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畏于匡(9-5)

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被围困,但都能做到坦然面对,而且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认为自己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矢志不渝地追求和传播仁德。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释】
匡,古代的地名,旧说不一。一般认为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畏,同“围”,拘囚,也可理解为受到威胁。
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文:文献,包括六艺在内的一系列文献典籍。
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后死者:孔子自谓。
与:举,掌握的意思。
如予何:奈我何,能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后,周代的礼乐文化遗产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要消灭这种文化,那就不会让我掌握这种文化了;如果上天不欲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此前,鲁国季氏的家臣阳虎曾入侵匡城,匡人受到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据说还拘禁了五天。
每当孔子遭遇危困,都会感到人自身力量的局限,似乎都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命”。但孔子所信的“天命”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认为“天”在赋予人生命的同时,也赋予其需要完成的使命。朱熹《论语集注》引用马融的观点:“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者。言天若欲丧此文,则必不使我得与于此文;今我既得与于此文,则是天未欲丧此文也。天既未欲丧此文,则匡人其柰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也。”朱熹等人认为,孔子相信天将此文传世,而此文已在己身,都是天意,天意不可违,所以匡人不可能把自己怎么样。
近代则有学者认为应该理解为,周文王之后,他所开创的礼乐文化依然还在这里。上天如果想要让这种文化断绝,又怎么会让后人们不断学习传承这一文化呢?如果上天不想让这一文化断绝,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按照这个角度去理解,孔子认为匡人不会伤害自己的原因,就不是上天认可自己是“道”的传承者,而是认为自己所作所为均合于“道”,如果上天还希望这一文化得以传承,就不会让匡人做出伤害自己这种违“天”悖“道”的事情。
“如予何”在《论语》中出现不止一次,孔子每当遇到绝境,都会自然流露出不因临难而变节的志气。《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离开卫国去陈国,途经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桓魋想杀掉孔子,便砍断大树,孔子于是离开,弟子催他快跑。孔子说,上天把德性赋予了我,司马桓魋能把我怎么样?陈蔡绝粮时,途中被围困七日,大家险些饿死,孔子仍然镇静自若。《史记·孔子世家》:“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使命成就定力。圣人担当天命,自然无所畏惧,亦能化险为夷。既然肩负的传播周礼的历史重任是“天命”所系,就应该勇敢地担负起使命,无畏无惧,一往无前,成就圣贤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