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谷水注》西阳门、白马寺等考略
B3
又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王室定,遂徙居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坏翟泉而广之。泉源既塞,明无故处,是验非之二证也。杜预言翟泉在太仓西南,既言西南,于雒阳不得为东北,是验非之三证也。稽之地说,事几明矣,不得为翟泉也。渠水历司空府前,迳太仓,南出东阳门石桥下,注阳渠。
成周(城)、翟泉,详前文。
太仓,按《洛阳伽蓝记》: “大城东有太仓, 仓下运船常有千计,即是处也”那时洛阳城东太仓附近的码头是当时中国大型内河航运港口之一,停满了各地至洛阳的漕船,可见当时漕运规模之大,经济之繁荣[1]。
东阳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东面正东一门(如下图所示)。汉称中东门,魏晋改称东阳门。三国吴孙皓国亡,被遣送至洛阳,面缚诣东阳门,即此[2]。
谷水自阊阖门而南,迳土山东。水西三里有坂,坂上有土山,汉大将军梁冀所成,筑土为山,植林成苑。张璠《汉记》曰:山多峭坂,以象二崤。积金玉。采捕禽兽,以充其中。有人杀苑兔者,迭相寻逐,死者十三人。
“谷水自阊阖门而南,迳土山东”,此处阊阖门仍指洛阳大城西之阊阖门(即汉之上西门)。
按《后汉书》卷三四《梁冀传》关于梁冀“菟苑”的记载:“……又起菟苑于河南城西,经亘数十里,发属县卒徒,缮修楼观,数年乃成。移檄所在,调发生菟,刻其毛以为识,人有犯者,罪至刑死。尝有西域贾胡,不知禁忌,误杀一兔,转相告言,坐死者十余人”;另按《艺文类聚》卷九五引张璠《汉记》曰:“梁冀起兔苑于河南,移檄在所,调发生兔,刻其毛以为识[3]。”
南出迳西阳门,旧汉氏之西明门也,亦曰雍门矣。旧门在南,太和中以故门邪出,故徙是门,东对东阳门。
西阳门(汉之西明门),北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西面正西一门。《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三年(328),前赵刘曜围攻洛阳,后赵石勒与之“大战于西阳门”,曜军败被擒。
1962年夏起,中科院考古研究所 (后属社科院 )洛阳工作队对汉魏故城进行勘查,探明了城垣、城门等。其中,“Ⅱ号城门,西垣南起的第二门,南距1号城门约880米,西距今白马寺约1公里,郑洛公路正从阙口上通过。… …是一个门洞 ,城外路土保存完好 ,城内路土尚存一段。从此门的位置看,应是汉的雍门” “Ⅲ号城门 ,西垣南起第三门 ,南距Ⅱ号城门约 500米 ,在白马寺的东北 ,当地群众叫`胶化口’;门洞阙口宽约 16米 ,两侧有夯土门阙 ,门道长约 33米……应是北魏太和年间改建的西阳门”[4]。
段鹏琦先生在《汉魏洛阳城的调查与发掘》一文中说: “西垣南起第二门,南距第一门约880米,应是东汉的雍门,魏晋的西明门,北魏太和年间,因其`邪出’ 而废弃”;西垣南起第三门,应是雍门废弃后,北魏营建的西阳门。南距?门约500米,门洞缺口宽约16米”[5]。
关于东汉雍门在太和年间废弃一事,早在上述郦注: “谷水自阊阖门(北魏洛阳内城西垣北起第二门)……南出迳本阳门,旧汉氏之西明门也,亦曰雍门矣。是门在南,太和中以故门邪出,故徙是门,东对东阳门”经考古勘查 ,东垣北起第二门 ,即北魏东阳门、东汉中东门,正对西垣西阳门,门洞缺口约1.5米,由西垣西阳门至东垣东阳门有一条大道,东西直行,在宫城南侧通过,宽约41米,全长约2630米[6]。证明《水经注》的记载是可信的[7]。
谷水又南,迳白马寺东。昔汉明帝梦见大人,金色,项佩白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写致经像。始以榆欓盛经,白马负图,表之中夏,故以白马为寺名。此榆欓后移在城内愍怀太子浮图中,近世复迁此寺。然金光流照,法轮东转,创自此矣。
白马寺,今白马寺恰在雍门缺口西出的郑洛公路北侧、北魏西阳门之西南,两门和白马寺距离各约1公里,与史籍所载“雍门外御道北”或“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相符,可知早期白马寺的位置大体在今白马寺一带。至于隋唐以降直到宋元明清,因还保存有一定的遗迹遗物 ,如唐代高阁之柱础 (今清凉台西侧 ),宋初东白马寺木塔之柱础 (今齐云塔四周) ,金代齐云塔 ,元代大殿 (大雄殿),龙川和尚墓等,可证白马寺的位置大体一直没变[8]。
谷水又南,迳平乐观东。李尤《平乐观赋》曰:乃设平乐之显观,章秘伟之奇珍。华峤《后汉书》曰:灵帝于平乐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奇兵骑士数万人,天子住大盖下。礼毕,天子躬擐甲胄,称无上将军,行阵三匝而还,设秘戏以示远人。故《东京赋》曰: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古人以良金铸其象。明帝永平五年,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今于上西门外,无他基观,惟西明门外,独有此台,巍然广秀,疑即平乐观也。又言皇女雅殇,埋于台侧,故复名之曰皇女台。晋灼曰: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董卓销为金用,铜马徙于建始殿东阶下。昔洛水泛泆,漂害者众。津阳城门校尉,将筑以遏水。谏议大夫陈宣止之曰:王尊,臣也,水绝其足。朝廷中兴,必不入矣。水乃造门而退。
平乐观, 在洛阳市东15公里,汉魏故城内城西,东汉明帝时,于长安迎取飞廉铜马,置平乐观.据《水经·谷水注)云:“谷水又南迢平乐观东…-”华峤《后汉书》曰:“灵帝于平乐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今于上西门外无他基观,惟西明门外独有此台,巍然广秀,疑即平乐观也”平乐观遗址尚特考,今有平乐村,位于汉魏故城西北部,大约即袭平乐观而命名[9]。
建始殿,按《搜神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在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而血出。又掘徙梨,根伤,而血出。魏武恶之,遂寝疾,是月崩,是岁,为魏武黄初元年[10]。
[1]贾璞:《汉魏洛阳城阳渠遗址与古代都城的生态水利建设》,《中州学刊》,2017年7月,第110页
[2]
[3]唐欧阳修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1650页。
[4]《汉魏洛阳城的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4期
[5]《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6]《汉魏洛阳城的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4期
[7]徐金星;《关于洛阳白马寺的几个问题》,中原文物,1996年04期
[8]参见《洛阳市志·白马寺志》,洛阳市地方史志编委会编,徐金星主编,中州古藉出版社,1996年版
[9]徐金星,李春敏,范西岳编著;王文超总编;王德俊副总编,九都洛阳历史文化丛书 九都胜迹,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10,第61页
[10]干宝:《图解搜神记》[M].2016,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