朝时设府,这个体制继承于宋朝,相当于现在的市(有可能时地区级市,也可能时县级市),明朝攻破后废除,直至20世纪初,被俄国人发现,并对其进行多番挖掘掠夺,几乎盗空,直至2005年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
**弱水胡杨
二、居延海和策克口岸(9月30日)
1、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很多人都耳熟能详,都能脱口背诵。我们上面说过,霍去病攻占黑水后,开创了灿烂的汉文化,可以想见,居延地区当时是很热闹繁华的。
我们从住处退租后,驱车往北100多公里,到达居延海,沿途是比贺兰山更加彻底的戈壁,但道路很好,由于平坦辽阔,所以,一路走去,常常感到是在地图上的蚂蚁,周围不像过山时那样有参照物。在导航地图上,看看渐渐接近的一块绿洲,感到莫名的兴奋。
人依然很少(这个地方太远,即使不是打假期前的时间差,估计人也不会很多),在景区里开GPS,画下来的地图还是只有区区几公里。主要是围着湖(当地叫海)的区域。如果按照“开辟于汉,易手于宋,兴盛于元,绝灭于明”的时间尺度,在唐朝王维到达这里的时候,应该是在正常的发展时期,必要的繁华肯定是有的。尤其是唐朝热衷于向西域通“航”,而到元朝时马可波罗还从这条路来,可以猜测唐朝还是比较热闹的。
在景区门口的石头上,有一排大字:“小小居延海,连着中南海”,让人感觉很接地气。
现在的居延海,已经成为一个小小的旅游景点,但周围的开发有待深入。依我看,居延海的游览,主要要以对居延文明的了解做底,光是景致本身,比较普通。
在居延海逗留一个小时后,我们驱车前往最北端的策克口岸。
2、策克口岸
策克口岸倒是很出我的意料,人口不多(连游客也很少),但城区规划很好,很新,也很规整。商业看上去不很发达,我们逛了逛关口的农贸市场,与发达地区不能相比。主要卖皮货为主。我们不懂,也没需要。
与大多数关口的景观一样,与之最临近的国家(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特征比较明显,此处显然就是蒙古的味道啦。
餐食依然是手抓羊排为典型特色,并且我们发现,从银川开始,所有手抓羊排都是88元一斤,没有例外。其手抓羊排的质和量,都是令人满意的,我对肉食没有大的敏感,但此处的米饭,却是我出行以来最好吃的一次。此外还发现蒙古啤酒像2.5升可乐那样的包装,方便携带。针对其包装,夫人问店家,说如果没喝完,是不是像可乐瓶那样拧紧就可以保存,店家大姐足足迟疑了3秒钟,很是疑惑地缓缓答道:“这,这一家三口晚上就喝完了呀!”我估计店家大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2.5升啤酒有不能喝完还需要保存的情况和话题。哈哈。
一家人后来几天都对在策克口岸的这顿中午饭津津乐道。
下一站,从策克口岸驱车途径航天城,夜宿酒泉。
郑重说明:根据原来写就的文字初稿,打算写成上中下三部分,但是实际写下来补充的内容比较多,加之可能图片多的缘故,有时候时间长了会变得很慢,系统提示“脚本运行过长”,为防止篇幅过长导致意外失去已编辑内容,可能三部分写不完,所以,编号不适合再用上中下,而在本期改成(二),方便往后编排。
下一篇:《行走航天路,夜宿酒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