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

 2020-12-02

话说惠能禅师来到法性寺,暮夜,风扬刹幡。闻二僧对论,一曰幡动,一曰风动。两人争论不休,惠能听后呵斥:“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惠能的意思是根本不是风动幡动,是你们的心动!

看看吧,这就是典型的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凡现在一个读过初中的人也不会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但是禅宗公案里却有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一度怀疑这是禅师们故作高深用的装逼手段。但凡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运动分为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绝对运动指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相对运动指相对于参照物来说,有的动有的不动。这样一个连初中生都可以搞明白的问题,为何就成了禅宗里著名的公案了呢?

我记得和朋友探讨过关于动与静的问题。

一次在公园散步,看到公园里的老年人在打太极拳。朋友问我,“你说怎么样才能知道他们打的拳好不好”?我说你不要看他们的动作,你要观察他们不动的地方,比如马步稳不稳,腰马合不合一,我说这叫动中观静

还有一次朋友给我展示他岳父的书法,问我写得怎么样。我当然要拍一番马屁,然后朋友追问你怎么看出来的,当然我是看不出来的,但这时候千万不能怂,就硬着头皮讲,“书法也好,绘画也好,要静中取动。你看这个线条笔直有力,一气呵成;这一点沧桑浑厚,一蹴而就……如同画中的下山猛虎,虽然在宣纸上岿然不动,那气势却如同千军万马、大军过境一般气势如虹”。

我自己对太极拳、书法、绘画等一窍不通,但从朋友们异样的眼光之中发现,我也装逼成功了。我这个人有个问题,就是总爱逆向思考,非要反着来,你说动我就想想静;你说善我就想想恶;你说利我就想想弊……

同样的,我也觉得禅师们也不是无聊到要争论风动还是幡动的问题,他们争论的问题好像还有更深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阴阳的观念。无论动与静,善与恶,利与弊……都是阴阳观念的体现。一般人对阴阳的理解是对立的、二元的,要么就是动,要么就是静,非此即彼,就如同正义与邪恶势不两立一样。

古希腊哲学家有一个著名的诡辩命题“飞矢不动”。是说如果把射出去的一支箭的飞行轨迹做最小分割,这支箭在在飞行的每一个瞬间所在的位置、占据的空间都是一定的,也就是在每一个瞬间这支箭都是静止的,所以,射出去的这支箭是不动的。

好像非常有道理,然而佛家又更进了一步,佛家的思想认为,每一个瞬间的箭,已经不是从前的那支箭了。如同每一个瞬间这支箭都会被空气摩擦掉一点点木屑,每个瞬间的箭都不一样了。禅师们不仅否定了动与静,甚至把产生动静的主体都否定了。

如同一个人,每一天的新陈代谢不知道要更换多少组织细胞;现在的你又比前一秒的你多看了我几行文字,脑子里的信息又多了一点儿,那怎么证明自己没变。如同大兴安岭里的森林,时时刻刻都有新的草木出生,也有旧的草木死去,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大兴安岭吗?如果有一个恒久不变的我,就是寿者相。这大概就是佛家讲的“不生不灭”,“缘起性空”。

所以,惠能说“直以风幡非动”的第一层意思就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朴素的阴阳思想,也就是禅宗的一个重要观念“无我”。其实阴阳在对立的同时也是统一的,我在上一篇文章《或许不是努力不够,是思考的方式不对》中提到过阴阳观念:

“黄山最有名的莫过于迎客松,很多游客都在树下拍照留念。我则想,一棵树屹立于此一千余年,其迎来多少人,必定送走了多少人,迎和送在这种思维下又有何区别,只是人们更喜欢阳性的“迎”而刻意忽略了“送”,迎和送只是词性上有差别,其实还是一回事,明白了这一层,就不会因为挤不到近前拍照而烦恼了”。

可见,禅宗的“无我”思想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更符合朴素的阴阳观念,阴阳即不是一,也不是二。因为“有我”,有了角度,才会把万物区分出好坏、善恶、美丑……所以“无我”更多是指要摆脱自己的主观“角度”,“我”都不是恒久不变的,“我”的角度更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

第二层意思,就是禅宗另一重要观点“无念”。风动还是幡动,因为“有我”,才会争论动静,因此产生了“念头”,如果“我”不在,风也不见,幡也不见,也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如同我另一篇文章《如是我闻》里列举的例子:

《传习录》讲,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山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所谓“花自飘零水自流”,世间万物本随意来去,如白云般常自在,同流水般任东西。如果有了“我念”,花也可能不美了,“我”的烦恼也就产生了。也就是说,根本不用争论风动还是幡动,如果争论,就是有了“我念”,所以惠能禅师讲“动自心耳”。如果能做到“无我”,那么“无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实禅宗在除了讲“无我”、“无念”的同时,还讲“无住”,所以我总结禅宗就是一个“三无”产品。如果做不到“无我”、“无念”,还可以从“无住”下手。“无住”,就是争论也好,不争论也罢,事过则了,雁过不留痕,内心不会停驻在某一方面,不执着。如同看我这篇文章,认为我写的有道理也好,认为我胡说八道也好,看过就看过了,不执着于此。

如果按这种方式理解,你点赞或者评论,转发或者打赏都不用刻意。但是你不转发,不打赏我又觉得是不是自己写的不好,就没有动力继续写,所以,虽然我总结了很多,但我还是“有我”、“有念”、“有住”,依旧不能通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