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电商乱价要戴“紧箍咒”了,家电行业谁最受益?

这一次,不只是要打击电商平台的低价乱战,以及利用大数据“杀熟客”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要打击零售巨头们利用自身的市场主导地位,排挤对手或独占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比如“二选一”或彻底终结。

宁言||撰稿

这一次,家电产业的产品制造商,以及产品零售商,到底是应该高兴,还是担心?谁又会成为这一轮市场规范和整治的最大受益者呢?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正式面向公众征求意见。相关规定中,因为专门针对价格倾销、价格欺诈、大数据杀熟等电商新业态的价格违法行为,明确处罚内容,包括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则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从而引发整个家电产业的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最近10多年以来,随着电商在家电零售市场的强势崛起,这在全面带动整个家电产业经营模式、运营效率,特别是拉近企业与用户距离同时,也加剧了家电流通渠道的快速裂变,以“工厂直供直营”、“以销定产”等模式为代表的电商渠道、直播渠道、内容渠道等,开始占据家电零售产业的主角地位。这也让过去家电产业存在几十年的“层层批发”、“政策压货”等线下渠道代理商、分销商的经营模式遭遇重重挑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们,以“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采购”、“低价格薄利销售”等优势,正面抢夺传统家电零售渠道的市场份额,不只是让苏宁、国美们的线下连锁大卖场生意寡淡,还让很多乡镇市场家电实体店日子艰难。当然,伴随电商的做大做强,也出现一系列店大欺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比如说“低价乱战”、“大数据杀熟”、“先涨后降的价格欺诈”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家电等实业产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这次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出手,针对新时期出现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相关处罚规定的完善,在本质上就是要规范以电商、直播带货、小视频带货为代表的新兴零售平台的市场经营行为。家电圈看到,比如针对零售商存在的价格倾销、价格欺诈,以及哄抬价格等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行为发生期间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同时,针对电商平台的特殊性,这次还专门制定详细的规范条款,主要涉及两块:一是严禁“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二是严禁头部平台逼供货商“二选一”的行为。前者,主要是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手段,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对同一商品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简单来说,为了抢生意和保利润,熟客要比新客的购买价格高。

后者,主要是电商平台利用自身的市场支配地位,为了排挤对手或独占市场,通过补贴等方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比如,这几年来很多零售巨头就逼着一些家电企业在渠道经营中“二选一”,最终不只是让企业的利益受损,还打击其它零售平台的发展,最终影响的则是整个家电产业。

那么,随着这一规定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距离最终发布并实施的时间已经很近。这一政策又将会对家电产业,以及家电零售渠道格局产生哪些持续性的影响?在家电圈看来,影响分为几个层面:

首先,家电零售渠道将会迎来一轮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虽然低价格战在家电行业不可避免,但是恶性价格乱战将会大概率减少。由此,对于各个家电零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直播卖货等等,乱价、欺诈都是一根红线碰不得,必须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营销和用户体验等服务竞争上。

其次,这一规定的发布并实施,最终有利的是整个家电产业,绝对不只是家电企业,或者家电零售商们。因为,零售渠道作为家电产业的最末端,一旦进入了高效、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后,受益的是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甚至包括用户们。

再者,虽然一些家电实体店,或者家电大卖场,认为这是一次国家出手对于线下实体店的保护。这显然是狭隘的想法。一方面,家电零售早就线上线下融合,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绝对不是孤立的关系;另一方面,家电产业处在发展变革的新通道中,所有厂商的挑战都不是来自于同行,而是一线市场上的用户。只有搞定用户才能赢得未来!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