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如何面对分离焦虑?
图画:焯焯
生活案例——
我很讨厌我自己。我是一名大学新生,和高中的朋友在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我认为我过于地依赖我的朋友,想到毕业之后分开实习的场景,我就没办法接受。即使现在才刚大一,但是只要想到之后会发生的事情,我就会感到巨大的焦虑,不开心,无助。我没有办法想象我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工作的场景。我很害怕孤独,害怕一个人。可能和我父母的教育有关,我很希望依赖别人,喜欢安逸的被安排好的生活,只要生活中的事情有一点超出我掌控的,我都会感到不开心,焦虑无助。我也无法想象我之后的生活,即使现在还没有放寒假,但是我会开始想象放完寒假之后开学的日子,就会感到很焦虑,就算是选课,我也希望能选和别人在一起的课,而不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每天我都会焦虑无助不开心,这种心情每天都在折磨我,即使上一秒再快乐,下一秒想起这些事情就不开心。比如毕业之后,我的未来,我就会立刻开始不快乐。我甚至在想如果能自杀的话,是不是就可以逃避未来,不用想着未来是怎么样的,我应该怎么过?我希望能改变,变得不要过于忧虑,能上进,不要依赖别人,能活得快乐一点,不要再想这些事情了。可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做,我很迷茫。
明镜解析……
不喜欢自己不是真的不喜欢自己,是自我排斥和对抗的心理反应。这与成长经历有关,比如在成长过程中被多次批评、否定、指责、谩骂、讽刺、诋毁、侮辱等等,就会对自己产生厌恶感,也会产生厌世的想法。而另一层意思是自己没有能力来对抗外部势力,只有把这股力量向内发散了,毕竟伤害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的。
人的情感随着彼此的共同经历会逐渐增加,粘合度也会非常紧密,这是人的正常情感规律。而产生依赖的原因是对对方的信任程度比较高,这与懒无关。但是,对方是否愿意接受这份相信就不是单方面的事儿了,所以,因为彼此的信任度没有建立,所以依赖程度也不同,分离的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而案主需要处理的是如何面对分离焦虑的症状。
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感的缺失。总会担心自己失去某些东西而不能永远拥有。这个部分与逻辑认知和家庭关系有关联。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是一个正常的规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永远”,这是客观事实存在的,也是不可逆的,对这个逻辑出现了偏差就会存在幻想,产生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除了学校的知识输出模式可以补充这部分的缺失,家庭关系也可以补充。虽然已经上了大学,但是心智模式可能还停留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是人们常说的幼稚。之前只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忽略了真正理解知识与人生、生活和世界的关系,包括与自己这个人的关系,所以,知识层面理解,但是无法感受这个知识点的扩展和延伸的作用,这就是知识漏洞,那么,理解偏差造成了逻辑认知缺失也是正常的思维现象,这需要不断地的经历和验证才能弥补的,而父母确实实现这部分的最佳人选。
出现分离焦虑的症状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师协助辅导效果会更好些。当然,如果自己能够做好时间规划和目标制定的话,也可以缓解这部分症状的程度。通过每日学习和生活的日程安排,并严格执行所安排事项,每天做完了进行自我总结,回溯和梳理这一天完成这些事项的心理感受:哪些容易,哪些困难,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哪些是可以放弃的……一般连续一个月做下来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情况。而每天的工作项都是一个个目标,只不过是短期的,通过熟练地掌握时间规划的能力之后,制定一个关于人生规划的目标就容易一些了。
总结,案主的情况非常典型,起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能力的忽视,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有学上,其他的能力可以忽略甚至“废除”。这就会导致孩子除了成为“学习工具”之外,作为人的根本的情志和心智都是欠缺的,独立性也就更加欠缺,这其中就包含如何面对“失去”事件的心理素质,也是如何处理逆境的解决能力,不得不说,人的逆商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才是决定自己是否能够生存下来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