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35)七月半做的油炸番薯(番芋)片


舌尖上的徽州(35)七月半做的油炸番薯(番芋)片

司马狂/文

昨天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关于徽州歙南一带阴历七月半会做的辣椒煎菜的文章,在老乡们的大力支持之下,总算是打破了周一公众号没有点击率的魔咒。今天,我们将继续讲述徽州歙南七月半时候的美食——油炸番薯(番芋)PS:今天文末有惊喜,千万记得要去看哦!

在《舌尖上的徽州(34)七月半做的辣椒煎菜》里面我就有探讨过,为什么歙南七月半做的美食大抵都是油炸的呢?或许真的就是因为鬼门大开,起油锅吓唬鬼魂的吧。今天这个番薯亦不能幸免,也要下到油锅里面煎炸一番,也只有七月半的时候,歙南乡人才会如此食用番薯。

我们老家那管番薯叫番芋,在笔者孩提时代,这玩意可是乡人们最常见的食物。收回来的番芋可以直接生吃,煮熟了吃,烤着吃,煮稀饭吃,还能磨成粉做成粉丝,也可以用番芋粉做成葛圆,当然还有一种方言叫做“绝捂溜”的做法(你们不要问我普通话怎么说,我也不会,哈哈)。不过,这种油锅里面炸番芋的做法,也就只有在七月半的时候才有啦。

(冬天的时候再专门给大家讲讲我们徽州歙南的番芋干,目前先放两张图诱惑一下。)

做油炸番芋片,先要从自家地里把番芋挖来,洗干净之后,切成厚薄均匀的片。那番芋切开之后,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直往人的五脏六腑里面钻。讲真的,小时候,总是会趁着母亲不注意,悄悄的偷走三两块,一个人躲着吃。直到母亲觉着好长时间不见我的踪迹,随口唤着我的小名,才慌慌张张的将剩下的番芋吞咽进肚子,擦擦嘴巴,声音含混的应着母亲。

与制作辣椒煎菜一样,油炸的番芋片,也需要在面粉糊里面翻上几个筋斗,直到浑身都被面粉糊沾染上,才能下油锅。你就眼瞅着那本是金黄色的番芋莫名其妙的就变成白白的一大块,瞬间就从一个高颜值的小鲜肉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徽州的菜籽油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2》,用乡人们自己家种植的油菜榨出来的菜籽油来炸番芋片,那样才能体会到纯正的歙南风情。没有自家的油,用色拉油炸出来的总是欠缺了一些什么,味道截然不同,或许是味蕾对于家,对于母亲亲手做的味道的眷念之情,在影响着你的感官吧。

油锅里面的番芋片,那层白色的面粉糊也逐渐变成了金灿灿的颜色,待到番芋片在油锅里面能够漂浮上来的时候,就可以捞出锅喽。放在盘子里,待到自然冷却时候,就能大快朵颐。油炸过后的番芋片,不再是生吃时候那种嘎嘣脆的感觉,而是酥酥的,软软的,味道真是极好的!

本公众号文章皆由歙县南乡人“司马狂”原创完成,司马狂,本姓方,徽州灵山方氏后裔,旅居杭州,因生于八〇后,故将本号定名为“黄山八〇后舍”。本号文章禁止其他公众号和运营机构转载,有未经授权转载者,我会维权到底!想看我更多文章,请长按下图指纹,然后点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