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 / 春风拂面
基层医疗机构输液事故频发,却为何仍无法改变输液乱象?“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想必基层医疗机构都熟知,但据笔者观察,除了卫生室、诊所,甚至乡镇卫生院似乎都成了输液的主力军。经常看到,有些村卫生室、诊所里坐满了输液的患者,一些业务好的卫生院连走廊里都是输液患者,输液仍然是基层医疗机构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为何本来三种治疗手段中最后一种却成了治疗的首选?为何基层医疗输液事故频发但仍无法改变输液乱象?笔者梳理了以下两种缘由。由于多年来的用药习惯,一些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老百姓总以为输液好得快,似乎什么疾病只要输液就能立马减轻。经常遇到一些农村老人,感觉身体疼痛主动要求输液,说以前在农村老家只要疼痛输液就好了;有的是胃病胃痛胃胀,也要求输液;甚至仅仅是感受风寒流清鼻涕也要求输液,说输液比吃药好得快。笔者更遇到过一些子女把老人接到城里来输液,说是给老人输液尽尽孝心,没病输点补药也好些。如此荒唐的做法让笔者哭笑不得,子女孝心可嘉,但是做法却不可取。那么,这种输液好的快的做法真的有效吗?笔者经常遇到有些患者只是因为受寒引起的轻微咳嗽流鼻涕,也跑去输液,以致咳嗽加重,病程加长。实际上这种受寒引起的感冒咳嗽早期服用解表散寒止咳的药物很快就能痊愈,但一旦输液后体内寒湿加重,咳嗽加重也是必然现象,最后还以为输液导致疾病加重了,其实不然,是因为治疗手段不当造成的。此外,在不少地方每年有输液疏通血管的做法,他们认为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到来之前,输液一个疗程的活血化瘀药物如舒血宁、丹参注射液、血塞通等就可以安心不少。这种做法真的靠谱吗?其实可以发现那些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地区并没有因为这种预防性输液而减少发病率,预防疾病的正确措施是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而不是依靠输液的方式。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由于缺乏其他特色治疗手段,输液便成为了主要治疗手段,而又因为输液的收入相对高些,因此输液就成为了常态现象。
此时,如果患者主动要求输液,有些基层医生可能就坚守不住输液原则为患者输液,无形中助长了输液的陋习。之所以基层医生不愿放弃这种“高风险”的治疗手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其他特色治疗手段,治疗方式除了口服药物就是输液,如果不输液,那么收入自然上不去。
这种现象不只是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即使一些乡镇卫生院也是如此。但如果有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其他治疗技术,很多不需要输液的疾病可以选择这些更加安全的治疗手段,自然可以减少输液滥象。其实,基层医生这种满足患者的做法无形中也助长了患者认为“输液好的快”的心里认识,他们认为医生是专业的,如果医生觉得不需要输液就不用输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患者一开始要求输液,但是如果医生坚持说不需要输液,口服药物就能好患者也同样会选择口服药物。所以在输液问题上医生还是占着主导地位的。减少输液需要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治疗技术,遵守输液原则,坚守输液底线,多做自身提升,逐渐改变患者迷信输液的思想。本文版权归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ID:jicengyishi)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