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画家是否可以计2分

翻阅近10年来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展览画集,发现工笔、制作、写实画占有极其大的比例,成为主流。而写意画越来越显颓势,尤其是大写意,展览入选者寥寥无几。

早在唐代就有以泼墨著称的画家王恰,到了南宋出现了写意画大家梁楷,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北宋山水画出现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的山水小景,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大大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揭开了写意山水画的序幕。徐渭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创造性的贡献尤为突出。明以后,这种写意的美学主张已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中国画的主流,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风格。清代以后涌现出了像八大山人、石涛、黄慎、任颐、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李苦禅、潘天寿、石鲁、傅抱石、黄胄等众多,自成一格的写意画大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这样一个风格,受到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影响,以及全国展览评选机制及评委的审美局限,在展览中成为弱势。长此以往,由于全国展览的官办性质,具有独一无二的导向作用,再加上浮躁的社会风气使然,多数后来者在写意画面前望而却步。我们要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精神,必须落实到可操作的实践层面上,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中国美协修改入会条件,申报人的业绩条件采用积分制。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计2分,边远地区女性美术家计2分。应该对每一次投稿都是大写意画的画家计2分,或者每年有1-2次专门针对写意画的展览,或者在全国展览的评选中,写意与工笔分别评选,二者各占一定的比例。

写意画是传统中重表现的、创新的风格,从写实到写意再到抽象,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工笔、写实与写意就特殊性而论,两者的功能不同,各有千秋,不可替代;就普遍性而言,两者的文化及艺术含量是不同的。以齐白石、黄宾虹为代表的写意画风与以陈之佛、于非闇为代表的工笔画风,不可替代,但绝非不分上下,齐、黄对美术史的贡献更高于后者。齐、黄是大师,中国近现代画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是大画家中的大画家;而陈、于则是小画家中的大画家。

有旧文化功底的人都知道,自古的文化人都倡导,作文宜学《孟子》不宜学《老子》、《庄子》。因为,100个人学《孟子》,或许只有一人可得100分,学《老子》、《庄子》,也可能只有一人可得100分;但学《孟子》的,还可能有20人可得90分, 30人可得80分,40人可得70分,只有9人可能会不及格;而学《老子》、《庄子》的,还有99人可能都会不及格。这就是普遍真理和特殊真理的问题。

文如此,画亦然。100个人学习工笔、写实画,在借助于照相、投影、电脑设计等现代手段的前提下,可能有50个人能够成为画家,而且,这50个人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画得不错。而100个人学习写意画,也可能会有50个人成为画家,但可能只有一个人画得很好,其他49人却画得一般。同样是画家,写意画需要具有三绝、四全的画外功夫。而天才的画家更是少之又少,一百年中,100万个画家中,不会超过10个,而绝不可能有10万。

工笔、制作、写实画是造型,技艺的普遍真理;写意画注重思想、个性、修养的积累与表现,以气韵、神采为上,体现一个“写”字,而形似、技术次之,属于特殊真理。

所以,为了弘扬传统,我们应该对写意画给予重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