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人人都是科学家?堂主读《心智探奇》08
你好,我是鱼堂主
今天继续读《心智探奇》心智的重要能力"推理"。
虽然自然选择让人类拥有了智能,但是并没有把人人都变成科学家,只是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
开始人类看待事物只是模糊的感受,很多,很多,很广,为了方便沟通和传播信息,开始学会对事物进行分类,因为心智需要根据类别进行推理。
逻辑、算术和概率是3个最好的推理工具。
01
为什么不能人人都是科学家?
从小我的愿望就是当科学家,感觉做研究发现世界真理很牛,小时候看过一本10万个为什么?
觉得科学也不难呀,里面的东西一看就懂,慢慢长大了雄心壮志回归均衡,不再幻想科学家而是只想养家。
虽然科学家的梦破了,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不能人人都做科学家?
搞科研的人多了,不是更能发明出更多专利,听起来问题有点幼稚,却是曾经为了全人类思考过的问题。
我们都需要理解世界,一直在努力将它们的观察转化成有效的一般性归纳。
人类如何理解和阐释他们的世界,这个是一切知识的源头,然而自然选择,并没有把我们都变成科学家,而是将我们都塑造成适应环境的人。
很多想当然的问题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差距,就造成了“自然的思考”与”学术需要的思考“之间的差异。
这里就引出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成为科学家的3个因素:
第一,学校不是在教答案,而是教方法。
上学的时候遇到一些题,可以用奇怪的方法得到正确答案,但是依然没有分。但是按照老师说的解题方法答题,哪怕结果错了也有1分。
还觉得不服,明明答案对了,为什么不给我分。
现在明白学校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则是,讲推理建立在问题所提及的前提之上,同时忽略你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事情。
尽管你得到正确答案,但并没有学会解决的方法。
但是无论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在自然选择看来都无所谓,它依然按照自然选择标准作出判断。
第二,知识是有成本的。
归纳法是分析因果问题的基本方法。
做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大量实验,而实验本身是有成本的,我们能从实验出来的定理上面获得好处,才愿意付出成本。
但是对每个个体而言,科学知识收益并没有投入的成本高。
第三,大脑的塑造是为了适应,而非为了真理。
真理是有适应性的,但有时不是。
恨自己明白的太晚了,很多知识和理念都是有适应性,不同的人,不同环境,不同诉求,使用的真理也不同。
对,就是使用不同真理,完全依据需要,而非真理本身。
说白了,大脑塑造是为了让人更好的适应环境生存,而不是为了搞什么科学研究。
利益是真理最大的敌人,人们倾向于有利自己的真理盛行,而不是让真理本身盛行。
不仅科学会遭受权力的控制,文明亦然。
02
为什么人会忍不住对事物分类?
好像人人天生就懂得分类,无论是物品,人物,还是故事,看电影都会问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片子?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有想要把事物分类的倾向呢?
普通的解释有两种:
第一,记忆容不下太多信息。
我们每时每刻都是接收信息,视觉看到的一切,听觉听到一切声音,触觉感知到的一切事物。
如果任由杂乱的信息充斥大脑,可能会让大脑死机,只有存储他们的分类,才能减少负荷。
这个听起来有道理,但是也解释不通,因为大脑有成兆的储存空间,并不缺少内存。
第二,没有分类心理活动就一团糟。
如果没有类比,大脑就没有区分的边界感,心理活动就会乱成一团糟。
心智需要分类的原因是,心智需要从类别中得到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推理。
因为我们不可能获得每个物体的所有信息,但我们可以推测它的一些特性,把它分配给一个类别,并且根据类别推测我们所没有观察到的特征。
分类就推理,这个是最简单的推理。
03
什么是推理?
推理就是从已知的,或者是假设的事实中,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有推理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优秀的科学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心智的进化,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而是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所处环境。
推理能力,依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具体来说,在思考的过程中,首先会把事物进行分类,就好像是把不同事情,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然后给每个盒子贴一个标签。
遇到不同问题时,就可以根据标签,结合以往的经验,从迅速从不同的盒子里找到答案。
虽然我们不能穷尽式地了解,每个事物的具体特性,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最明显的特征,总结出共同点,把相同的事物归为一类。
我们的分类越细化,再遇到新问题时,推理过程就越容易。这就是我们的底层思维方式。从我们的祖先判断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到今天,面对一位女士,我们判断是该叫姐姐还是该叫阿姨,都是这么一个思维过程。
这种推理能力,还包括逻辑推演,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推测,一件事情和另一件事情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基本的算术能力;还有关于概率的直觉,帮我们评估外界信息,在自己认知范围内,最大程度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些都是心智赋予我们的推理能力。也正是这种推理能力,让人类的思维活动变得极其复杂。我们的推理能力,就好像是计算机中的信息处理系统,让进入大脑的纷繁复杂的信息,得以分门别类,让人具备了相对理性的思维。
04
学习不是“习得”也不是“回忆”的,而是“验证”的
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出生前就已经学会了所有知识,里面的逻辑人天生有理解规则的能力。
模糊的类别源自于观察物体和不假思索地记录他们特征之间的关系。
真正的科学的意义在于,超越模糊感觉的相似性,抵达其背后的规则法则。
这两句话不好理解,你知道我们本能的对一些事物有个模糊的认知概念,根据不断的生活经历中验证规则知识。
而规则系统是从现实复杂方面中提炼抽象出来的理想化状态。
人天生有直觉物理知识,他们遵循4个原则:
第一,物体不能穿过另一个物体。
第二,物体沿着连续的轨迹移动。
第三,物体是有内聚性的。
第四,物体只有通过接触才会互相移动。
仔细看几遍都可以理解,它只是阐述一些物理现象,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人类天生就可以有这些直觉知识。
一个刚出生婴儿,会预测别人的行为,如果跟他想的一样,他就会失去兴趣,如果跟他想的不一样,他才会显得有兴趣。
这个行为就是根据直觉物理知识,一个球体摆在桌子上,掀开桌布不见了,他就会觉得很奇怪。
这个能力是天生的,这个有两个说法“思想语言”和”先验逻辑“都是说人天生拥有的能力。
这些基本逻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任意规定的,是每个讲理的人都必须承认的,这些东西我们自己在脑子里也能感觉到,可以说是思想语言直接“推导”出来的先验逻辑。既然连猴子大脑都有数字神经元,我们人类的这点数学感可以说是完全天生的。
但是脑科学里说的先验知识大多数不是这样的绝对知识,而是贝叶斯统计意义上的概率假设,是猜测。
比如让一个从来没开过车也没见过人开车的孩子坐到驾驶位上自己摸索,他也会更关注方向盘、挂挡这些东西,而不会觉得车窗玻璃或者座椅上的垫子能操控汽车。他不能肯定到底怎么开车,但是他会有一定的直觉。
你告诉他轻轻地踩油门能轻轻地加速,他就能想到猛踩油门就会猛加速 —— 他不会认为油门踩一半是加速、踩 3/4 是减速。你教会一个人开车其实并不怎么费力。而如果这个人完全没有先验猜测,那就如同要教比如说一台洗衣机开车。
人一出生的时候大脑中该连接的神经元都已经连接好了,后天的学习更多地不是建立新连接,而是改变连接的强弱程度:是让猜测的概率更准确。
学习是为了让他更明确哪些想法是对的,知道更努力地往那个方向上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不是“习得”也不是“回忆”的,而是“验证”的
大脑登峰造极的智力成就出了现实世界,我们所体验的现实世界的所有基础方面就是对真正物理世界的适应性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