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语被错用3000年,连孔子都没发现不对,你可能也被它误导过

社会主义价值观关注2021-02-16 21:48大图模式成语诗词是汉语必备技能,也是最容易被错用的两大领域。笔者当年读书时一度以为“罄竹难书”是指一个人好事做得多,数都数不完,后来才知道这成语是形容一个人坏事干尽,砍光满山的竹子做书简都不够记录的......

正所谓理解失之毫厘,结果就谬以千里。其实很多成语、诗词的意思都被误解了,再举个常见的例子,你是不是一直以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这句诗是夸奖人音乐水平高?实际上这句诗是杜甫写的,他当年写出来是为了在宴会上讽刺某位武将僭用天子音乐,绝不是夸他家音乐好听。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错用近3000年的成语,连孔子都没发现不对,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可能也被书忽悠了,没仔细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曾经收下一个干儿子刘封,当时关羽觉得哥哥傻:“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

所以很多人通过《三国演义》知道了“螟蛉之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义子,有人可能还因为刘封不救关羽那事,不自觉把“螟蛉之子”给镀上了一层贬义。实际上这个成语没啥感情色彩,它的意思非常简单,但背后的原理,连孔老夫子都没搞明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螟蛉之子”出自《诗经·小雅·小宛》一篇:“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意思是螟蛉如若生幼子,蜾蠃会把它背来。这首诗是一个西周时期的官吏写的,他父母去世了,兄弟们又不争气,整天喝得醉醺醺,而他为了不辱没先祖每天勤恳,甚至要帮兄弟们抚养儿子。而“螟蛉”就是指稻青虫、棉铃虫、菜粉蝶一类的虫,“蜾蠃”也叫细腰蜂,古人观察到蜾蠃会把螟蛉一类的幼虫带回自己的巢内,在他们的观念里,这种行为属于“收养”,不然莫名其妙把人家孩子带走干嘛?于是古人根据这个现象推理出:蜾蠃只有雄性,没有雌性,无法生育后代,于是它们想了个好办法,就是把人家的孩子弄到自己家养,螟蛉养大了,自然就成了“蜾蠃”,从这个逻辑上说,螟蛉是蜾蠃的义子。所以大家不难理解了,这首诗里面为啥要引用“螟蛉”和“蜾蠃”,因为作者自己要抚养兄弟的儿子,他表示我就跟那蜾蠃一样,很不容易啊。但现在只要学过一点生物知识,我们就知道这类种族离奇突变是不可能发生的,你抱回一哈士奇,它绝对不可能长成萨摩耶。再说了,古人还以为萤火虫是草化的呢,现实中植物可能突变动物吗?

我们不信,古人是信的,孔子编《诗经》收录这首诗后,“螟蛉之子”逐渐成了个表示义子的成语,而且还有人跟帖赞扬,比如西汉大学者扬雄。他曾经在《法言》中赞美孔子和孔门七十二贤,说孔子的弟子和孔子很像,都学到了孔子的品质,就像螟蛉幼子被蜾蠃收养后,也长成蜾蠃的样子。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人都相信“螟蛉之子”说法,也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成语,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还特意引用。但古人里也有少数愿意通过考察推翻“圣贤之见”的实际学者,比如南朝医学家陶弘景。陶弘景研究本草医学很有心得,他在《本草经集注》中否定了螟蛉之子一说,还顺便笑了孔子一把:

陶弘景表示,蜾蠃这种土蜂会在芦竹管做巢,土蜂卵只有粟米大,所以它们捕捉小虫到自己巢里蜇晕,在它身上产卵后,等自己幼虫孵化长大用这些小虫当食物。所以蜾蠃捕捉螟蛉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说蜾蠃没有雌性无法产育后代然后收养螟蛉幼虫,实在是大大谬误。陶弘景的发现和现代专家的观察结果完全一致,只可惜在古代很少有人相信。陶弘景还笑孔子:“造诗者乃可不详,未审夫子何为因其僻邪。圣人有阙,多皆类也。”意思是说,写那首诗的人没弄懂螟蛉和蜾蠃真实关系就算了,孔子也没注意,甚至有人跟着孔子思路走,以讹传讹,圣人犯错后人将错就错这种事情可真不少见。

现在我们理解了,古人对自然现象观察得不仔细,容易产生一些凭想象定的结论,尤其是经过名人认证后,错误的用法更容易流传,这也是为什么螟蛉本来是一倒霉的牺牲品,“螟蛉之子”这成语却成了收养义子意思。不过因为错的时间太长,“螟蛉之子”的意思已经默认了,无法改变了,大家也就继续沿用此义理解了。相关搜索#孔子的成语故事#成语的来历#成语固若金汤的对对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