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寇之忆
反寇之忆
1938年初秋,共产党领导下的贺龙部队,由陕北经应县西北部向南,从应县五大峪口的马兰口(峪)由西向东进发——要建立北岳恒山边区根据地,第一站是铁甲岭。
我父亲那时是地下共产党员,他给我讲,当年部队自带口粮(注1)、自带灶具和行李碗筷,夜晚休息所用的帐篷也是自带。他们边行军边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首长对村民们说,我们边行军边扫除恒山一带暗藏的小股土匪和一切不法组织。建立边区根据地,发展地下党员和党组织,成立农会、武委会、妇救会;组建在共产党统一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武装部队——游击队,武工队及其正规军队。
大部队继续东进,留下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的李树仁(南方人)小田、小韩(延安)、张敬、武春等五位同志负责开辟边区根据地。
从此,盘踞在繁、应两县的日寇,对边区根据地党的地下组织(包括党员),以及革命群众视之为眼中钉,于是利用各种手段,网罗了社会上的叛徒、汉奸、懒汉、地痞流氓——称之为“警备队”,为其帮凶。两者合流,以应县城为主,在县城南部——恒山脚下的五大峪口,均设立据点,并架了电话,加了电网(注2)。
小田,小韩将生死置之度外,创建了游击队,队长是机警聪明的池益林;同期又组建起武工队,队长是硬汉子杨忠。虽初建,各队人员就达到了50人左右。
日寇宣传说,两小队地方武装是无枪弹的土八路。日寇心里最最害怕的是我边区地下兵工厂制造的地雷和手榴弹,于是他们很快将其据点设到边区中心——书唐崖、白马石、木庄窝……他们认为边区人民统统是“八格牙路”(日语混蛋)。于是对我边区的主村以及我地方干部和地方部队常活动的村子,三日一扫,两日一剿,其口号是宁可错杀一万村民,也不留一个共产党员。从此,凡鬼子(包括警备队)要去的村子,无不是被“三光”——杀光、抢光、烧光。
民以食为天。我边区党及其地方部队,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准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日常生活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己开荒种地,也从敌人仓库抢粮——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至今还说,在小田、小韩、李树仁、方教导等同志的亲自指挥之下,深夜从东安峪鬼子据点,一次,将抢回的1500余公斤(自《应县县志》)小米、白面等成品粮,刚运入深山里埋藏(坚壁清野),被叛徒李有贵告发,李还亲自做向导。鬼子(包括警备队)将我两个小队、地下共产党员以及当地群众百余人包围了起来,我方硬是用红缨枪和边区所造的地雷和手榴弹,拼杀出一条血路,当场有指挥员小韩、方教导、杨金娃、李云、李盟盟、池益泉等6人光荣牺牲。石生茂当时已被鬼子抓住,他心生一计,从衣袋里抓出一把银洋撒在地上,趁鬼子捡钱时,他像脱弓之箭,从虎口逃脱。
临走之时,鬼子将民房洒上汽油,顿时全村变成了一片火海。
一场血战刚停,跟随鬼子的李有贵,摸黑又去繁、代、应相交的三界村,追杀我边区政府张敬县长。鬼子到了村边,生怕踩爆地雷,不敢走路面,而是沿路侧行,躲来躲去,突然,地雷“轰”地一声炸响……县长和全村的群众被围困,尽管是夜间,敌人用特制手电照得如同白昼。全村不足20人一字排开,鬼子将手枪对准一位群众的头部,吼声如雷,问谁是张敬!地下共产党员刘二富斩钉截铁地说:“我!我叫张敬!”
敌人正要动武,忽然,“轰!轰!轰”多枚手榴弹落在鬼子身旁,鬼子怕死,全部趴在地上,张敬、刘二富等人,顺势钻入街边白麻地,逃去。
无家可归的边区青壮年,绝大部分参加了边区政府先后组建的七团、十二团、十三团(注3),近三千官兵扎营于五大峪口之村镇。至此,日、警之据点不见了,多个城门成天紧闭。就连出入城的过客,或出城外种地的人,也得有出入证件。驻县城之敌揭不开锅了,便从城内抓居民和车辆在敌军的保护之下,去周围老百姓家抢粮,但仍提心吊胆。
1944年之初冬。李有贵在小部村北窝卜沟村里搜集我方情报,我父亲正在该村坐探(注4),见之,同该村地下党员宫治安、宫治宝等将李有贵抓获,第二日在故乡的深山老沟让其以命还命。那时边区(二区)区委书记武春,听取了当地群众建议,召开了群众大会,有40个自然村的村民前来参加(较远的村子派来代表)。
武春简明扼要地讲了话,并介绍说,汉奸、叛徒李有贵是应县马岚庄村人,他原是我地方部队侦查员,叛变之后,给日寇当了整整七年密探,罪恶累累,俗话说,“血债必得血来还”。
此时此刻的李友贵,浑身未挂衣片,边区人民将其绑在一棵大树上,他面如死灰,活像个木偶。被烧了房的人群用石块砸了他的脑壳,脑浆四溅。一个高个子的地下党员说,血债定要血来还!
注:1、抗日战争之时。八路军官兵,人人挎一条用白粗布所做长300公分左右,直径六公分的装口粮面袋。
2、自动制机。
3、期间,三个团---大同雁北军分区所属。
4、我方工作人员或地方部队驻地均派地下党员到附近村住夜(坐探)。如发现敌人来之。速回报告。
5、解放后,李树仁任北京商业总公司书记;武春任大同市委组织部部长。
(作者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血泪春秋》《风雨春秋》《致富春秋》等)
文字编辑:康所平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