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家方济众谈艺术家应如何创新?
方济众是当代著名国画家,长安画派代表性画家,“长安六老”之一。陕西省国画院首任院长,1978年后任陕西美协副主席。擅长山水、花鸟,作品取材于西北农村、牧区风光,注重自然性灵。水墨小品浑厚清新,将现实生活导入田园诗情化的艺术感受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模式。
他对创新与个性都非常重视的艺术家。特别对于“创新”,甚至视为其艺术的生命。他说:艺术创作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就在于标新立异,就在于揭示新的美,以开辟出人类精神世界的生活领域。
方济众将“创造”视创新为“标新立异”,由此足见他对“创新”的推崇之甚、之高。那么他所谓的“创新”,难道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标新立异”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
方济众这样说:赶时髦迟早会误了自己的艺术事业。自己的艺术事业就是以自己的个性特征而存在的。赶时髪的结果,便是经常去改变自己的面目和心灵,经常使自己处在飘飘然的浮游状态中而不能固守心灵去对艺术作深度的追踪。
在一般的认识中,“标新立异”与“赶时髦”似乎是一对李生姊妹,因此方济众的这两句话似乎并不同义,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正是这种矛盾,中和了他不同层面的见解,避免了人们对于“创新”的认识所可能出现的偏颇。在方济众看来,他所视为“创新”的“标新立异”,并不等同于赶时髦。
关于“创新”,方济众还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新的发现,既发现新的题材和新的表现方法,也发现或者发明新的工具器材和新的艺术品类既然艺术创作是“发现”,则需要一种独特的眼光和心灵的体悟,才能够发现真正“新”而非“时髦”的东西。
而且,这种新的发现可以存在于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和方方面面,既可以是题材,也可以是技法,甚至是绘画用具和材料。而一旦当某类新的发现和创造足以独树一帜,无可替代之际,一个新的画种或艺术品类的创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结合方济众的创作来看,方济众对于“创新”的理解,主要指在艺术家的精神领域以及艺术作品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方面,而于作品的题材、样式、笔墨以及器具、材料等,则更多体现为种不墨守陈规。
那么,艺术家又该如何创新?
方济众说:艺术创造,总在突破自己的现状中不断前进。没有勇气否定自己的人,不仅是懦弱的表现,更是缺乏鉴别能力的表现。因而他必然站在前进事物的对立面,变成一种阻力。
在方济众看来,艺术要在创造中发展,就需要在对旧有的自我否定的过程中获得突破,这当然需要一种勇气。那么如何才能否定掉旧有的自己呢?
他说:新的开始,必须在严肃审判自己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哪些必须割爱抛弃,哪些还要保留与发扬。绝不能让那些伪真理把我们吓到。要从选择中再选择,在过滤后再过滤,把真理的精华充实到自己的血液中去,在作品中发出光热。
“严肃审判”自己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对原有自我的一种重新鉴别,哪些是可取的,可以保留和发扬;哪些是应舍的,必须加以改造或提升。
其实艺术创作者大都曾有过一些相似体验,就是不肯舍弃,甚或抱残守缺。因为每一件作品或者每一个阶段的创作,都可能记录着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一种体悟,包含着自己真实思考的结果,是走向成功路途上的一只脚印。也正因如此,这种不忍割舍的想法,恰恰会使自己的创作止步不前。
方济众不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能够以一种勇者的心态去应对此一问题,以使自己的创作始终保持生命力。事实上,正是艺术创造这种常新的生命力,才是艺术个性彰显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