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佛造像先例-泾川南石窟寺

在中国,“七世佛”之说得以发扬光大,则始自北魏宣武帝时期——《魏书·释老志》有记,“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也就是说,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经相继出现了六位佛祖,而释迦正是继这六佛之后在现在世界成就佛道的。将来还会有弥勒佛继承释迦牟尼降临人世间。这样就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佛陀崇拜体系。于是陇东的泾川南石窟寺和庆阳北石窟应运而生——它不仅成了北魏“七佛窟”的代表作,而且“开创了我国石窟艺术中七佛造像的先例”。

南石窟寺是北魏泾州境内众多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佛窟寺之一,位于泾川县城东7.5公里的泾河北岸,现存5个洞窟,均坐北向南,开凿于白垩纪红砂岩上。南石窟寺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与北去45公里的庆阳北石窟寺合称为"陇东石窟双明珠"。

当走进那巨大的七佛窟,浓烈的大魏之风扑面而来,被七佛的目光所坏绕,内心获得的是无比的宁静。

【历史文化背景】

据《南石窟寺之碑》记载,南北石窟寺是由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的南北呼应的姊妹窟,两窟均以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得名。

奚康生是北魏的权臣名将,曾出任过南青州、华州、泾州、相州刺史。《魏书.列传》载:"康生久为将,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又"向信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南石窟正是他任泾州刺史时所建。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奚康生奉诏讨伐泾州沙门刘慧汪起义而出任泾州剌史;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十一月,"诏奚康生、李崇治兵寿春"而终止任期,前后共3年时间。在这短短的3年之内,奚康生几乎动用了全泾州的人力和财力,经过千百名能工巧匠穷年累月的劳动,终于造就了南、北石窟寺这两座佛教艺术的殿堂。正如《南石窟寺之碑》碑文所说:"命匠呈奇,竞工开剖,积节移年,营构乃就。"奚康生一面以武力镇压农民的反抗,一面又大肆凿石窟,倡佛事,这既是当时社会尚佛的反映,又是武力镇压后对百姓的安抚之举,同时也是由于奚氏凶杀戮过多,惧怕"天谴",故以敬佛来求得心灵的解脱。另外,北魏晚期临朝听政达十三年之久的胡灵太后(魏孝明帝之母,安定临泾人氏)及胡氏家族其它成员对于佛教的崇信也会给家乡南北石窟寺的开凿以相当大的影响。

【主窟的营造形制】

南石窟寺5个石窟从东往西一字排列,l号为奚康生所凿魏窟,是南石窟的主体;4号是唐窟;2、3、5号已成卒窟。南石窟l号窟高11米,宽18米,深13.2米;窟顶为覆斗式,方门,门上设明窗。门外有经后代补雕的二力士立像,显得气势恢宏,浑然一体。在约238平方米的洞窟内,沿窟壁于东、北、西三面雕有高约6米的七世佛立像,每尊立佛两旁各塑有3.5米高的胁侍菩萨一尊,南壁窟口两侧,各有一尊高5米的弥勒菩萨坐像。这种形制和造像内容与庆阳北石窟今编号165窟基本出自一个模式,唯石窟规模略小而辅助造像亦略少于北石窟。一窟之所以雕七佛二弥勒菩萨,是因释迦牟尼成佛以前有六位佛,加上释迦牟尼为过去在娑婆世界度众的七佛,南石窟寺1号窟正好是这一概念的形象化。七佛造像历史悠久,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亦有类例,但规馍都不大。以表现七佛为主的七佛窟的出现则以南北石窟为最早,它开创了佛窟营造史上一种新的形制。

【造像艺术风格】

南石窟7尊立佛简化螺鬓,高鼻齐额,硕耳垂轮,鼓目半合,形态自然丰满,表情端庄慈祥。手掌心朝前自然端起,左手则抬起后平伸于前,掌心朝外指略弯,作号召或说法状。身披通体袈裟,垂及膝下,两袖宽大。褶叠反卷,颈项袒露,于胸前结丁字缨络,腰带作结状。衣纹雕刻精致,平直流畅,阴阳有致,层次分明,有随风飘动之感。造像的整个艺术风格淳朴实在又温文含蓄,别具一格。14尊胁侍菩萨,有石胎泥塑,也有纯泥塑。面部俊俏,体形修长,或双手合揖,或一手下垂一手抚胸,衣饰紧凑舒美。有袒者、披巾者、胸前挽缨者、系飘带者。姿势活泼生动,栩栩如生,与佛的庄严神威形成鲜明的对比。南壁的两尊弥勒(交脚)菩萨头戴宝冠,身着袈裟,面庞丰满,仪态端详。右手上扬,左手置于膝头,作说法状。这种装束和姿势,体现了他们虽为菩萨,但又是佛的继承人的这一特殊身份,窟顶及壁满布浮雕,有树木、山峦、飞鸟、屋舍、宝塔、飞天及佛教故事。正披(北披)浮雕包括了佛降生到涅盘的较为完整的故事,可惜现在首尾部分残缺。前披(南披)刻有舍身饲虎故事,因风化严重,现仅余三骑,疑是三王子出游情节。整个雕刻刀法纯熟精到,以简练概括的手法,生动流畅的线条,准确地表现了每个造像的神态和内心世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4号窟,今名罗汉洞,内存有18尊罗汉像。

【弥足珍贵的《南石窟寺之碑》】


《南石窟寺之碑》原存南石窟寺l号窟,民国初年出土于泾川王家沟村,现存泾川县王母宫文管所。碑通高225厘米,宽105厘米,厚17 厘米。题额阳刻"南石窟寺之碑",笔意在篆隶之间。额上横列楷书"石窟寺主僧斌"六字。碑文楷书23行,行38字,因下有断缺,现每行最多存34字。碑文记载了奚康生创建南石窟寺的功德,碑阴有出资修建石窟的施主题名,共三列,计五十六人。

《南台窟寺之碑》的历史价值极为宝贵。首先,正是由于其碑尾结衔是"大魏永平三年岁在庚寅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四将口(军)口口泾口(二)州剌史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造",所以我们才确切得知南、北两石窟的开凿时间和主造者。其次,从碑文所书"命匠呈奇,竞工开,积节移年,营构乃就"的记载中,能够体会到当时开窟的艰难,这座绚丽多彩的艺术之宫,是经千百名工匠穷年累月的艰辛劳动而完成的。第三,从《南石窟寺之碑》碑阴的施主题名可以知道,奚康生在修建南石窟寺时,不仅征集了许多能工巧匠无偿为其劳作,而且动员了全泾州的头面人物捐资。在碑阴题名的59人中,包括平西将军府隶下的各级官吏,陇东诸郡太守及下属,泾州所辖15县的县令等,可谓动员了全泾州的人力物力为之效力。第四,因该碑是永平六年所凿,可正《魏书》之误。据《魏书·地形志》,泾州领6郡17县,《南石窟寺之碑》载5郡15县,无平原郡,无车盘、鹑有两县,嵩显寺的《敕赐嵩显禅寺之碑》所载亦同。又《魏书·地形志》称泾州首县是临泾,两碑所载是安定。还有泾州所领5邵的郡守,唯安定郡称内史,其它4邵皆称太守等,更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貌。第五,碑文的记载为北石窟寺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南石窟寺之碑》除记载了丰富的历史资讯外,其书法成就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所赞誉:该碑书法"瘦硬通神,风采奕奕。

(0)

相关推荐

  • (19)52)战疫·甘陕:平凉泾川县王母山、南石窟,庆阳镇原县石空寺石窟

    2020年7月24日这一天很丰富,鱼和先生先后去了泾川王母山石窟.南石窟,镇原石空寺石窟,泾川北石窟,平凉肖金塔和平凉博物馆.这一天行旅中,只有南石窟在修未能一进.其余按计划完成. 王母宫石窟是我国古 ...

  •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第三批国保---------(二)石窟寺(共11处) *********************************** 1.孔望山摩崖造像 东汉                        江 ...

  • 陕:咸阳彬县大佛寺石窟--“盛唐石窟艺术奇观”

    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县城城西G312旁,面朝泾河,北倚清凉山.地处泾河河滩的免费停车场很原始.这座北周开始开凿的石窟,因有座二十米高盛唐开凿的阿弥陀佛而享誉全球,被誉为"盛唐石窟艺术奇观&qu ...

  • 第六批国保--石窟寺及石刻(6)

    **************************************** 51孟孝琚碑 汉                   云南省昭通市 52王仁求碑 唐                  ...

  • 诉说一个北魏故事,在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的南石窟寺崖壁上

    泾川,这是一个以山而命名的县,却包含了山以外的许多沟与岩.彼时的我,曾翻越重重山峦走在丝绸之路的古道上,一路自东而来的泾河伴在一侧,峡谷与河流间,就是泾川百里石窟长廊的所在地. 我要前往的南石窟寺就在 ...

  • 石窟揽胜|平凉的石窟造像

    读懂一座城 从博物馆开始...... 关注      甘肃平凉云崖寺石窟7号窟北壁左侧.温润慈悲,静谧安详,举手投足间尽是似水的悲悯,将庄严与柔美融合得恰到好处.自佛教传入中国早期便开始建造,其意义不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东陕北 泾川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地处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蒋家村,距离泾川县城7.5公里.北魏永平三年(510),泾州刺史奚康生始凿.保存在洞内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的题记,晚建于北石 ...

  • 甘陕:平凉泾川县王母山、南石窟,庆阳镇原县石空寺石窟

    2020年7月24日这一天很丰富,鱼和先生先后去了泾川王母山石窟.南石窟,镇原石空寺石窟,泾川北石窟,庆阳肖金塔和博物馆.这一天行旅中,只有南石窟在修未能一进.其余按计划完成. 王母宫石窟是我国古&q ...

  • 生活月刊 | 旧梦,起于山河

    撰文:周亦鸣 摄影:陈吉吉 "他在杀戮的噩梦中醒来,推开七佛窟的大门,点燃一缕清香,颤抖着双手插进香炉,匍匐着,跪在佛的脚下,久久不起. 当他抬起头的瞬间,我们看见了一行热泪,扑簌而落--& ...

  • 第八批国保--石窟寺及石刻(1)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石窟寺及石刻 四.石窟寺及石刻(共计39处) 本篇目录: **************************************** 478.狄仁杰祠堂碑 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