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龙泉窑的“返祖现象”
“返祖现象”是指人类的个体身上出现了人类祖先具有而现代人身上已消失了的生理特征。
在元代中晚期,龙泉窑就出现了一些较明显的返祖现象:一些器物特征跟北宋晚期-两宋之际非常相似。
请看下图:
觉得相似的有木有?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精细的圈足垫烧、精美的粉青厚釉、精妙的不饰为饰等特征,代表着龙泉窑烧制技艺的最高峰。
可工艺提升的车轮却没有一直向前,到了元代中晚期,龙泉窑的工艺不仅没有进一步提升,反而“开倒车”,在盘、碗大宗商品的制造工艺上,呈现出底部露胎、单次施釉、刻花装饰等典型的北宋晚期-两宋之际特征,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充满了复杂性,想要三言两语解开这个谜团那叫痴人说梦,我们只能凭着一鳞半爪的线索去揣测一二:
其一、审美差异所致。南宋文人们看来类冰似玉的龙泉青瓷,在蒙古大汗眼中,根本算不上好东西。一来马背上的民族,对易碎的瓷器本来就没有金银器那么看重;二来蒙古文化尚白,对青瓷不那么感冒。这才有了元代皇帝看到汉人高官家中用青瓷,认为太过寒酸的故事。中国古代的工艺发展,都是看皇帝脸色,宫廷审美主导着时代审美。但这种文化差异是先天的,好在元人虽然自己未必喜欢,却不限制市场经济。龙泉窑在海外拥有广阔市场,少了上层贵族的消费者,龙泉窑的发展自然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会烧制出少量符合元大都审美的精品,而大宗商品则是瞄着海外市场,不求更好只求更多。
其二、市场需求所致。根据世界各地的考古挖掘,龙泉窑在元代,绝对是出口瓷的老大,数量占比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这直接导致了元代龙泉窑的大跃进式发展,窑口数量(已知的)达到330多家。好歹烧窑也是个技术活,是有门槛的,这雨后春笋一般冒出的民窑,上哪去找那么多自带技术的窑工?大量的民窑可能就摸着石头过河,想要厚釉效果又嫌多次施釉麻烦,就在釉配方上改进,试着试着,就试出了能一次施厚釉的龙泉“新釉”;想要追求更快效率,就别在那底部费工夫了,一刀刮了省事,反正以前出口的也差不多这样;想要装饰一下美观一点,就照着“古”人的样品,刻划点水草、荷花……说句不好听的,当时中国烧瓷的技术是独步天下的,而龙泉青瓷在海外声名远播,哪怕比不上南宋高峰期产品的质量,也不用担心市场份额,毕竟,那些精美的南宋皇室用瓷,有几个老外见过?
其三、工艺断层所致。小学老师常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工艺传承何尝不是如此。其实到了元代中晚期,元大都的王公贵族们也开始汉化,龙泉青瓷,在添加了繁复的纹饰和点彩等装饰,烧制出体量巨大的器型之后,终于跻身元代宫廷,甚至成为其祭祀的礼器之一。但龙泉窑南宋高峰期时期的顶级技术却在短短几十年里,因缺少知音而迅速没落,当老一代窑工逝去,这些技术也就渐行渐少。
当然,以上几点,纯粹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揣测的,究竟哪些因素是主导,谁也无法铁口直断。
作为学习鉴赏者,能准确辨析出“返祖”元龙泉与北宋晚期-两宋之际龙泉青瓷的区别,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一、看釉。
粗看,二者都是单次施釉,且都有一定程序的玻化特征。细分辨,元“返祖”龙泉釉还是与北宋晚期普通使用的石灰釉不同,总体上呈现出一些乳浊感,特别是有些单次施厚釉的产品,这种釉面特征更明显。
其二、看工。
元“返祖”龙泉与北宋晚期-两宋之际最接近的就是刻划工艺,因为都是薄釉更能显现刻花。粗看,北宋晚期-两宋之际与元“返祖”龙泉都是采用半刀泥的刻法,而且图样也非常接近。细分辨,北宋晚期-两宋之际的刻花写意,一刀一茎、两刀一叶、四刀一蕾,构图洗练;而元“返祖”龙泉刻花则随意,少了几许灵动。至于北宋晚期-两宋之际常刻的胖头鱼,在元代倒是不曾见。
(北宋晚期-两宋之际龙泉鱼洗瓷片)
其三、看底。
粗看,二者都是外底无釉。细分辨,北宋晚期-两宋之际的龙泉窑一般施釉不裹足,个别底足有釉是流釉所致;而元“返祖”龙泉瓷大部分采用圈足裹釉,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脐心底,即外底近圈足一圈无釉形成涩圈,而中心留有一个釉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返祖”龙泉瓷也有部分采用了泥饼垫烧,外底心无釉,这就需要看修足了。北宋晚期-两宋之际的修足通常在足底刮平一刀后,还会在圈足外沿用斜刀修一圈(如下图)。
这些仅仅是个人观察所得,并不能完全涵盖二者的差异,而且这几条也不能分割开来,需要综合分析。
总之,元代中后期龙泉窑产品的返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期待更多朋友的研究。
老规矩,考眼力,看哪些是元“返祖”龙泉瓷?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